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otter wrote:美股崩盤了唉 我不知該高興還是難過?股票比例已有相當水準但有一堆美元等進場應該是要高興? 一早起床,負6位數,真難得,好久沒出現了。現在好像好一點了,不知道收盤會如何。。。。。
<<小麥下跌時 手中沒有小麥的人 小麥上漲時 也不會有小麥>>這棟樓蓋了兩個月。可是我愚屯,一直看不懂是甚麼意思。直到剛剛,才恍然大悟。原來反著看就容易懂了。"小麥上漲時,手中有小麥的人;小麥下跌時,也一樣會有小麥。"多數人是 "抱上又抱下"; 只有少數人是 "抱下還能抱上"。本來股市是漲多於跌。可是為何10個人8個輸?因為很少人會在贏的時候離場;多數人都是在輸多了才離場。
happywork01 wrote:這棟樓蓋了兩個月。可(恕刪) 這是"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的一段話原翻譯是寫"小麥跌時,沒有買小麥的人,小麥漲時,沒有小麥。"我覺得德國股神原意是教讀者"下跌時買進,耐心等待市場反彈。"若以投資的觀點來看,這句話可能是對的!但是以投機的觀點來看,這句話就不一定是對的!
robwenjer wrote:這是"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的一段話原翻譯是寫"小麥跌時,沒有買小麥的人,小麥漲時,沒有小麥。"我覺得德國股神原意是教讀者"下跌時買進,耐心等待市場反彈。"若以投資的觀點來看,這句話可能是對的!但是以投機的觀點來看,這句話就不一定是對的! 感謝您的說明。您可以把投資與投機在此區分,可見應該是個頂尖的高手。-------------------------------------原來是柯斯托藍尼說的話。20年前就讀過他的幾本書。但怎麼對這句話沒甚麼印象?回想一下,可能就如robwenjer大大說的,"以投機的觀點來看,這句話就不一定是對的!"既然是<<投機者的告白>>,那當然是從投機的觀點來看。科老讓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景氣循環圖。把循環圖當成時鐘。以投資者的角度,小麥的這句話如果只是 "下跌時買進,耐心等待市場反彈。"那12點過後都是下跌。1點鐘時是下跌,5點鐘時也是下跌。當年12682跌下來,跌到2485點都是跌。可是買在12000和買在3000可是差別很大。買在12000的人當年也可能認為是底部到了。後來不是停損在4千點,就是等底部上來漲了一倍到5千點時,慶幸的全出掉。所以即便是站在投資者的角度,這句話也只講了一半。以投機者的角度,科老說要 "買在六點過後,已經起漲之時;賣在12點過後,已經起跌之後"。這句話我比較有印象。所以跌的時候是要把小麥賣掉,手上不能有小麥。當然相反的,漲的時候要把小麥買進來。這樣才符合 "投機者的" 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