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中韓簽訂FTA,台灣最需要什麼?FTA請看一下謝謝你們

mipec1987 wrote:
...(恕刪)
為何中國大陸不敢讓我們跟其他國先簽FTA?

不是不敢,是不爽~
差一字天差地遠~
這次的中韓FTA,什麼時候才執行,現在就緊張?
沒有配套就直接去跟中國簽,都是好?
一定要恐嚇自己國內只能領15K?
提昇能力出國去賺錢很難過?

中國市場很大,但也要贏得過中國自身的產業才能競爭。
mipec1987 wrote:
最簡單一句話就是,為何中國大陸不敢讓我們跟其他國先簽FTA?...(恕刪)


syshiu wrote:
不是不敢,是不爽~


也不是不爽....

而是因為在中國眼裡的台灣:

天地萬物,朕賜給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

但是在台灣的我們該這麼覺得嗎?
Xavier.Wx wrote:
這次的中韓FTA,什麼時候才執行,現在就緊張?
沒有配套就直接去跟中國簽,都是好?
一定要恐嚇自己國內只能領15K?
提昇能力出國去賺錢很難過?
中國市場很大,但也要贏得過中國自身的產業才能競爭。...(恕刪)


所以我建議大家看一看中韓FTA的深入報導......
1. 執行還久得很 (當然這不是說台灣不需要進行)
2. 對於各自要發展的重點產業還是高度保護關稅(中國要發展TFT-LCD與汽車,韓國要保護農業)
可參考:
天下雜誌:中韓簽了FTA 南韓企業為何笑不出來?
台灣對外FTA或是對岸服貨貿是該簽....但是還是要有配套以及策略....
而不是急就章......或是被有目的的操弄.....

這篇也值得看看:
天下雜誌: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錯誤的自由貿易 傷害公眾利益
文中提到,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也主張,在進行貿易協商談判之前,應該把握三個基本原則:第一,任何貿易協議應該要對等。其次,任何貿易協定,都不能將商業利益置於廣義的國家利益之前。最後,過程必須要透明。
文中也提到....就算對美國而言,像TPP這類加深貧富差距的協議,企業固然獲利了,用傳統方式計算的GDP可能(但也不保證)會上升,受衝擊的卻是一般民眾的福祉。壯大了企業,卻不一定會幫助到中產階級,更不用說是底層的民眾.....這不就是台灣正上演的嗎??

oldchang1205 wrote:
是不用太悲觀,但是根...(恕刪)




產業的競爭是這樣不是單看一間公司

要看同質性的企業如果別人可以毛利率明顯比你高成長率比你高

那就是你自己競爭力有問題

如果同業都是 6%

那你跟我說童子賢那裡做的不好

像大家會比 蘋果 跟 三星的毛利率

蘋果明顯比三星高那就是三星比較遜了點

但 HTC 連被拿來比的機會都沒了




FTA 就是要比同質性的企業韓國跟台灣的毛利差距

會不會只差了那一點關稅就直接毛利率就為負數

如果是這樣那真的等死 但如果被加了關稅還負擔的起

那就這樣是慢慢死 如果對方有意思玩你就算準你成本殺價殺到你毛利率負數

但他還有一點點毛利跟你玩消耗戰 只要他還有賺要你死也是早晚的事


像以前三星如何逼退別國的 DRAM 對手不就是算準別人成本比他高他就玩這套




奇怪啊,
人家童董也沒說不要簽FTA,
他老人家是說不用恐嚇自己人,
不是沒簽就就馬上變孤兒,
政府就繼續努力阿!

我自己做研發很多年,
相信競爭力是要慢慢累積的,
吃特效藥只是一時的,
最後可能有反效果.

稅率真的不是關鍵的問題,
產品評估的初期就已經算進去了,
研發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在有競爭力的狀況下去降低成本,
就算稅率高,
也是要想辦法從其他地方去補回來,
如果未來稅率變低,
公司可以賺更多,
那很好啊!
如果沒變,
就比別人再多努力一點去擠出利潤.

rexone777 wrote:
也不是不爽....而...(恕刪)


在台灣就是馬英九認為是阿XD
一堆人說要跟中國先訂服貿,台灣才會進步
這根本再說傻話
台灣為何只能跟中國有條約?
就是因為中國靠他的勢力在打壓
簡單來說,就是讓各國認為台灣就是我的
現在先動服貿,為何?因為就是要利用台灣的資源
再將台灣經濟搞掉一部分為中國
慢慢吃掉,不然為什麼不先簽訂貨貿再來?

買三星?如果你還認為你是台灣人,就不應該將台灣人的尊嚴踩踏在地上,如果你還是要,那請搬家吧...台灣並不適合您居住。


對於北市電腦工會理事長童子賢認為中韓FTA對台灣的影響不大,杜紫軍也反駁指出,IT資訊產業在17年前就簽署了資訊科技協定,享有關稅優惠,他呼籲看事情應該從全面的領域看。杜紫軍:『我們行銷到全世界的電腦全部不用繳關稅,所以有今天的成果是因為我們17年前簽了ITA,如果17年前沒有簽ITA,我相信台灣的資訊電子產業絕對不是今天的局面,所以我們看事情不能只從自己比較熟悉的產業領域來看。』

沒簽ITA........真的不敢想!
中共不可能跟台灣簽FTA,因為FTA是國與國的關係,但中共視台灣為一部分,因此才有ECFA的出現
ECFA是指兩岸經濟的貿易協定,並非像FTA是國與國的關係

而在FTA中,又屬中共為最大經濟體,如果沒有ECFA的簽訂
各國沒有辦法與中共簽屬FTA的情況下,就會選擇由有簽訂的國家去當做第三方轉運


但上面這些,又多少人去了解
而不是看到中共就高潮

現在全世界都想盡辦法要從最大經濟體的中共取得經濟上的協議
唯獨台灣還在因政黨內鬥而危害整個國家及人民的經濟

個人並沒有支持或反對FTA或ECFA
僅就經濟的部分做討論

那些有統獨意識的人,就別想要跟我打嘴砲了!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童董事長這樣的回文讓很多人誤認為他覺得關稅沒甚麼了不起. 我想他本意絕對不是這樣. 應只是想提醒如外在環境是這樣惡劣,產業與公司就應該要想辦法找出路,不能老想著等政府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後才有辦法生存. 這不是優秀企業該有的想法.

個人認為童董事長從本身做起這樣想法沒錯.台灣人的確不要怕競爭,當環境越惡劣時越能激發出求生存的潛力.該擔心的是當你競爭到第一名時才發現原來市場這樣小(台灣),連當上第一名都還不能與其他國家企業做比較.那才是最悲慘的事.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政府無可避免的要創造更大的市場讓台灣公司有機會走出去.競爭力強的打世界杯,稍差的打亞洲盃,最差的公司也還能在台灣市場混一下.

如要我來理解童董事長的想法總結就是"不要怕競爭", "市場要開放", "政府盡量創造良好的經商環境", "企業要想辦法提升競爭力"


PS. 關稅的影響是很大的,很多公司在國外設廠不單是人工問題,也有關稅考量.關稅也不是只有5%一種,不同產業稅率是不一樣的.
有人說沒創新/競爭力的公司被淘汰也是剛好而已.那假設你是這公司老闆/股東/員工. 你會認同關稅是無意義的嗎? 政府不被妳罵到臭頭,我才覺得奇怪.


macacafly wrote:
你把國際競爭看成鄉間...(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