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友達不好可是我的朋友每個人都過得超好

當初一堆茂德的人,也是想公司不會倒....
現在??

鄰居在奇美電,今年2月就說訂單很多..
還好當時沒買,不然就慘了...

老實講,只要K.Y. Lee繼續領導友達集團
我很看好這家公司終究向5元看齊..
甚至下市...

短期有可能反彈...
但搶反彈手腳要快

以前的茂德茂矽有...胡洪九
現在 友達 xx.Lee
以前進去的福利不會比一般公司差

但是產業是有變化的

最快反應的就是股價

慢慢就會有那些進去後享受福利的員工上街頭的新聞

因為他們過不了裁員的苦日子
lion198 wrote:
以前進去的福利不會比一般公司差

但是產業是有變化的

最快反應的就是股價

慢慢就會有那些進去後享受福利的員工上街頭的新聞

因為他們過不了裁員的苦日子...(恕刪)


大家都太天真了
忍不住還是暗示一些給大家聽
適用於任何檯面上,欠很多錢的企業豬(對比歐豬),或所謂殭屍企業

以下絕不是影射 AXO
如有雷同,應該是三太子託夢
至於我為什麼知道?不重要

沒錯
經營狀況不好
股價也一直掉

這些豬未來會不會好? 個人認為幾乎沒機會,大環境變了,老狗玩不出新把戲

公司競爭力差虧錢員工會怎麼樣?
不會怎麼樣,反而福利會更注意
因為不能讓人跑,還要能騙新鮮的肝來,股價低?so what , 薪水高就有人來

公司沒賺錢,員工福利怎麼會好?
很簡單,每個月營收多少,現金流多少?員工薪資多少?
這比例低到不行,自己拿財報粗估
相對機台購置折舊一年幾百億,人事費用每月幾億便宜到不行,所以不用省,也千萬不能省,要拼命開下去

公司會不會倒?
只要不抽銀根,欠的錢不用立刻還,最壞申請紓困,還利息就好
公司資產都抵押給銀行, 都是國家的,政策會保護,任何還款條件都可談
之前還有談到 0.00x% , 只還利息就好
慢慢還本金,甚至只還利息,以這種現金流 , 要倒很難,連重整都不需要

這麼大的資產,要賺這些員工的薪資福利,太容易了
打個比方
銀行借你錢開小潤發,營業額每月 100e , 現金流很大,但是你亂經營
搞到每月虧 2e

但是員工每月薪資 5000 萬你付得出來嗎?
這裡面含大老闆的地堡裝潢,Porche,RR,高爾夫球證,小三家租金,包山包海的費用

只要小潤發沒被收回去 , 保證妥當的啦
看到重點了沒? 國家憑空半租半送你一家小潤發,給妳當生財工具
賺錢有分,還錢沒門
就公司高層而言,銀行的錢就是我的錢,我的錢還是我的錢
跟搶銀行幾百萬相比,這種叫竊鉤者誅,是傻蛋
我們高層是竊國者侯的層級,不能相提並論

過的爽不爽? 保證比國營企業爽
公司不就最怕週轉不靈倒閉嗎?,經營到這樣都不會倒,這公司怕甚麼?

也許有人會反駁,那 Promos 怎麼倒了? 那又是另一個話題
有空我在瞎掰


明白了!朋友這檔就是壓箱寶,長空標的,如同十年前的DRAM公司!
員工當然沒差 薪水ON TIME都很HAPPY啊
老闆和股東就頭大的 你看還有沒有銀行敢借錢給它 光利息就頭痛了
然後還要接受三面夾擊 (韓國、中國、郭董奇美+SHARP) 後勢嚴峻啊

adids wrote:
今天假日閒來無事看看投資版
大家都說友達過得不好
但...我同事的老公在友達上班
我看她過得非常好年初才去美國生第二胎,大兒子讀的是貴族學校
我另一個同事的老公也在友達出手也是非常大方
據我所知她們的先生都是小主管而已
完全看不出來友達是一個慘賠的公司...(恕刪)


李坤耀讓你很不爽, 刻意醜化友達?

while9090 wrote:
友達據說第三季 都...(恕刪)


訂單滿滿??要能"賺錢"的單才有用喔,不然是越做賠越多~~~

diva36 wrote:
訂單滿滿??要能"賺...(恕刪)


如果我沒記錯,友達好像每一季都攤抵折舊200多億
照這樣看來其實友達還是有賺錢的
而且還賺不少



如果我沒記錯,友達好像每一季都攤抵折舊200多億
照這樣看來其實友達還是有賺錢的
而且還賺不少

~~~~~~~~~~~~~~~~~~~~~~~~~~~~~~~~~~~~~~~~~~
那你趕快買個100張來放著...準備大賺...
哈哈...
難怪大多數的散戶都賠錢...
K.Y.LEE可以繼續當友達的掌門人...

前陣子,華隆員工上街頭抗議...
華隆老闆...翁大銘
老闆是這號人物,早就該另謀出路了..
跟他常相左右,浪費生命,
本身有點錢,上班是去交朋友的人沒差
需要靠這份工作養家餬口的,就應當有警覺心...
當然或許中年很難找工作,不全是他們的錯

在個人眼中..
友達集團/大同集團/英業達集團/國巨集團...的老闆都很有爭議
希望員工,股東自己想好出路...
中國企業漸漸起來,有些公司不長進,會很慘...
adids wrote:
今天假日閒來無事看看...(恕刪)




這樣就叫爽?

我現在正在廈門出差

看到同樣在廈門上班

之前從友達相關企業跳到陸企的薪水直接乘以四

還幫你出違約金

現在想跳也還來的及

只是人家也開始會挑人了


台灣一堆科技業賠錢也不想想問題原因

和人事成本比例就只懂得裁員或減薪

等於是飲鴆止渴 把人才往對手那邊送

現在講是好笑啦 以後就哭了


科技業會賠錢絕對不會是因為人才太多

而是因為蠢材當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