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了小弟的一些疑問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430002974-260410
台電接著說,明年4月將進行風機採購,約佔總預算40%,規劃使用8MW大型風機組,
要考慮抗颱、地震能力,約需40多支風機,目前還未接觸各家風機系統商。
至於其他三部分,台電表示,水下基礎占總預算35%,預計2020年招標;
海底電纜占預算12%至13%、海上變電站占30%,則預計2021年左右招標。
不知華城除了陸地上的以外, 在海上變電站是否也有業務可做
華城看起來做的東西很多, 從華城6月的營收
變壓器 143,405
配電盤 139,045
統包工程 79,138
配電器材 56,747
售電收入 1,267
其他 87,144
業務營收淨額 506,746
變壓器大概只佔28.3%, 當然變壓器可能是利潤最高的一部分
另外我還有注意到有一位董事從三月開始每個月都在賣股票...XD
featherblue wrote:
另外我還有注意到有一位董事從三月開始每個月都在賣股票...XD
有看到有一位董事 每天賣十張 四月到七月中共賣了750張後 就停止沒再賣了, 可能再賣就要解職了!
怪的是
(1) 董事不是在四月股價好時 開始賣的 六七月是不計價每天出...
(2) 結果整體籌碼面變化是 更集中

另外 最近有一則太陽能電廠的消息
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太陽能電廠昨啟動,預計兩年內完工。經濟部工業局在彰濱工業區崙尾東區的海埔新生地遴選出辰亞、厚固、曄恆能源等三家廠商,打造水上型太陽光電,是目前總面積最大電廠,裝置容量三二○MW
對照 先前太陽光電服務窗口網的資訊
https://www.mrpv.org.tw/%E5%9C%9F%E5%9C%B0%E5%8F%8A%E9%9B%BB%E7%B6%B2%E8%B3%87%E8%A8%8A/%E8%A1%A8%E6%A0%BC%E7%89%88/
這320MW太陽光電廠併網規畫是業者自建, 也就是要用到 華城的PVBOX 以中華電信彰濱案的金額推估 此次案量約15億

featherblue wrote:
華城的PVBOX是自行設計的嗎?或者是外購?
PVBOX升降壓站(室)(箱)是他們公司自行研發,在台灣擁有一些設計上的專利,BOX中要將許多電器設備串接(想像是主機板),但華城並未生產當中的逆變流器,您所提到的向降低外購成本應該是指這部分。但PV Box可相容任一家逆變器廠商產品(有時候是業主指定逆變器)。
featherblue wrote:
這2.4億只是花給第一階段兩隻風機使用而已的?
另外 您先前提到 有關在上緯海洋案的金額…據所知
(1)除了第一階段的2.4億元外 海洋二期還有約5億元的變電站案量
(2)另外 每一支風機的發電艙中都要有變壓器,但這採購權不在上緯,在風機業者,所以金額不會列入
(3)重電設施除了主變壓器,還有些其他設備,有些是華城沒做或並非擅長,所以會有些設施是由其他業者提供
補充: 這些綠電商機 最快都要從18/3Q 才會開始有貢獻........
featherblue wrote:
台電五年內投162億元改善跳電
featherblue wrote:
不知華城可以吃到多少百分比
大哉問!!
(1) 尚未發生的事情只能用正常情況下做合理推估,
(2) 台電配電系統強韌計畫包括四大項目,配電線路設備、二次變電所設備、智慧變電所、饋線自動化。 以這四大項而言, 華城都屬於業務範圍,(配電線路包含 電桿 電線 變壓器) (智慧變電所與饋線自動化屬 遠端監測系統) 但目前並不知四大項的細節為何,無法知道究竟有多少採購是屬於公司業務範圍, 要等到 具體標案出來才能得知
(3) 在台電與公司業務有關的標案 (含近起年興起的的智慧化 自動化) 我會用得標率約20%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