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股是受到歐美債務的影響...真要省思應想想幾十年前農業社會...最好...像不丹一樣..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太過集中在資訊產業...,景氣不好時資訊產品不是必需品,利用中國也止於代工..最後市場還是歐美
說對中國依賴...看看中國境內家庭開的汽車...韓國車數量絕對勝過台灣車,家電也是一樣..
爬山的阿光 wrote:
當然不會。
我是說"中型企業"
在台灣,大部分的人是"待在中小型企業"
爬山的阿光 wrote:
十幾年前,我們正可以利用中國掘起的時機來介入時,
就被"戒急用忍"給綁死了。
爬山的阿光 wrote:
目前全球廣大的內需,正是在中國!
再不卡位就真的來不急了。
妖怪 wrote:
那你說說看台灣在十幾年前,中小企業是不是大都已去中國開創?有因為戒急用忍沒過去嗎?
你既然認為當時台灣被戒急用忍綁死,那想必你一定思考許多,
說說看當時哪些產業被戒急用忍綁死?簽ECFA之後你認為被綁死的產業哪些才跳過去中國投資然後獲利?
再麻煩你說說看現在哪些產業不去投資將來會來不及?
願聞其詳!麻煩你教會我們許多不懂的人!!台灣需要你如此有遠見的人現良策!!...(恕刪)
七七三 wrote:
1.面板2.晶圓尤其...(恕刪)
七七三 wrote:
1.面板
2.晶圓
...(恕刪)
小虎先生 wrote:
面板,,晶圓,,早點過去就比韓國強???
1.台灣工作豈不更少?
2.大陸自己的面板也是虧一屁股,,,聯電偷跑去的和艦也是虧一屁股,,,,,
這十幾年傾全台之人,,財,,都過去中國才是台灣不振的主因,,,,我不否認有人賺有人賠,,,,但是
賺的與一般百姓有何關?一家一家工廠關起來是事實,,,,,,,
接下來,,,馬上台灣公司要開始虧大錢了,,,綁死逃不出大陸,,,
為何鴻海郭台銘如此賣力,,,,大陸八十三萬員工台灣七千,,,台灣各銀行借二三千億給他,,,大陸廠叫富士康香港掛牌,,,已虧損好幾季,,,上市公司一查便知,,,,
請不要用宣傳或政治人物畫的餅來說,,,對一般小老白性,,,我們如此全移到中國,,,,,
遠遠弊大於利,,,絕不是幾個觀光客能補的,,,,...(恕刪)
妖怪 wrote:
1.面板是因為供給過剩及專利技術問題造成的,別又想賴給有無開放到中國。
2.晶圓就更不用說,台積電有去嗎?沒去的話晶圓有產業虧損嗎?人家靠的是啥?難道又是ECFA嗎?
3.沒錯ECFA跟降關稅有關,跟去不去中國無關。
那請問ECFA是何時簽的?
還沒簽ECFA之前這些旺旺、頂新等企業去中國投資了沒?當然是有,且早在十年前就過去。
至於有些企業為何要用轉投資,而不是直接過去投資,這是企業在投資手段的問題,由其是上市公司,
這跟會計報表關係可大,跟有沒有ECFA更是無關。
台灣政府更沒有限制這些企業不能直接過去設廠。
說白了,這根本就是企業本身競爭力的問題,看看那些只想做代工,專利技術又受控於人的企業,
拼了命的競相擴產,結果供給過剩,造成巨額虧損,面板、dram等,你覺得這些早十年過去中國設廠就有救嗎?若這樣行,LG、三星就把所有產能都設在中國就好阿,那為啥連這兩家的面板也虧損!
全球化的潮流台灣是不可能避免,且台灣從來也沒鎖國,因為台灣一直都是貿易為主的國家,
而不管是WTO、ECFA等等自由貿易協定都好,就像一把利刃,一刀兩面,
會帶來利益,相對也會有損失,所以別幻想太美好,台灣在簽了ECFA後,
才是真正有一場硬仗要打。談判的結果,關乎許多中小企業甚至於產業的生存問題,
但不管這些企業是設廠在哪,或是投資在哪,他們嘗到全球化的獲利甜果,
同樣也要受到全球不景氣的洗練!因為這就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
總之,在台灣生存的你我,加油吧!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