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Jhang wrote:
請問各位前輩,最近有在準備要買定存股,還在觀察
想買第一金、彰銀,但家人很反對買金融股,但沒有給原因,想問問是為什麼?
或許他們曾經吃過大虧...
節錄自 那些年我們一起買過的天價股
第一輪的殺戮,先從金融股看起。一九八○年代,台灣在金融業寡頭壟斷的年代,金融股成了投資人的最愛,從一九八五年到一九九○年,台灣的金融股與資產股頻創歷史天價,最具代表性的是國泰人壽漲到一九七五元,三商銀中的華銀到過一一二○元,一銀是一一一○元,彰銀到過一○五○元,都到達千元天價;併入交銀的中國商銀漲到八六○元,還有併入永豐金的台北商銀漲到一一八○元,中華開發一度漲到一○七五元,如今這些金融股幾乎都只剩下尾數。
像彰銀(2801)最低只剩九·四五元,華南金(2880)剩一三·六元,第一金(2892)跌到一二·二元,國泰金(2882)剩下二四元,最慘的是開發金(2883)一度只剩下五·○七元,這些闖過天價的金融股,都像燕子飛了,從此沒有再飛回來的機會。
伴隨金融股狂飆的資產股,一個是華園飯店(2702)漲到一○七五元,後來最後跌到五·一元,台火(9902)靠著土地,一度漲到一四二○元,後來最慘跌到二六。在資產狂飆的年代,國建(2501)、國產(2504)、太設(2506)都漲到一八○元以上,後來房地產泡沫化,國建剩五·一九元,國產一度跌到二·二五元,太設差一點淪為全額交額,股價只剩○·四四元。
個人積分:407分
文章編號:67801621
個人積分:114分
文章編號:67801674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