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請問已經有了終身醫療險,是否需要加保實支實付呢?


k631216 wrote:


保險是種對價關係...(恕刪)

哈!看來我真的太樂觀了.不過相反的,條款中除了身故及全殘外,也並無註明不續保的要件!
題外話:
對湯先生的本業實在感到很好奇,以閣下於保險的修為,不知有無興趣一同"共襄盛舉"?
當然有興趣共襄盛



而且一就要頂天



我已經打算考證照

一路考到外匯證照為止

因為我非常看好境外保單這條超大大餅


當整個保險界還在對境外保單的未來指指點點的時候

我已經在默默地養魚

而且境外保單是未來的趨勢

因為政府沒錢,人民沒錢,保險公司也沒錢(上--孝敬國庫;下--收取保費)的時候

你光靠台幣保單是會死人的

所以投資型保單的春天是外幣保單

而外幣保單引進後,境外保單的腳步就近了

這跟國際化趨勢有關





何況境外保單這塊餅

沒有一點膽識跟語言能力


你再怎麼SALES都還是SALES啦~!


所以這塊餅是有門檻的---不是想做就能做

保險業的M型市場的那一邊想要攀到

可是需要大量時間的!!

可是有錢人一旦信任你了...



嘿~!嘿~!嘿~!!








有錢人其實比你我都還

資訊封閉
個性封閉
思想封閉


能力嘛~~.....其實不見得比你我強喔!!

它們只是在本業上比你我都專注投入數百倍而已




總之保險界各位前輩請多指教.






--------------------------------------------------------------------------------------------------------
美國早已外強中乾.它的次級房貸問題根本就是黑夜來臨前天空猶存的夕陽漫射---早已顯現美國已經不再強盛,只是大多數人還看不出來罷了.

它現在是靠與世界各國盤根錯節的金融掛勾體系

恐嚇+利誘

各國聽命於它

因為世界各國手上仍有滿手的美鈔與相關工具

等到哪天突發大事件於美國猛爆(如華爾街受到賓賓的重創)

它是非得拋售各種金融工具換取本身國力的持續支撐不可的

(想想看華爾街一連幾個禮拜都無法交易,引爆的後果會有多可怕.懂得一點財經的就知道)


誰都知道物以稀為貴

任何貨物越是浮濫,越是不值錢

等到那時候...

嘿~!嘿~!嘿~!

美國就真的要把世界超強拱手讓給歐盟了

到那時向來與美國經濟如此密集的TAIWAN

就知道什麼叫做抱美國人的大腿是危險的

(扯遠了)


境外保單是更高度的避險+理財工具


光是只懂得靠
外幣
or
股票&基金

賺錢

卻不願意同時靠外幣+基金賺錢的

早晚會落伍

湯瑪斯與德蕾莎 wrote:
當然有興趣共襄盛<f...(恕刪)

真的嗎?那真是太讚了!相信以閣下的企圖心,必定會有一番作為,期待中....
人畜無害 wrote:
真的嗎?那真是太讚了...(恕刪)


一顆小碎石投入大海

連個漣漪都看不到

聲音也聽不到吧.......

您太抬舉我了

不過還是應該謝謝您的讚美
湯瑪斯與德蕾莎 wrote:
老人家因為行動力降低,所以待在家裡的機率比年輕人高.加上骨質等相關問題.保骨折與疾病險是最好的.現在老年人的消費市場越來越大,未來保險公司會更加開發這塊.相關商品可多留意.再加上到那時候產險已經可以賣醫療險.選擇更多.


目前已經有些公司針對長青族群做這方面的險種,其實往後老年人的保障也會越來越多,畢竟人口老年化是未來趨勢,保險公司也會因應這些情況開發這方面的商品。
湯瑪斯與德蕾莎 wrote:
一顆小碎石投入大海連...(恕刪)


湯兄~就別太謙虛了

看你有此番決心,必有大作為呀!
k631216 wrote:
這種保單對我來說,我們也有賣,
但是我是連買都不想買的...


頗有同感...

只要打著幾年後能全數領回的醫療險或意外險

通常這類型的商品保障方面都不是很足夠

銀行通路賣的話也淺顯易懂,客戶接受度高

同樣的我也是不會考慮...

AppleMan5427 wrote:
湯兄~就別太謙虛了看...(恕刪)
除非是隕石吧...不過隕石可是不速之客,不受歡迎.
Mobile01不錯
AppleMan5427 wrote:
頗有同感...

只要打著幾年後能全數領回的醫療險或意外險

通常這類型的商品保障方面都不是很足夠

銀行通路賣的話也淺顯易懂,客戶接受度高

同樣的我也是不會考慮...


哇馬西~!

問題在於電話行銷是台灣未來的明星行業之一

買下這類商品的客戶還是會很多

淺顯易懂正是電話行銷的專長


就好像現在理財觀念盛行

但如果去做調查

就會發現會把錢拿去放銀行的人還是超過5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