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時候技術分析還有用嗎

bradlittleliu wrote:
回樓樓上大大,你這個...(恕刪)


收盤賺得開心,就認真回文,

首先~~
技術分析有沒有用???這句話是不精確的,
""有沒有用""的定義是什麼??

是勝率嗎??是要勝率10成9成8成....1成,那一種程度的勝率才是有用???
是點位嗎??換句話說,要預測每一波的最高最低點嗎???誤差多大算有用???100點99點98點......1點,
是時間嗎??漲起來會漲幾天 ??幾分鐘??幾秒鐘??誤差多大算有用???
是方向嗎??持續多久的方向??1年1季1天......1秒??

用技術分析長期賺錢的贏家,所關心的東西絕不只技術分析一種,而是一整套的系統,
光一個資金與部位的拿捏,就要花很多精神下去研究,這樣才能確保你手上的技術能讓你長期賺錢,

否則一個勝率9成的技術也會在那一成的失敗中讓你一次從市場上再見,
那我問你,這個9成勝率的技術分析有沒有用????





L.2bcj wrote:
所以小弟運用一下workcool大的說法,
假定workcool大的說法是對的,
所以技術分析其實是可以不用學的,

而有用的是〔停損停利機制〕,所以有了停損停利機制,怎麼做都行,
所以丟銅板、丟骰子,射飛標都行,
丟銅板、丟骰子,機率都有50%,一定大於workcool大口中的:技術分析大多無效(或效果很小)

請workcool大不要告訴小弟,丟銅板、丟骰子也是技術分析的一種....
小弟承受不起這樣的打擊,

所以以後投資人、01的鄉民買賣股票時就丟丟銅板、丟丟骰子,
不順利時就執行停損,
咦.......停損要怎麼設?
5%?、10%?、還是15%?、20%?
槽糕!技術分析不能用,那麼再丟丟銅板、丟丟骰子到底該如何停損,
機率50%耶,一定大於workcool大口中的:技術分析大多無效(或效果很小)
是吧!

在打這篇回應時,指數由紅翻黑,期指大跌超過百點,
小弟滿手的空單又讓收益創高,
反正小弟現在的操作收益月複利就是超過10%,而且持續不斷的再進行,
所以不要說:〔流於如同占星術、算命等非科學的領域〕,
你就算說我用的技術分析,是巫術的一種也無所謂啦!

昨夜看到貓大的回文,就知道,我在01版上〔認真〕,是我笨....
還是貓大技高一籌......

01的鄉民以後買賣股票時,記得多利用銅板和骰子喔!
技術分析是不可靠的,workcool大說的.....


同學...請不要曲解我的說法...

看看上頭貓兄的說法才客觀

我在一開始說的「絕大多數的技術分析經過研究證明均無效」

這是在學術界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的資料

並不是我信口開河

如果你要拿你的績效來反駁...那我也無話可說

(真可以用這麼簡單的方式來驗證的話,那我拿我這兩年的操作總績效約+400%來說的話,就可以很大聲的說我採用的複雜技術法則絕對是有用的技術法則,可以套用在未來數十年...那還爭論什麼?



回答貓兄的一個問題

我所謂的「資料探勘偏頗」,跟貓兄的定義應該不太相同

在這裡所指的資料偏頗,是指在歷史回顧期間的股票走勢是否有明顯的多頭或空頭趨勢(多空偏頗)

假設在歷史回顧期間正在走大多頭(ex:美國的1990~2000年代)

採用的技術分析法則應該絕大多數都會有正回報率

這是所謂的多頭偏頗(在多頭期間,怎麼買股票都會賺)

如果將趨勢抽離後,還能夠有具備統計顯著性的報酬率 <--- 這點非常重要

那就很有可能是貓兄口中的「流沙中的黃金」

也是所有採用技術分析的投資者期待尋找到的寶典



這兩年(2008~2009)由於市場嚴重的多空偏頗情況

讓一般的順勢操作者可以獲取極大的利益(包括我,因為我採用的複雜技術法則裡主要是以趨勢指標為主)

而順勢操作的策略所獲取的利益,在學術上可以用以下的角度來解釋

在期貨市場上,主要來自於價格風險的轉移

投資人會賺取到額外的報酬...主要是因為承擔了額外的風險(風險來自於避險者)

而股票市場,由於沒有提供風險轉移的功能

所以順勢操作的績效會不如在期貨市場中的獲利

這也經過一些研究的證實(但是數量不多,我只看過兩三篇)

另外一點順便提出來的是

大多數順勢交易系統提供的交易訊號,很可能有超過50%是無法獲利的(這種情況會發生在行情缺乏明確趨勢時,我在09年初就是因為如此被巴了兩三個月)

而這種情況...通常也是市場最常發生的(以數十年的金融市場來看)

連續虧損的機率相對來說也比較高

這兩年由於情況十分特殊(與1987年類似)

所以資料偏頗的情況也十分明顯

如果沒有經過調整,僅僅是用這兩年的操作績效來做出結論

就很有可能會出現所謂的「資料探勘偏頗」

*********************************************************************

再回到主題

技術分析到底有沒有用

我知道的是少部分的技術分析法則的確有用(所以我在一開始說的是「絕大多數」,而非「全部」)

舉幾個例子來說

W. De Bondt 和 R.H. Thaler 於1985年的研究報告顯示

買進最近五年表現最差的股票

並放空最近五年表現最佳的股票

這種投資組合在未來三年內,平均可以獲得8%的投資報酬率

而且這種方式並不用承擔較高的風險


另外還有結合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的研究

V. Signal 的研究報告顯示

假設公司發佈意外的盈餘利多新聞

而且當日價漲量增

則隔月的年度化報酬價差(多頭 -空頭)會超過30%



另外還有M.Cooper在1999年的研究報告顯示

最近兩週內價格急跌,且成交量萎縮的股票

未來一週存在著系統性上漲的傾向


這些都是我所知道現有的成功技術分析(策略或指標)

只是這些跟一般人所認為的「技術指標」,「策略」,「方法」是不是有些差距?


最後再補充點說明

我個人認為

以金融市場這種結構極其複雜的環境來說

如果由幾個技術法則(或指標,方法..etc),透過非線性的方式組合成新的複雜技術法則

或許可以藉由這些技術法則蘊含的豐富資訊

來預測未來的金融行情

然而,要能夠組合出和金融市場類似程度複雜性的技術法則並不容易(我個人是認為難透了...呵)

現在採用了類神經和灰色預測模型都不太理想

如果有機會且貓兄也願意的話

可以給予小弟一些這方面的建議
發文不附圖 此風不可長 沒圖沒真相 快貼圖上來
sam1818 wrote:
收盤賺得開心,就認真...(恕刪)

出門吃個飯小逛一下,回來就這麼熱鬧....

sam1818大,好久不見,年前發財....美事一樁^^

workcool大 wrote:
同學...請不要曲解我的說法...

你沒有再告訴我:丟銅板、丟骰子也是技術分析的一種....
小弟已經很感激了......

workcool大 wrote:
真可以用這麼簡單的方式來驗證的話,那我拿我這兩年的操作總績效約+400%來說的話,就可以很大聲的說我採用的複雜技術法則絕對是有用的技術法則...

workcool大 wrote:
我採用的複雜技術法則裡主要是以趨勢指標為主...

就這些好了,技術分析可不可用,能不能用,01鄉民自己判斷,

請記得
workcool大 wrote:
多數的技術分析的用處的確不大(以嚴謹客觀的方式去做歷史資料的資料探勘後就可以發覺這項事實),...


workcool大 wrote:
真可以用這麼簡單的方式來驗證的話,那我拿我這兩年的操作總績效約+400%來說的話,就可以很大聲的說我採用的複雜技術法則絕對是有用的技術法則,可以套用在未來數十年...那還爭論什麼?...

謝謝workcool大的關心,
操作收益本金,月複利10%,經過二年後是原始本金的9倍,
經過四年後是原始本金的100倍,
所以謝謝.....
小弟真的不需要套用在未來的數十年,小弟只要未來的四年就好.

有一點小弟很肯定,小弟現在的操作一定不會被連巴三個月,
只是很抱歉,不能拿出來讓workcool大來驗證....




好戰.亡/忘戰.危
孤鴻海上來 wrote:
其實, 跟opium2000大大講的完全不一樣

巴菲特曾經挑錯了紡織產業,挑錯了波克夏公司,挑錯了紡織公司的管理階層,
還有...他從100美元投資部位開始玩。歹勢

巴菲特的理論的確有其限制,不是每個人都能玩。而是要有[足夠的才智]才能玩
opium2000大大就不適合巴菲特這一套吧


關於這點我的看法很簡單,大家切磋一下。

巴菲特不是生下來就是【股神】,從凡人變神需要一個過程。

當初挑波克夏,巴老踩到產業地雷,把管理階層換掉,他自己從投資客玩到變成老總,幹的跟頭牛一樣也救不了。那他後來不也是對波克夏進行轉型?本業不能幹的產業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幹,所以波克夏轉成控股投資公司,而巴老在這過程中進一步完整了他未來幾十年的投資體系與思路。

我看過很多職業投資/投機客寫的書,我發現一個幾乎是不破的定律。就是每個有名,成功的投資客幾乎都破過產,記得傑西李摩還破過三次。通往投資的天堂之路似乎都要經過地獄之門。闖不過去的人就在地獄中被生吞活剝。

我不是說巴老的投資方式不好,而是每個投資客資金部位及風險承受能力都不同,最終都是要找到一個最合乎自己操作方式與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模式。適合巴老的不一定適合你,你要玩的,巴老也不見得適合玩。要遵循巴老的投資模式最好的辦法就是乾脆插花他的波克夏,那會省去你所有的麻煩。

L.2bcj wrote:
謝謝workcool大的關心,
操作收益本金,月複利10%,經過二年後是原始本金的9倍,
經過四年後是原始本金的100倍,
所以謝謝.....
小弟真的不需要套用在未來的數十年,小弟只要未來的四年就好.

有一點小弟很肯定,小弟現在的操作一定不會被連巴三個月,
只是很抱歉,不能拿出來讓workcool大來驗證....


你這方法看起來邏輯上合理,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恐怕會有巨大風險。

假設你初始本金 100 萬好了,每月 10% 複利,那麼你的操作本金變化如下:

12 個月 --> 314 萬
24 個月 --> 985 萬
36 個月 --> 3,091萬
48 個月 --> 9,702萬

那麼請問你的風險程度變多少?你這種玩法等於進賭場玩牌每把都梭,你保證你能連梭 48 個月都不會中招?中間只要一次梭措,你本金馬上成了龜苓膏。連續 48 把都賭對的統計機率是 1/281,474,976,710,656 (281兆),你覺得玩的贏這個機率的機會有多少?

統計上的風險是一回事,另外一個是投資部位複雜度的問題。隨著你本金不斷加大,你的投資部是以等比級數上升,但是你的操作部位的複雜度會以指數方式上升。100 萬本金以 4:1 計算你大概可以玩 4 口大台,9,702 萬你要玩的是 388 口大台,這麼大部位,怎麼進怎麼出的複雜度跟 4 口單可是差很多,操作方式完全不一樣。388 口每跳動一點就是一個大台的保證金,你要準備用甚麼方式來應付這種複雜度遞增的問題?
opium2000 wrote:
你這方法看起來邏輯上合理,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恐怕會有巨大風險...

謝謝關心,小弟現在是現貨、OP雙棲,
如果小弟資金變大,將會是現貨、期權三棲,

小弟每月都會將收益部份抽離,但報酬以全額計算,
所以沒有每把都梭的問題.....,

opium2000大的疑問,小弟只是眼睛掃過,
不過小弟可以告訴opium2000大,小弟誤入歧途至今年,共22年,
最近12年中,經歷過一次濱臨破產,及一次實際破產的經驗,
所以,
小弟絕對比多數的散戶知道,什麼是風險,

也因為這樣,我現在越賺錢,就越心軟,
因為當我賺錢的時候,就代表有極多數的散戶,在煎熬....就像現在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市場法則永遠是這樣......

好戰.亡/忘戰.危
L.2bcj wrote:
也因為這樣,我現在越賺錢,就越心軟,
因為當我賺錢的時候,就代表有極多數的散戶,在煎熬....就像現在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市場法則永遠是這樣.........(恕刪)

嗯,這一段心路歷程我也有過,不過後來養成結算盈虧後跑去捐款的習慣後就不再困擾我了~~

PS:我只穩定的賺點小錢,捐小錢,別誤會~~
悠然~~

技術分析的發明是為了幫大戶了解現在散戶的心理, 不然怎倒貨給各位呢
joyceandy wrote:
技術分析的發明是為了...(恕刪)

本日最忠肯的發言....心有戚戚焉!
shex wrote:
在小弟心目中 areschen 也是大師級人物阿
...areschen 大出書小弟絕對是會去買的啦 (恕刪)


Good

這兩段話,說到我心深處~

弟會好好加油,以期不負兩位期望...

sam1818 wrote:
賺得了錢的人,幹嘛去跟賺不了錢的人爭技術分析有用,
如果人家信了,努力鑽研技術分析變成了贏家,那不是自己培養對手嗎???
市場是殘酷的,就別那麼佛心了.....
賺不了錢的傢伙,在那邊叫一堆東西說技術分析沒用,
可是人家就是靠技術分析賺錢,你要人家不相信自己賺錢的工具,
改相信你這個用技術分析賺不到錢的人,那不是笑話......

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是該好好思考這段話的意思。

bradlittleliu wrote:
你這個是結果論。

與實際有沒有用,扯不上邊。

這篇是馬後炮,結果論嗎?
弟英文很菜,不懂美國基本面各項數據、消息面,沒有來自美國的任何訊息。
但照樣"K線定多空",請問基本面論述者辦得到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971320&p=4#11778855

打開任何一檔股票的K線圖,不出幾秒,就能判定這檔股票值不值得買
買賣前還得花時間研究基本面、財報,到頭來還是難逃慘遭套牢的命運
太遜了吧?
祖靈有交代...原住民的子女,要珍惜生命,要相互尊重,不做虧心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