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堆觀察頭部的訊號,但訊號1的條件都還沒符合,不要講什麼其他的訊號,頭部不是1、2天行形成的,老話,敢發言就是有準備,不過我講什麼、怎麼講、要不要講,那是我個人的事,博愛的大大可以踴躍發表對盤面的高論~我也很樂意看啊!
水中火 wrote:
哀!
連看圖說故事的勇氣都沒有
有能力
說的清楚
講得明白
他早就說了
放他一馬吧
何必苦苦相逼...(恕刪)

感謝水中火大大提醒,大大說的是,小弟不該逼他。或許不是言詞上逼他,只是沒想到他竟然沒想要正面回覆。

在下真是罪過。讓他認為本樓不歡迎他,沒這回事啦。
只因為在我的發文之後明顯針對性而來,或許真的是在下之前都錯了,當然想問個道理,有哪一句被人誤會成傲氣?
都只是對事不對人,完全無私人看法。

通常對方不接著回答,小弟不會再追問。
而且在這個節骨眼,股市11200以上,如果想發表任何看法,都要能經得起考驗才是。不應該看成"不歡迎"或"討厭",那個是私人情緒,不是就事論事。
算小的白目來這,惹大家不高興,誠意說聲對不起,不過天地很大,要容得下小人物,現在的位置高不高?當然高,我應該沒鼓勵人作多,不過我更不想看到在這作空的人,講難聽點,請大家見諒,經驗跟操作時間長短是值多少錢?事實上有沒有贏錢才是真的,在這合法吃人的投資投機市場,不管用甚麼方法,只要正當,不犯法、不害人的,能贏錢我都佩服,不管贏多少,經驗跟時間經驗的投入是個人心甘情願做的,如果沒好處,應該沒有傻子會做,所以不用常常拿出來強調,言盡於此,對不起大家,打擾了

Clark Tang wrote:
算小的白目來這,惹...(恕刪)


想不到剛出門回來,又多蓋了幾層樓了....

呵呵呵...樓上幾位友人,天氣酷熱,喝杯青草茶去去火吧!!
其實所討論的問題,個人之見是在於"週期"的遠近

如換個比方說,在德州撲克中,是在何情況下 All-in 有較大勝率 ?!
總不能把把都 All-in 吧 ?!

如已知擁有 A 鐵支,要不要All-in呢 ?!
(真碰到同花順,那也只能說自己沒看清檯面的牌組吧!)

回到多空問題,
如回到過往,在歷史平均相對低點下
如果要 All-in , 請問是壓那一方勝率高 ?!?

壓多是對的,因為是長期投資!
往下承接不是攤平,是佈局

在歷史平均相對高點上
如果現在要 All-in , 請問是壓那一方勝率高 ?!?

壓空是錯的,因為是"摸頭" ?!
往上加碼不是佈局,是攤平 !?

個人認為上述兩者的結果,成敗的最大關鍵點應就在於"時間"&"資金"吧!

=====================

至於"頭型"or"底部"的成型,個人認為也是在於事後看圖說故事,
處在當下時,並無法明確判斷,至於多空優劣,也是一半一半

比方說,單就指數來看 10000 點如為頸,目前多者已賺 1200,空者賠 1200
破10000為頭成型,多空損益一樣為零 ?!

兩者真有損益就差在這期間的"加減碼"不是嗎 ?!







恬適生活 wrote:
比方說,單就指數來看 10000 點如為頸,目前多者已賺 1200,空者賠 1200
破10000為頭成型,多空損益一樣為零 ?!,
兩者真有損益就差在這期間的"加減碼"不是嗎 ?!...(恕刪)

再次非常佩服 恬適大。
說出了投資的真理,<<"10000往上1200回來10000,或是往下2800回來10000。多空一樣損益為零。">>

除了配股配息,誰也沒討到便宜。<<有損益就差在這期間的"加減碼">>
10000以下加碼的和10000以下減碼的,歷史已顯示了,損益如何。
10000以上加碼的和10000以上減碼的,以後損益自然也會不一樣。

如果有人認為10000不會回來,那就可以不用理 恬適大 的理論了。哈哈哈...
恬適生活 wrote:
想不到剛出門回來,又...(恕刪)


小弟真是受教了...

我的功力只能尋看著兩件消息的出現...

(匯率起伏及技術分析對我而言太遙遠...)

一是總經及大盤利多後不漲...

二是類股及個股大量後不漲...

至於要如何判斷出?我也不知道...

只是每天優先看看此類新聞...然後見招拆招...
股災來臨時,大家會知道正在面臨股災嗎?
二月六號那天我還以為是零八年以來的第一個金融海嘯哩

但經過四個月後看來好像不是
恬適生活 wrote:
想不到剛出門回來,...(恕刪)


樓大謝了,回我這麼大一篇,讓您累了,是不是頭部、攤平或是佈局都好,每個人有各自的操作邏輯跟方式,現在高嗎?就該布局放空?高興就好,做多往下抱到1萬也是個人開心,做空要被嘎多高也是開心就好,只要個人沒意見,誰都沒意見,我知道樓大是好人,胸襟寬闊,為了不困擾樓大,小的知道該怎麼做,最後謝謝樓大用心與真心的回文,福氣啦~
happywork01 wrote:
再次非常佩服 恬適...(恕刪)


呵呵呵...誠如大大所言,這也只是理論/紙上談兵啦!!
實際執行中,在行情波動/資金/人性 ...etc. 都會有所影響.

就如過往常聽到討論的 股/債/現金 比重,理論上應依大盤指數高低做調整
但在執行上,與上述有一樣的問題

幾乎很久已沒有聽到關於"比重"的文章討論
取而代之的是 ETF + 月配息現金流 ....

==============

再談到K線型態"頭部"問題....
過往有許多跡象,應會出現於形成階段,但似乎漸不合用了....

1.交易廳的人潮 => 網路下單
2.成交量/融資餘額 => 金/電 比重 + ETF + 妖股亂竄 (千元俱樂部)
...etc.

恬適生活 wrote: 就如過往常聽到討論的 股/債/現金 比重,理論上應依大盤指數高低做調整
但在執行上,與上述有一樣的問題...(恕刪)

我不管大盤指數高低,採用固定比重,目前沒遇到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