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Lee2005 wrote:應該就類似華亞科案...(恕刪) 大部分收購說明書都會寫異議股東的付款日期最晚與合併完成時的付款日期相同,所以如果他拖到合併完成時再支付就沒甚麼好處了,而且股票好像還要被扣住...華亞科當初為了展現收購案沒問題,所以提前支付異議股東價金,但是不是每個收購案都會提前支付就不確定了...
roob wrote:今天進場買就把少配的...(恕刪) 其實要看公司本質百略是個賺錢的公司,且營運一直都維持不錯的表現,而樂陞在合併前就出現很多異常的交易安排又收購案最怕破局,百略如不幸破局,但一定會有撐,因為至少是賺錢的且立委不是說了還有其他利多未公佈(美國中國有重大突破),所以質疑的事是圖利大股東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科納換算利潤比百略好,我寧願重壓百略的原因只是股利真的沒有大家預期的高...但股東會應該有人會去反應一下,說不定有意外的驚喜(至少有3元了)全球股市上上下下波動很大,還是先把錢PARKING在這裡比較安全,沒崩盤至少賺了年化報酬10%,崩盤了到時又有錢可以撿便宜
iwgf wrote:其實要看公司本質百...(恕刪) "樂陞不賺錢而且出現很多異常的交易安排"這都是事後諸葛的話,事實樂陞在收購未破局前也被市場認為是不錯的賺錢公司,且營運一直都維持很好的表現,不然如何維持股價一直在100多元幾年,甚至有投資人長期抱千張?
twjcy wrote:"樂陞出現很多異常的...(恕刪) 嗯~因為這幾年併購案不斷的進行,未來每年應該都有至少1~3件由於樂陞案發生,讓投資人要清楚知道投資一定有風險,不是併了就一定會成但也是因為如此,就知道要如何檢視1. 沒有100%的不參加2. 公布前有進行可轉換債的不參加3. 收購方沒有名氣的不參加4. 被併方是新公司或未獲利的不參加以上是我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