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co2716 wrote:
前面一直在討論的是在金融風暴下的高失業率有什麼辦法好解決, 你拿出這樣的例子實在不知道想表達什麼?
好不容易度過風暴開始有景氣復酥的現像, 失業率居高不下, 避免經濟再度衰退, 您有什麼比22K更好的建議?
我一直都沒有說這是個好政策, 但是在提不出更好的方法前, 這難道不是目前最好最快解決眼前危機的方式?
還是說您希望高失業率拖垮大家? 這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難道只為了少數人而做的?
提出您的看法吧, 您認為當時該怎麼解決?
1.避免經濟再度衰退,各國政府主要的角度在於從資金面著手,不是22K這種從失業率著手!
失業率是經濟衰退產生的影響,頭尾因果關係要弄清楚!! 不是因為失業率飆高所以經濟衰退!所以靠22K!
2.失業率拖垮大家! 失業率拖垮大家的臨界點在哪裡? 6% ? 8% ? 還是10%?
3.原先的短期政策是,失業救助金+失業的轉職就業訓練,這些都不會直接干預企業現有職場薪資!
對於職場新鮮人來說,領不到失業補助金,給於短時期的企業實習計畫,補助22k創造假性就業的現象!
就企業主的角度來說,能夠獲取這樣便宜人力,何必提出自有的人事招募計畫?
當然會排擠原先企業預計招募的人力!
你只想到要怎樣解決高失業率?
請問擺平了這些新鮮人,失業率就搞定了嗎?
我還是那各假設,某天勞工們終於受不了低薪資開始串聯,開始用團結的實力跟資方談判,開始出現如韓國以前那樣的工會運動,這各社會成本是22k能扛的起的?
特偵組 wrote:
1.避免經濟再度衰退,各國政府主要的角度在於從資金面著手,不是22K這種從失業率著手!
失業率是經濟衰退產生的影響,頭尾因果關係要弄清楚!! 不是因為失業率飆高所以經濟衰退!所以靠22K!
因果關係就像雞生蛋蛋生雞一樣, 可以互為因果, 第一步當然是從資金著手這沒什麼問題, 如果企業都活不下去了給它便宜的人力也沒有用, 但是資金有了企業能存活了之後依然失業的人該怎麼辦? 短期內如何解決?
特偵組 wrote:
2.失業率拖垮大家! 失業率拖垮大家的臨界點在哪裡? 6% ? 8% ? 還是10%?
沒有人嫌失業率低的吧? 難道要等到失業率高到病發了才去管它嗎? 小徵狀不管, 就會生病
特偵組 wrote:
3.原先的短期政策是,失業救助金+失業的轉職就業訓練,這些都不會直接干預企業現有職場薪資!
對於職場新鮮人來說,領不到失業補助金,給於短時期的企業實習計畫,補助22k創造假性就業的現象!
就企業主的角度來說,能夠獲取這樣便宜人力,何必提出自有的人事招募計畫?
當然會排擠原先企業預計招募的人力!
原本的政策考慮到了畢業潮嗎? 搭配上去會不會更好? 原來景氣好轉後大廠幾千幾千的徵人都是領22K而且還政府出錢?
特偵組 wrote:
請問擺平了這些新鮮人,失業率就搞定了嗎?
我還是那各假設,某天勞工們終於受不了低薪資開始串聯,開始用團結的實力跟資方談判,開始出現如韓國以前那樣的工會運動,這各社會成本是22k能扛的起的?
失業率永遠不會是0, 這是永遠也搞不定的事, 只能做到儘可能不惡化和降低, 你舉的例子是長期累積的結果, 我前面就說過了這個政策一定要有退場機制, 這並非長期的政策, 您能說明短期政策您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
特偵組 wrote:
失業率通常是經濟蕭條時期的症狀,沒聽說過有人會說拿解決失業率來拯救經濟衰退!
不是拯救, 是預防,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大部份的人期望看到的是經濟成長率提升還是衰退?
如果因此而減緩了經濟成長, 哪個讓大部份的的人覺得更不爽?
特偵組 wrote:
但不是失業率到怎樣的地步還急需要推出22K? 政府沒有研究當然也沒有定論自然也不知道怎樣的失業率不應該用22K!
所以去年會推,今年當然也會推,政府的思慮不周呼應你說的,沒有人嫌失業率低的!
你能說出怎樣的失業率,政府不應該推22K嗎?
當民怨越來越大的時候! 每年幾萬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再加上景氣才剛走出谷底, 沒有企業願意請人的時候, 這不急嗎? 還是等學生上街頭再來處理會比較好?
特偵組 wrote:
下猛藥之前,就應該想清楚,什麼時候應該要停手,就算緊急狀況來不及想,過了一年了也應該想出來!
否則就不應該繼續! 你看過開胸手術醫生是開了又開想到在開的嗎?
這政策我個人覺得這次辦完如果景氣好轉就不該再辦, 政府過了一年想不出來是他們沒用, 可是您在批判之餘, 可有其他比這更好的想法可供實行? 一直問您, 您都說不出來, 說不是來抬槓的, 那是來
特偵組 wrote:
你的問題已經回應你的答案!
如果不推22K每年有幾萬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時,串聯起來走上街頭!
所以我才說推22K連帶影響到一千多萬勞工的薪資福利,如果這一千多萬勞工開始串聯走上街頭!
那是應該推,還是不推? 哪各走上街頭嚴重?!
你以為只有畢業生可以可能因為沒有推22K走上街頭,勞工團體就不會因為推22K可能走上街頭?
平均實質薪資衰退X年的新聞,我想很多人都看過!繼續下去逼勞工走上街頭?
上街頭可以解決問題嗎? 如果政府中長期拿不出好的對策, 就算再多人上街頭也沒用
您可以告訴我22K影響到一千多萬勞工的薪資福利是哪來的數據? 我已經說了這個政策一定要退場
就是不希望看到將來更多的人被影響, 您一直強調會有長遠的影響, 我一直告訴你這是短期政策我不贊成一直辦下去
這本來就是短期先止痛的作用, 連最基本的先穩定都做不到, 您還能期望長期能解決根本問題嗎?
特偵組 wrote:
此外景氣好轉不要續辦,高失業型復甦這類詞大大肯定聽過,那怎麼辦?
請問您是否認為就讓他們失業去吧, 22K就是不要辦, 反正這是"高失業型復甦"下的標準狀況是嗎?
真不知道那些找不到工作和被裁員再也回不到工作崗位上的人看到這情何以堪...
這種產業結構問題本來就是規劃進中長期經濟政策去解決, 生存權和工作權難道都不用顧了嗎?
短期先給予照顧有何不對?
補貼可以, 但不要全額, 企業主也要擔負一些責任, 而不是免費.
現在的薪資低迷就是政府帶頭壓低的.
物價漲了, 要降回來很難,
薪資降了, 要升? 很難...
所以那時政府要做的是 補貼薪資, 不是全額補助, 用以維持薪資水準, 並且簽下合約,
1年期滿以後要強制續聘1年, 不然就不能享用補助.
而且要針對容易失業的族群( 畢業生, 中高年齡, 婦女等等), ....
最重要的是監督企業辭舊換新的技倆...
這種政策看來好像是短期的幫了大專生,實際是害了台灣的未來就業市場,
好的人才不怕找不到工作, 但有多少好的人才?? , 又有多少工作是不需要好的人才的?
政府有權力及資源, 結果做出來的政策卻比小學生還不如....
如果都是由政府出錢, 那..... 還不是全民買單...
結果還是圖利到有關係的企業.....
個人覺得, 政府的施政 最重要的是 "監督" 成果, 因為沒有"監督",所以錢花了都不知道花到哪去了.
因為 "監督"不力, 所以執行績效永遠不會被拿出來討論,
科專的"監督"不力, 會讓國家的研發能力退化...
勞委會 "監督"不力 , 就造成了勞工永遠是弱勢的一群,
或許有人說, 不補助, 工廠就會出走....
個人認為, 出走不會是因為不補助, 是因為出走有錢賺....
還有, 住在台灣的人太不團結了, 就這塊土地, 要留就留, 不想留的就走,
不要不想留, 又賴著吸血....
自己要去死 (西), 還拖著別人一起陪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