這兩天每天賣個五到十張宏璟,換個一兩張潤泰全。
宏璟雖然牛皮,成交量也超低,但這正好擋住我每次都一次就買到底的衝動。
可以讓我分批進場,避免一次就定生死,套到高山上。
凡事有好有壞。如果能多利用優點,避開缺點,那就完美了,只是事物的優點和缺點常常都是一刀兩面,好壞都要概括承受。
p33mcv
今年還真難做。netflix又栽了。不知道尖牙股還有沒有未來。
祥碩 (5269)一股1600,買個一張就要160萬,實在是有點難以下手呀。
1600 漲到2000,只有25%的空間,實在有點小,但今年股市難做,這種風險不太大的股票也不多。








處理器大廠超微(AMD)新一代Zen 4核心的桌機處理器Raphael,將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4月開始進入生產階段,預期第三季中旬交貨給ODM/OEM廠。超微Raphael處理器支援的X670晶片組將採用雙晶片(dual chip)架構,等於每台電腦將搭載二顆晶片組。

法人看好,拿下委外代工晶片大單的祥碩(5269)將受惠,等同出貨量直接倍數成長,貢獻的業績亦有望倍數看增。

超微新一代Raphael桌機處理器採用全新設計的Zen 4核心,同樣採用小晶片(chiplet)設計,其中處理器運算核心將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處理器中搭載的客製化IO晶片則採用台積電6奈米製程生產。Raphael處理器採用AM5平台,支援雙通道DDR5及PCIe Gen 5,將是超微下半年搶攻桌機市場的重要產品線。

超微Raphael處理器確定會搭配新一代600系列晶片組,其中高階的X670晶片組將採用雙晶片架構。供應鏈分析,過去電腦的晶片組架構本來就分為南橋及北橋,後來部份功能整合進處理器後就改為單晶片組架構。

不過隨超微新一代處理器功能愈趨強大,但CPU傳輸通道數有限,因此決定X670晶片組將重回雙晶片架構,將部份高速傳輸介面重新改由X670的雙晶片支援,可讓電腦主板設計可以更靈活進行匯流排調配。

超微AM5平台的X670晶片組將由祥碩負責設計及量產,因為是雙晶片架構,所以等於每台電腦將搭配二顆晶片,用以支援USB 4、PCIe Gen 4、SATA等不同傳輸介面。

法人指出,對祥碩而言,上一代X570晶片組是超微設計,但X670晶片組交由祥碩負責,等於拿下過去沒有的高階晶片組市場。不僅如此,X670雙晶片架構代表祥碩每台電腦的晶片組出貨量倍增,價格貢獻也等於倍增。

祥碩第一季合併營收季增24.8%達14.6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衰退7.3%,主要受到傳統淡季影響。不過隨著祥碩拿下的超微新一代600系列晶片組訂單開始量產出貨後,法人預期,祥碩業績最快有機會在第二季開始回溫,下半年業績貢獻將明顯成長。
johanneschuang
就怕大人走的時候沒通知阿
我就是愛拍照
所以這個也只能炒炒短線。最多半年就要走人了。
Netflix 整個爆跌,完全沒有支撐。一般來說盤後大跌,第二天不大會跌得比夜盤多,想不到早上是多跌了10%。在不是會計詐欺的公司中,市值這麼大的,還真不常見。

我以前說過,做股票就是看:價值,反向和題材。
今天來講講這三個中最難的「題材」好了。

台灣股票有一個特性和美股完全不同。
台灣股票,小型股偏多,這些公司和美股比起來,都是小不點。
這些股票的特性是,平常跟死魚一樣,然後開始有不明原因上漲,然後出現新聞利多,接著散戶上車,然後題材發酵,但是股價不漲,題材發酵完了,散戶也套牢了,股價又回到死魚一樣。
這是因為台灣公司的題材,大多是機會財,而不是像美國知名大公司一樣,它們的題材通常能持續至少三五年甚至數十年,而不是一兩季而已。

因為這些特性,很多被教訓太多次的散戶們,開始存金融股,中華電這種沒有爆發題材的公司。安穩領息。這種投資方式,也算是台股炒手的罩門。散戶走這條路,如果炒手們來亂,就變成替散戶抬轎了。這種公司,沒有什麼題材,炒不上去,炒手們無利可圖,最終也學乖了,自然最終大家不再有交集,各走各的投資道路,相安無事。

所以這裡的重點是,如何在這兩個極端中找到有中長期題材的股票。以及如何在看新聞時判斷出這個題材是在找替死鬼還是有長期的發展性。一般來說,如果看到新聞時,股票已經漲了一倍,你直接就可以放棄,跳過這條新聞。如果是漲20%以下,就可以再深入研究一下月線和週線的型態。如果還有戲,就再去看過去的股利和EPS等等。

有些題材,如擴廠這種長線新聞,一般來說,一年以後再來買都還來得及,可以好好等買點。非電子生技股的,直接等十倍以下PE。生技股這種的,我個人非醫科,而且就算是醫科出身,我認為賭的特性也太高,並不適合正常的投資人。

台股目前看來看去,真正有長期競爭優勢的,不怕整體產業景氣變化的,還是只有台積電一家而已,其他的通常只能跟著產業大勢,隨波逐流。
長期優勢題材不多,短期題材不穩,所以我們散戶要找的就是中期題材,這些就和整產業趨勢有關了。
我和大家一樣,都是散戶,投資是打發時間,不可能每天24小時都在看股票(這也不符合投資為生活服務的精神),所以我看近期比較明顯的例子似乎就是升息,和台幣貶值這兩個趨勢了。至於其它還有沒有,只能靠大家自己去找了。

通常來說,短期題材是籌碼先行,有內線的人,早就買好在那裡等散戶抬轎了。而中長期題材,則反而是題材發酵後導致了長期的籌碼變化。短期籌碼往往反而賺不到大波段而早早離場了。

寫到這裡,我發現這個題目也實在太大了,就先說到這裡吧,這個是講不完的。。。。。
01白虎哥
reat talk
apple101010
感謝拍照大的分享.. 這點含金量很高…
承上篇和上上篇。
以Netflix 為例。Streaming Service 這種東西,四五年前大家都看得出來,是好生意。
而從去年Disney+以後,大家也應該都看得出來,產業趨勢已經改變了。
做NFLX股票的投資人,就不應該再用EPS 上升來說服自己繼續持有。

我個人是很少投資龍頭股的,因為一般來說,這種股票都不便宜,投資這種股票,績效要超越大盤的機會太小,而被競爭者突襲的機會很大。畢竟成為產業龍頭後,很少人能長期保持競爭力,不斷的努力下去。

台積電超越英特爾,就是個好例子,雖然它們的產業表面上看起來不算重疊,但實際上台積電卻早就靠著 AAPL,AMD 和 nVidia 與英特爾間接競爭了好幾年了。

英特爾是不是爽太久了,居然都沒看出來?
CPU 賣得不錯,尤其是新出的 5800X3D,一下子就衝到亞馬遜CPU 排行的前兩名了。
但是顯示卡就不行了,完全比不上nVidia,都排到四十幾名去了。
可見品牌形象還是蠻重要的。一定要有箭頭產品,不計代價,先拿下冠軍,客人才會買單。就算大部份的人買不起箭頭產品,但是帶路的效果是槓槓的。

這樓好深
看攏無
pigstand
看不懂沒關係。拍照大看的懂,就等於我也看得懂[笑]
環保貓
拍照大,我兒子會看你發的文,所以請繼續寫下去,也謝謝你[謝謝]

目前看到1~30頁
記錄一下

看起來拍照大擅於籌碼分析掌握外資動向

冒味的問一下拍照大

請問您是去哪或怎學到籌碼分析的?
看過去文章您似乎是資工寫程式的人
是要怎去學或接觸 這塊籌碼分析(感覺像是商科的財務報表?)
pigstand wrote:
看不懂沒關係。拍照大看的懂,就等於我也看得懂

這是啥邏輯?這下換我看不懂了

01白虎哥 wrote:
請問您是去哪或怎學到籌碼分析的?

我應該沒講過籌碼分析吧?這個是長線散戶的弱項。
極短線高手才追踨這個。
我最多只看得懂高點大量下跌時就是山頂,一定要跑。
(同樣的低點大量上漲時就是底部,可以進場)

股票分析三碗麵:基本面,消息面,籌碼面。
基本面:財報分析
消息面:看突發事件和新聞報導
籌碼面:看大戶持股變化

題材算是消息面和基本面的綜合分析。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但實際上台積電卻早就靠著 AAPL,AMD 和 nVidia 與英特爾間接競爭了好幾年了。

台積電的客戶 Qualcomm 靠著專利起家,接著開始用台積電代工,打下手機晶片的江山。Intel 當年搞 Mobile CPU 和 WiMax 失敗也是意料中的事,因為所有的電信商都是用 Qualcomm 的專利,人家有低成本的升級路徑和可靠的IP,誰會從頭來過啊?可惜我不是台灣行政院長或者施振榮,不然當年絕對不會把WiMax 搞成一個大錢坑。其實台灣整個PC 產業一直以來都是靠 Intel 奶水養大的,大概不跟也不行吧?

英特爾的業務非常龐大,但最主要的根還是 CPU / 邏輯 IC 。如今根都要被AMD挖了,這整個趨勢非常不好。至少我是沒看過有哪家大公司,能夠在趨勢剛出現時就果斷的翻身成功的。這種狀況就像練葵花寶典一樣,要先成功,須先引刀自宫。面對著幾萬名員工的生計,AMD 當年如果不是走投無路,即將破產,也是絕對不會把晶圓廠 GF 切割出去的。

而Intel 就算真要這麼做,其實台積電也是接不下來的。台積電不可能去買intel 的廠房,也不可能一夜之間產能擴大一倍。如果英特爾一直無法彎道超車,這個狀況推演下去,基本就是一條英特爾的死路。除非再過15-20年,等晶片間距接近單原子範圍,不可能再微縮後,各家晶圓廠基本變成標準規格,生產能力相差不大時,或許有可能有活路吧?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以前說過,做股票就是看:價值,反向和題材。

有新同學沒聽過我講價值,反向和題材的,可以去舊書攤或圖書館找郭際勝的書來看。

我也是在那幾年看他在聯合報上的專文,學到的股票分析的系統概念。那時候的專欄可以在下面留言問股票,郭大都有分析和解說。

用這三個東西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你不要亂買股票。買股票前一定要想過這三個點,才能進場。

以一般台股散戶來說,如果只看報紙電視就做股票,那就只是靠一知半解的題材面在買進,這離成功還太遠了。

題材:就是買的股票必須你要能看出,並相信它未來有題材可以發酵。
反向:目前的股價在低檔很久了
價值:財報上可以看到價值,例如現金,土地這些實打實的價值(廠房和專利至少打對折)。以及是否有配息配股的歷史。。。。等等

如果能掌握三項中的兩項,基本上至少可以贏定存,不會虧錢。

如果有三項,可以肯定五年內應該都可以賺一倍才對。
如果五年還賺不到一倍,大機率是你看錯,不然就是像原作者書上的最後一役,讓他的聯華食(?好像是吧)在七年中漲了五倍。不過他實際上的最後一役(台面上可以追踨到的)應該是 D-Link ,這檔好像就沒成功翻倍吧?後續他就沒有再分享了(因為聯合報那個專欄沒了)

當然這種辦法,在大多頭時是笨方法。要知道,那個時候是台股很差的時候,幾乎每支股票長年都在十倍本益比以下,甚到五六倍的也是比比皆是。

對比如今大多頭時,只要有題材就飆了,更不用說反向了,再爛的股也有十倍本益比。PTT上還有種說法是,越爛越飆

但是我們真的能看得出來現在是多頭還是空頭嗎?所以,這雖然是笨方法,但也足以讓你拿到超越大盤的成績了,所以也不必太貪心,畢竟如果你只靠掌握一項要素就買進,等多頭不小心反轉時,第一個被殺的就是你的股票了。

這三種掌握了,只是讓你買進而已,可惜他的心法並沒有教你如何賣出。
賣出是做股票的聖杯,沒有人能100%完整的做對,因為最高價都是傻子買出來的,而你傻永遠還有人比你更傻。

賣出可以看的訊號就是所謂的籌碼面。這種是極短線的東西,一般玩長期投資的散戶不太可能掌握得到。也沒必要掌握,去掌握這個東西,就不符合我們投資為生活服務的精神了,因為你為了掌握這個,變成你要一直長期盯盤,這就不對了。你能在出大量下跌時再賣出,基本上就夠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