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比較喜歡研究長期的投資.所以特別會去注意那條60周會不會追上來.去年因為有預估到2022下半年的殺陣.(大盤60周追上.危 !!! )後來就都去搞主要帳戶的玉山金了.還有弄買房子跟裝潢的事情.這個計劃就暫時擱置了.裡面的成分股也大部分2022年初都處理掉了.比方說台積電1月多就賣了不過沒賣在最高點就是了.中間還有一些鳥事像國泰的APP改版變得很難掌握這些個股的賠率 %數.以前按一下就能全部知道哪幾家賠很多要加碼現在比較麻煩了 部分在10-11月才又開始重新定期定額.但賠很多的像國巨.聯詠那種.加了4倍去扣.目前是像這樣子.大部分電子股處理掉了.剩下買很久的金融股跟領股利用的.但因為指數還是很高所以我也沒去弄0050的所有成分股了.回來買比較熟悉的金融股跟幾家做大波段的.目前剩下這幾家台積電國巨聯詠那種飆很多的上個月也終止了.然後這篇我也是今天才又看到 @@"之前5月多那時候也在弄房子跟裝潢的事情.所以比較少上站.沒發現實在是很不好意思.
至於說這個計畫要重啟的話也不是不行畢竟現在的錢都算是多的.也可以這樣買好幾年. 只是國泰的APP因為改版以後.很難一目了然哪一隻股票的損益%.我要寫產業分析的研究報告的話難度也變得更高了.所以後來才會懶惰病發作乾脆都丟金融股躺平最實在了 .
rock255 wrote:至於說這個計畫要重啟...(恕刪) 其實我個人試了很多次要當存股族,但是都失敗了⋯⋯所以長期存股最難的地方還是存股者續航力的問題。無論是在心態上,還是經濟條件上,都是一大挑戰。到最後存股者,最終還是會選擇波動性較低的電信股及金融股,如樓主跟版上的存股族。反觀,經常有網友說,台積電存20年獲利20倍,但真的沒看到幾個台積電存20年的散戶……
達克瓦 wrote:其實我個人試了很多次...(恕刪) 一般只有波動不大的股票才有可能放得長久這類型的股票就金融及電信股,優質的傳產及台塑4寶等至於說台gg放20年賺20倍的人當屬鳳毛麟角,不是多數人,可以不用鳥他因為公堂之上假設一下不犯法我也可假設我鴻海放20/30年,經過配股後賺n倍,那都是假設,作到的人沒幾個我自己存的最久的股票是2012買的大聯大,成本34元,跟其它電子股相比波動不大,我懶得作價差,領股利就好要做價差的話,一堆電子股可以選擇至於自己組30檔股票的ETF來操作,我覺得太累了我自己的股票不超過7到10檔,搭配2檔ETF及金融及通路股這樣我投資股票覺得很輕鬆,想輕鬆的就把錢給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