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觀察記錄篇(版友個股練習篇)

1、投機標的:5434崇越
2、投資時間:12/6---目前
3、投資目的:以殖利率來判斷 可做差價。練習紀錄
4、第一次平均約買在70 約賣75 第二次買75.8賣?

操作部份
當初會買進理由,因為第3季已經賺了5.55元,
且Q1營收6440 EPS1.46,
Q2營收7544 EPS1.83,
Q3營收7462 EPS2.26,
Q4營收? EPS?

當時已得知107年10營收為25.56億元 12/6買後過沒幾天也公布107年11月營收為23.38億元
雖然月減但同期增,全年營收也增加中 以歷史紀錄來說12月營收並不會太差 接著設定全年可賺"7元以上配5元"
我就持續買進(平均買入70,殖利率7%),直到12營收出爐25.23億元,
107年Q4營收74.17億元,更能確定全年EPS7元以上應該沒問題
3/12全數賣出(平均75)(途中有手癢玩當沖),
因為有別的標的所以先賣一回,之前有特別去查幾乎每年年報都是3/23開出,
剛好108年3/23是禮拜日 所以我抓19、20號開年報 所以3/15又買回一些等待年報的到來(此時平均買入75.8,殖利率6.5%)
3/19號開107年年報 EPS全年賺7.73元 配5.3元 比我設定的還高一點。




基本面
1.目前108年1月營收25.92億元同期增25.83%,2月營收19.03億元同減12.81%,1月+2月年增5%(44.95億元)
風險來說2月同期營收減幅滿大的,雖然是農曆年,可是已前2年來看,2月營收並不會跟1月營收差太多才對。
所以這裡要注意3月營收是否有回到應有的正常值 起碼要比同期差不多(22億元)。
去年Q1營收64.46億元 目前1月+2月44.95億元 64.46-44.95=19.51億元(3月最差不能低於)
2.107年毛利率約10~12之間 營益率4.3~6之間 Q2營益率會是最差的一季


籌碼面
外資目前有正向看待



技術面
雖然短線強勢目前沿著5日線走,長線來說也已經有3根紅K棒,但漲多就是利空(風險會有增加),況且長線還沒能有保護短線的態勢。但有慢慢轉向正向 有待觀察。



結論
3/27目前股價80元 配5.3元 殖利率有6.6% 建議;如果有拉回 可以考慮低接 股價越低殖利率越高 且要搭配外資動向跟3月營收來預估Q1獲利。
我是菜鳥 參考參考就好。



yui7601 wrote:
1、投機標的:5434...(恕刪)


1、基本上你要先了解公司是哪一類型,股本18.17億,屬於小型股,股價80元,前三季5.55元,你要先定義出來是要操作短線或中長線,如果是短線的話,你注意籌碼面及在於三月營收是對的,如果是要中長線的話,你看的營收及獲利變化還不夠長。



看下面這張圖,歷年股價對獲利的變化,2017年獲利有到7.25元,股價最高105,最低72,平均87.6元,第四季營收74億,第三季營收63.66億,確實有機會超過2017年的獲利,股價的高點也許會超過105元,不過這是小型股,少數主力就能操控,所以波動太大,在裡面如果下重注心壓力會過大。







短線上股價似乎有反應2018年獲利會超過七元的趨勢~



時間太晚了~~
謝謝A大的指教!
目前持續注意外資動向跟3月營收 有風吹草動就賣出了 反正也有獲利了。
鴻海財報第二篇:

鴻海第四季損益:
資本額:1386.3億元
第三季營業利益2.28毛利率5.87淨利率1.57
第四季營業利益3.55毛利率7稅後淨利4.5元(626.2/1386=0.45)稅後淨利算出後跟公告3.9不一樣XD

三率三升:營業利益及毛利率成長幅度驚人。

業外損益:108.4億(富士康大虧之下,真的不簡單)

股東權益:
資本公積合計2018第一季時為978.7億但到第四季時增加為1900億,增加幅度驚人。

法定盈餘公積2017年1277億,2018年1366億,法定盈餘提撥主要是要用來彌補虧損,每年至少需提撥資本額10%,一旦提撥金額大於資本額就可以不用再提撥,也就是說2019年不需再提撥。

保留盈餘合計:2018第一季8720億至第四季增至9436億。

資產總額:
2017年第四季總資產34072-負債總額22354=11718億
2018年第四季總資產33814-負債總額20489=13325億
淨總資產從2017年第四季到2018年底增加1607億。

自由現金流2018年第四季好很多,其他3季都不好,感覺可以運用財務操作手法來改變,無法評論。

總結:
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第四季表現很好,鴻海第一季依歷史經驗,通常這三率都是最好的(富士康虧損若下降,哈哈就XX00了)

法定盈餘若不用提撥,是否會增加2019年的EPS,若是又是一利多。

股東權益好像變好非常多,若現金㳘配不出錢可以用資本公積金來配,又不用繳稅,乾爹應該很樂意。

註:今年售阿理巴巴每股盈利0.38元

我只寫好的,因為我看不到壞的,供大家參考了。

1、投機標的:4541 晟田
2、投資時間:2018/8 ~ 目前
3、投資目的:轉虧為盈,換機潮帶動業績成長。
4、目前狀況:第一次進場成本落在 29~30左右,中間陸陸續續買在28、26、25,最近波音飛機掉下來短期大利空,出在34多。第二次小部分進場在33。

第一次進場理由

消息面:
1. 由於目前航空新航線持續開發當中,新型飛機需求急遽上升,以及老舊飛機汰換潮,往後十年內商用客機出貨量大增。目前製造飛機兩大廠商,空巴、波音公司為主要商用客機龍頭,出貨量與日俱增,出貨量已跟不上訂單量,訂單數量至少 5~6年無法消耗完。
2. 航空供應鏈業績明顯大幅成長,上市櫃供應商有漢翔、晟田、豐達科、寶一、千附,大部分公司月營收皆呈現大幅成長。
3. 晟田為航太零件供應商,業績也是大幅提升,由於機器稼動率的提升以及出貨量放大,帶動毛利率大幅上升。

基本面:
1. 晟田為航太零件供應商,客戶為漢翔公司,主要已提供航太零組件為主,也有額外對其他客戶提供航太零組件,並在 2018第三季完成擴廠認證拿到新的起落架訂單。
2. 航太產業為高門檻產業,合約時間長,通常為3~5年,競爭不易,推測2015、2016年的話則是因為還沒完成認證造成、合約跑掉以及業績無法達到損益平衡點所以造成大量的虧損。
3. 業績從2018/1 開始持續明顯大量上升,單月年增率大部分多在20%多有浮動,但是累積年增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推測為換機潮以及零件出貨量上升的影響
4. 由於稼動率的大幅提升,業績大幅提升突破損益點,造成毛利率持續上升。從2018/Q1 16%、2018/Q2 22%、2018/Q3 25%、2018/Q4 19% ,而2016、2017則是大部分落在16%以下。

籌碼面:
觀察到現在主力無心收,被穿價摜殺他也沒差,他就是收他的,每天收一點收一點心情好拉一下,穩一下。
亂拉就制裁,慢慢出給你,前一波狂拉小主力大部分因為波音事件被制裁了

目前情況:
1. Q4財報開出來不是很滿意,雖然業績大概是落在3.6E左右,但是毛利率跌破了20%,繼續觀察往後業績有沒有至少1.3E以上,不然月營收影響太大,毛利率往上往下飄幅度大,以及波音事件短期大利空,造成主要核心持股先賣出獲利入袋。

2. 目前手上張數剩下3張等等看後面結果是如何,這3張有之前的獲利保護平均成本降至20多快而已,如果業績成長只是一下子跟推測不同,則做賣出動作。
3. 航空業門檻高,今年 EPS 2.01 ,目前32~33不算太貴,成長股應該會給予較多期待,只是股本膨脹了不能維持或者繼續成長可能就差不多了。
4. 波音事件原因據報導來說是出現軟體的重大缺失,零組件部分目前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三月營收應該也要如預期一樣繼續維持成長或者維持高檔。

4/2 已出場,由於觀察到前波拉抬主力紛紛出場也一起出場了,但是還是持續觀察波音事件對供應商造成的影響。
若無太大影響繼續成長的話,希望還有機會可以到淨值附近的籌碼,但是還是先以接下來要公布的Q1財報為準,也許毛利一樣落在20%附近。

Roger0607 wrote:
鴻海財報第二篇:鴻...(恕刪)

他q4本業對比17年是快翻倍成長喔

1、投機標的:大成鋼(2027),屬中型100成份股
2、投資時間:中線(180天~3年),於去年四月左右進場
3、投資目的:賺差價
4、投資金額:12382股,有領到去年之股票股利與參與去年下半年之現金增資,目前成本約33.7左右(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持股分析
1、基本面:

a.公司簡介:大成鋼近年透過一連串併購(旗下子公司大國鋼併購美國工業手套製造商Ironclad、併購美國第二大鋁板通路商ERI及美國鋁業旗下Arconic之子公司-鋁捲板廠Alumax等),積極拓展美國業務,由先前以鋼鐵為獲利主體,轉型為鋁製品業務為主要獲利引擎(2018年Q1~Q3鋁製品營收佔比已提高至44%,超越不鏽鋼之39%,另外工業緊固件與工業材料之營收佔比約17%)。

b.財務分析:
I.獲利能力:透過一連串併購及業務轉型,大幅提高美國市佔率,獲利能力已脫胎換骨,營收與毛利創下新高,美國企業所得稅率已由2018年從35%降為21%,對大成鋼在獲利表現上有利,另外大成鋼向美國商務部申請232條款進口鋁產品的關稅豁免,可取得900萬美元退稅款,已於107Q4認列應收退稅款TWD0.58億元,剩餘之金額應該可於107Q1認列。
https://imgur.com/a/csY1m5i
II.財務結構:透過增資與調整負債結構,負債淨值比已由2017年之140.99%降至2018年119.82%,財務結構轉佳,另外2011年以來流速動比均超過250%/45%,短、即期償債能力尚佳。
III.現金流量分析:大成鋼營運活動現金流量表現惟其隱憂,主因存貨調整與預付費用管理,營運活動現金流量近兩年均為負值。

https://imgur.com/a/8S0pHzc

c.未來展望:鋁製品在Arconic將在2019Q2貢獻11千噸/月之鋁製品產能,預估2019年將可提高大成鋼在鋁製品出貨量達20%;緊固件與工業材料2018Q1~Q3佔大成鋼營收僅17%,但根據美國最大緊固件與工業材料經銷商FAST US預估,美國工業材料市場規模將超過美金140億元,在此領域中,工業用緊固件與安全設備將是兩大主要產品,市場銷售額分別將提升至美金15億與美金140億,大成鋼已收購保護配件廠Ironclad(主要生產工業手套,佔全球保護配件市佔率40%),有鑑於穩定需求增長與大成鋼銷售通路的優勢,可持續關注該產引之營收表現。

d.殖利率保護,今年配發3元現金股利,以目前股價45.7計算,殖利率6.56%,或許可吸引長期投資人的注意。

2、籌碼面:近期在外資狂拋部位時,子公司大國鋼吃下大成鋼11,320,000股,平均每股43.57元,力守42元增資關卡(大成鋼因此獲得42鋼之美名?),國內投顧龍頭2019.3.20發布首次對大成鋼評價之研究報告,外資當天狂買8000多張,而後逐步震盪,外資目前持有股份佔比達22.69,但股東人數增加,散戶人數變多,車子也許比較不好拉吧?XD
https://imgur.com/a/1mJleAO

3、技術面:這方面小弟著墨不深,若有先進願意補充更好,目前價位在五日(45.35)、十日(45.68)、月線(以20交易日看為44.9)、季線(以60交易日看為44.81)、半年線(以120交易日看為44.76)附近。

4、風險管控:以殖利率保護,下行風險應屬有限。

5、散戶、法人心理面:法人在當天投顧報告出來後大買,但是可能外資在持續檢視大成鋼的獲利表現,尤其股本增加需要營收獲利大幅提升才能維持住EPS,目前仍未有拉抬股價的大動作。這價位剛好是散戶最好入手的,車上一定很多人...

6、自我心理面:我的成本低無所謂,但是一直有在思考換股操作後能否得到一樣的報酬,考量大成鋼仍在成長軌道,故持股續放。

7、老闆誠信,經營團隊:可否讓我偷懶下,參考這篇文章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53613972.A.783.html

結論:持續關注鋁價走勢、大成鋼獲利情形、美國貿易情勢對大成鋼的影響、以及現金流量是否改善。
這裏的每位前輩都值得學習,
受益良多
好久之前就想開一板投資經驗板
大家說出自己的經驗看法,想法
不要只抄新聞
對什麼投資都可以說的這種
下次小弟再來寫買股經驗分享
謝謝
1、投機標的:聯電(2303),屬台灣50成份股
2、投資時間:短線(30天~90天),2019/3/18進場
3、投資目的:賺差價.練習
4、投資金額:9000股/11.55,13.1出脫。目前站上13.5,
往14挺進
操作部份
1、基本面表現不佳
=>聯電為世界晶片強者,採取上下游整合型的聯盟策略,並以合資方式,形成虛擬的IDM整合元件廠。聯電在經營上非常靈活的採取財務槓桿策略。






潛在問題:
美國司法部可能對晉華和聯電罰款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200億元),而這個價格已經是聯電市值的四倍以上。若罰款當真這麼高,將對聯電造成致命影響。 但是聯電要被罰這個驚人的罰款並不容易,因為請求賠償基礎在於損失。技術研發產品還沒有上市,並無實質損失,當聯電並未因為該技術而有獲利時,很難評估另外一方的損失。
利空出盡,因此 聯電可以買入。
2、籌碼面
=> 融資增加,融券降低
籌碼集中度74%






3、技術面
=> 在三年線,10年線以下,跌落谷底。 淨值比.69, 五日十日20日均線向上 ,11-12購買,風險不大。 KD線黃金交叉,K線50,尚未過熱。



4.資金配置
=> 10張不到 ,沒有什麼睡不著覺的。 超過13元就不買

5、風險管控
=> 跌破 20日線或K線超過80,考慮賣掉, 或是領股利。 殖利率超過5%。淨值17.28,目前股價在 三年線,十年線以下。12元左右買,可以安心。



6、散戶、法人、董監心理面
=> 散戶 因為聯電股價在谷底。預期不會再跌,法人則是期待聯電的轉型,但是亦有外商存疑故買賣各半。
董監持股質押 大幅增加。 董監持股僅有6%


7、自我心理面
=> 了解自己的弱點,不會投資超過自己無法承擔的金額,且多元化投資組合,分散風險。 因此自我心理面強健。
8、老闆誠信,經營團隊
=> 評估結果適合短線投機
缺點: 經營 未專注 在本業, 聯電陸續將IC設計部分切出去,成立眾多聯家軍。花更多的心思在安排各轉投資發展,反而造成對本業不利的影響。
2005的和艦案、2018的美光案 反應聯電的誠信問題。
高層持股轉移到子公司股份,聯電 利潤被子公司吃掉, 和艦案更反映出高層 未專心在 聯電 競爭力改善,轉移重心到其他子公司的 傾向。

優點:總經理 王石得過亞洲最佳半導體財務長,王石曾是美商 Trident(泰鼎微電子)的副總經理,在他任內,這家做繪圖晶片的公司在他重新定位後,從一度奄奄一息,最後市值增加二十億美元(約台幣 600 億)。
他把聯電的目標,變成追求投資報酬率(ROI),上任後,他第一步先從改善財務體質,改善自由現金流。 聯電將有更多的現金可以投資。


9產業前景
=>
未來全球晶圓代工產業大餅約650億美元,其中先進製程佔200億美元,成熟製程約400億~450億美元,聯電現在只佔50億美元,單是好好的掌握成熟製程應用的商機,未來市佔率成長空間很大,而這些市場包括物聯網(IoT)、車用電子、工業應用等。
2018併購日本三重縣富士通的十二吋廠,併購之後,聯電在十二奈米以上製程的全球市占率就會突破 10%。12吋晶圓主要用在5G、物聯網、自駕車、AI。全球目前12吋晶圓供給嚴重低於需求,不少供應商就算加價也買不到。

10、大盤、國際走勢
=>
美中官員仍努力在貿易協議的核心議題上達成共識,讓川習會時可以正式簽署。川普本周四將在白宮與中國副總理劉鶴見面。

不過美中貿易談判有所進展,已足以激勵美股;S&P 500指數在科技股帶領下,今年已上漲超過14%,聯準會政策立場的「轉鴿」也帶來支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