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人的承諾=千萬終身壽險=很傻?!

已倒閉的銀行不少:
1.台東企銀
2.花蓮企銀
3.高雄企銀
4.中興銀行
5.慶豐銀行
6.中華銀行
7.中聯信託
8. 寶華銀行

國華人壽倒閉,保戶也沒任何損失

銀行定存→0風險
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要求比銀行更高
儲蓄險→保險公司可能倒閉
這就是一般人奇妙的邏輯
冷眼集/這一次打房,真能打中要害?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特稿】
台灣房價所得比站上世界第一,高房價成為世代正義不可迴避的問題,財政部開始動起來,準備與北市聯手打房,喊出擴大豪宅稅對象、提高房屋評定現值與公告現值、打擊囤房等方向,試圖回應高漲的民怨。但打房與稅制合理化之間,目的與手段各不同,也攸關打房成效。

台灣房價歷經10幾年持續飆升,國人購屋痛苦指數跟著高漲,薪資持續倒退的年輕人,首當其衝。一場以反服貿為名掀起的學運風潮,隱含年輕學子對未來經濟前景的焦慮與苦悶,召喚許多年輕世代第一次上街頭。年輕世代買不起房子,衝擊的是後續結婚生子意願,當最新房價所得比飆上15倍,創造新的「台灣第一」,政府不能不為房屋正義找出路。

台灣房價炒作問題何其大,有政府不當租稅減免,成為引導資金炒房元凶;更有稅制結構不合理,持有負擔與交易資本利得不成比例等原因推波助瀾。但近年來政府打房政策,僅以奢侈稅、豪宅稅對特定對象動刀,不但力道太小,也模糊打房政策目標,對房價趨於合理化,或是稅收助益,似乎聊備一格,以致房價所得比未降反升。

此番財政部再出手,從擴大豪宅稅、房屋稅率採差別稅率到調高公告現值等,每個手段策略目標,政府應先釐清政策目標為何,避免又是雷聲大、雨點小。例如若是鎖定打擊炒房,讓房價回歸正常,則包括供給面與資金面都應同步處理,甚至利率政策是否調整,都應全方位檢視。否則諸如擴大豪宅稅、調高公告現值等稅基,或許能增加不動產相關稅收,卻與房價變化未必相關。

無論如何,多年的打房口號之後,政府願意正視不動產炒作不合理現象,找上房價飆升最劇烈的北市合作,應是踏出重要的第一步。而以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多年對台灣不動產市場專業研究,若能與中央合作,開出對症下藥有效藥方,至少去除不良政策助長房市偏離市場行情漲幅,高房價陰影才有得見天光的可能。

1230154 wrote:
算一下就知道

第20年掛掉,平均年報酬率 15.5%


突然想到.....這麼好的報酬率

被保險人會不會為了這10多%的報酬在第20年去自殺阿...

版主大20年繳費200萬,保額有900萬...

會不會到期時,有的被保險人若當時經濟情況不好,為了妻兒為了老母,然後去自殺?

或是被人覬覦,然後被幹掉?

若是這份保險賣了1萬份....保險公司共收保費200億...

在10多年前,隨便拿個100億陸續投資台北房市,弱的話隨便也賺一倍

強的話,不動產開發,隨便也賺3-400億.....

至於被保險人期滿20年,通常還是壯年...

1萬份...搞不好只理賠3-4人...不过3000多萬...

不要說保險公司賠得起....我都賠得起...

若是其他被保險人在20年到期都自殺呢? 要付900億...

也很簡單阿,納稅人買單阿.....當保險公司真好.....




rickchiu wrote:
突然想到.....這...(恕刪)


事後諸葛還真強
房市都沒有空頭過?

那張保單就算用解約金算IRR
相信也不會太差
保險公司這麼好經營,
又這麼好撈錢
趕快自己去開一家

明年五月囤房稅漲定了!最高3.6% 估衝擊66萬人
東森新聞 – 2014年4月23日 下午5:54
囤房稅終於定案,立法院財委會今23日審查囤房稅,拍板通過,自用住宅房屋稅仍維持持現行1.2%外,但非自用也就是說出租或供他人居住的房屋,就要提高稅率,曾現行1.2%上調至1.5%,上限稅率則從2%調高至3.6%,最快明年5月房屋稅就會提高,全台受影響者約有66萬戶以上。
立委薛凌VS. 財政部長張盛和:「(降)三分之一不是你講的,是他(張金鶚)講的,那你是幫他背書,沒有背書,我立刻講話說不行,房市要軟著陸,我說不能用特效藥。」號稱房市空頭總司令的張金鶚向高房價宣戰,目標兩年降三成,財長直接打回票,強調「軟著陸」才是正辦,財委會初步達成共識,自用住宅維持稅率1.2%,非自用住宅調高到1.5%到3.6%,囤房定義一個月內結果出爐,財政部長張盛和:「現在房價這麼高,就是掉兩成三成,年輕人一樣買不起,要解決年輕人住的問題,可能要建多一點只租不售,讓年輕人可以住的起的,蓋青年住宅合宜住宅是內政部的事,但是我們提供國有土地。」內政部長陳威仁:「房地產當成股票在玩,這是我們覺得應該要遏止的,房子是要給人家住,不是來當商品來炒作的。」
台灣人愛買房,瑞士房屋持有率只有2成,德國3到4成,台灣卻高達8成,高房價成為十大民怨之首,財長坦言連自己都被套牢,財政部長張盛和:「現在來買幾乎都沒有人買得起,79年最高價買,那個時候從79年以後就一直跌到93年,跌了14年,我就套了14年,那現在回頭看這些都不是高價。」房價所得比高達15倍,想在台灣買房堪稱世界第一難,財長直言距離合理數字還有一大步,立委林德福VS. 財政部長張盛和:「全國各地不一樣,房價所得比比較高的就是台北市新北市,那你認為壓到差不多幾倍才算是合理依您看,學者的研究當然七八倍大概就是合理。」打房大計另一招,立委研擬對非自用住宅加課「囤房稅」,立委孫大千版本不分用途,超過一戶以上稅率倍增,李應元版非自用住宅稅率直接拉高到3.6%,財長強調稅率得因地制宜,「囤屋」定義也有初步概念,立委 盧秀燕 VS. 財政部長張盛和:「第一個要直系親屬,第二個要考慮到直系親屬成員數,第三個要成家,是嗎,而且他們要自己沒有房子。」
不只囤房加課稅,未來公股行庫同一人買第二棟房,貸款成數可望降到五、六成之下,各部會頻頻出招,讓過熱房產漸漸消風,勢在必行。
財政部長張盛和:「現在來買幾乎都沒有人買得起,79年最高價買,那個時候從79年以後就一直跌到93年,跌了14年,我就套了14年,


房地產也有人賠錢,也有人套牢
只有事後諸葛投資什麼都不會賠錢
投資中獎的樂透,報酬率最高啦
快去投資樂透吧

CJ LEE wrote:
有天同事們閒聊 聊到...(恕刪)


樓主觀念很好,又很幸運
保額千萬的壽險,我陪你
不過我買的是定期壽險
那張保單就算用解約金算IRR
相信也不會太差

我老公也有一張110萬的終身壽險.20年總繳保費約20萬.跟版主那張差不了多少.IRR算起來不是太好餒!因為20年所繳保費跟解約金差沒多少.是有多幾萬元.這種以前的保單.要人死亡/全殘才領的多.之前我有研究過.反正以前買的就放著.大概是15年前左右的保單.不過其他的險種CP值就不錯.終身殘廢.殘扶險100萬的保額也才2千多.繳20年4萬元就享有終身了.終身癌症險二個單位也才3千左右.重大疾病加特定傷病100萬也才6千多.也是繳20年就終身了.以前的保單CP值都還不錯.又便宜.現在終身險就真的太貴了.只能買定期險

AMD_Hammer wrote:
事後諸葛還真強房市都...(恕刪)

rickchiu wrote:
1萬份...搞不好只理賠3-4人...不过3000多萬...

不要說保險公司賠得起....我都賠得起...


讚~~~,
保險不應該用投資角度看,
而只是用於分攤風險,
保險公司也是營利事業,
他們也要控管理賠數的,
如果不幸碰到,又結果不幸碰到保險公司願意花兩百萬不賠你任何一毛錢時,
就會發現那等於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是一樣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