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做外匯保證金?有聽過千禧國際集團嗎?

好久沒逛逛, 居然看到有人叫我. 好吧, 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但是, 還是得先聲明一點, "外匯保證金交易", 跟"有人以外匯交易為名行詐騙之實", 這是兩件事,
如果連這個都分不清楚, 那就是連基本的邏輯觀念都沒有, 可以不必看了.
我在數年前回的文, 乃是針對"外匯保證金交易商確實有可能利用高利率吸引資金進來賭一把"這點,
我說是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有詐騙集團打著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幌子吸金, 那是投資人自己要判斷的.

這是我下載我從2012年開戶以來的賬戶report節錄出來的,
當時該交易商號稱"沒有使用到的margin部分對於不活躍的用戶提供6%的利率",


由於我也不知道這家交易商值不值得信任, 因此頭一個月我只放了約6500美元(117+2500+3980).
可以看到在8月之前的每個月月初, IR項目就是利息, 以比例來說, 利息確實可能有到6%,
但是, 該交易商似乎在8月之後就取消了這個政策, 照說我應該覺得我被騙了,
但是我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這種錢來的, 我也很清楚他們在玩什麼,
當它取消這政策後(2012/8以後的IR項目就幾乎掛0了),
反而讓我相信它是真的外匯交易平台, 因此後來反而放更多的資金進去,
至今這個賬戶我還在交易, 最近電匯提款也沒問題(2017/8/1) (雖然費用貴了點)



至於典型的詐騙, 不管是打著什麼名義, 都是標榜只要你拿出錢, 什麼風險也不必承受, 就可以穩賺高利.
每個投資人都該有個基本sense: 獲利是靠承受風險賺來的, 也只有真的承受了風險而賺來的利潤才是最實在的.
外匯保證金交易, 是誰在承受風險? 是你自己.
只不過交易商喜歡利用人性的弱點: 為了利潤, 不惜承擔超過自己所能承受的風險.
這就跟賭場一樣, 只要你來賭, 人性弱點是對賭場有利的, 所以不惜重本提供住宿美食來吸引你, 都是小意思, 就怕你不來而已.

同時再看看我當時寫的一段:


如果這不是真的外匯保證金交易, 那就根本不建議投入, 因為那些模式根本不可能運作.

順便再說說外匯保證金交易, 在更早之前, 我開過了好多家, 從fxcm, fxpro, 到後來的 instaforex, 中間還有幾家忘了名字了,
基本上, 每一家我相信去網路上找, 大概都一定可以扯上詐騙字眼,
我也相信每一家大概都有跟一些客戶有過糾紛, 至於誰有問題, 沒有資訊也無從判斷.
要說這些交易商都值得信任, 打從一開始我就不敢這樣想,
但要說每一家都是吸金詐騙, 倒也不至於, 反正他有更好的方法叫你把錢輸給他, 不需要做這種地步.
但不管怎麼樣, 這種平台確實可以提供你一些管道用小資金去做某些操作策略, 只要避免從事一些有爭議性的操作,
而且不要放太多資金在裡面(假設交易商倒閉), 倒也不失為一個小賭小賺的管道.
因為一般外匯交易一手可能都要10萬美元為單位, 但是這些保證金交易商往往可以用0.01個lot為單位(約1000美元)來交易.
如果真的要用大量資金從事專業的外匯交易, 那就透過大的券商或銀行比較有保障.





多謝指教

事件發生至今也一年半了,我去關注受災戶情形看來出金仍然遙遙無期,目前似乎在跟印尼媒體周旋擴大事件  天祐他們


你文章看完我能理解這是一種投資方式,但說是投資更像是賭博 我本身是做被動投資,覺得風險相比之下真的很高

你提到:

"這種平台確實可以提供你一些管道用小資金去做某些操作策略 不要放太多資金在裡面"

"典型的詐騙, 不管是打著什麼名義, 都是標榜只要你拿出錢, 什麼風險也不必承受, 就可以穩賺高利."

"要用大量資金從事專業的外匯交易, 那就透過大的券商或銀行比較有保障."


結論外匯保證金交易只能做小資金的賭博,你要不小賺要不被詐

但千禧事件很多人押滿身家下去甚至房子抵押貸款,就你對外匯保證金交易的解釋這根本是拿命去博的意思

退休金或是小孩教育基金應該衡量風險慎選投資工具,特別像是這種來路不明的外國公司別碰為妙



投資第一課題不懂的東西不要去,說到底還是台灣人的投資方式要改...
賭性是人與生俱來的,
我觀察過很多人, 都認為自己不投機, 想要穩健地投資, 但長期面對無趣的投資標的,
往往看到一些波動又按奈不住, 認為機會誘人而不想錯過, 很容易就想把大筆資金押進去.
要不就是這裡押一點, 那裡買一點, 結果毫無規劃, 績效更差.

我倒覺得, 如果有個管道讓你用可以小資金滿足賭性, 同時也磨練心性與投資EQ,
又能對外匯與商品市場的現況與脈動更貼近,
在核心的資產處理上, 反而能夠更定下心來面對.

不懂的東西不要碰, 固然是一個投資的金律.
但不懂的東西, 永遠不敢去弄懂, 也不會成長.
我的方式很簡單, 只要合道理合邏輯的東西, 拿點小錢開個戶親身體驗一下, 自然就懂了.
denny_kf wrote:
賭性是人與生俱來的...(恕刪)


現在的詐騙模式,已經發展到,用合法的公司當掩護,然後假藉不肖員工私吞投資客的錢,公司撇清關係,拒不出金。然後用你的投資金額去收買當地大官、法院。

你想告他,牠多的是銀彈,而這些銀彈都是你給牠的。現在的詐騙已經發展到完全在憑商人的良心來操作。不要跟我說這間公司有什麼國際認證、是合法公司、有實際的商辦、有工廠,這些都是個屁而己。

還愼選投資標的!! 慢慢選吧!!


印尼千禧詐騙集團就是這樣玩台灣投資客,總裁林仲平,龜兒子 林毅恆、林毅輝、陳宣銘、,牠們都是華人之恥,專騙華人。
因為千禧新聞進來看了版友denny_kf的文章脈絡之後感到非常疑惑
其在後面的文章強調「我在數年前回的文, 乃是針對"外匯保證金交易商確實有可能利用高利率吸引資金進來賭一把"這點,
我說是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有詐騙集團打著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幌子吸金, 那是投資人自己要判斷的.」

然而翻找之前的文章卻非如此,當其他人力勸疑似詐騙慎重時
denny_kf的回應是「至於你說的那個6%, 應該只是單純想吸引資金進去做交易的花招, 基本上, 那不是騙人的,」
並且不斷以其他交易商類似給付利率來佐證

疑問一:「本版問的是千禧集團的保證條件呢?」
疑問二:「denny_kf舉的例子並無"保證還本並保證支付6%利息呢?"」
相反的denny_kf卻在"事後說"「該交易商似乎在8月之後就取消了這個政策, 照說我應該覺得我被騙了,
但是我本來就不是為了賺這種錢來的, 我也很清楚他們在玩什麼,」

那試問前人判斷為詐騙的保證還本並保證支付6%利息部分,denny_kf網友當時以B交易商為例認為該集團保證支付利息條件應該沒有問題,然而如今卻告訴大家B交易商跟千禧集團條件根本不同,"B交易商根本未做出如此等同詐騙的保證",是否有誤導投資大眾之嫌疑呢?
中華民國109年4月24日 台灣高雄地方法院105年金重訴字第1號刑事判決




































































剛從頭看到尾
發現M01很多專家熱心提出勸告
讓很多人免於受騙
真的揪甘心
反倒是有人強詞奪理現在被打臉
就真的很難看
上了一課
理財的道路上還是謙虛一點比較好
lancaschien wrote:
剛從頭看到尾發現M01(恕刪)


投資還是穩定的買定存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