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罐 wrote:小弟從10幾年前 就不看價錢的買入第一金 股息也持續投入複利 終於把城堡蓋好 城堡的防禦率在台股也算是前段班(也因為防禦率夠強 遲遲沒有把生產力的錢 拿來挖中華電信護城河) 大概存到10倍年(主動)收入時,存股的威力就開始顯現了。二十倍年收時,就可以準備退休了。三十倍還在工作的人,就是做身體健康的而已。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大概存到10倍年(主動)收入時,存股的威力就開始顯現了。二十倍年收時,就可以準備退休了。三十倍還在工作的人,就是做身體健康的而已。 一般人月收入扣除生活必須開支後,能結存的金額不會太多例如一個年薪120萬者,扣除房貸等食衣住行費用,恐剩不到40萬元. 若有養兒育女,則恐剩更少,除非夫妻雙薪且收入都高就以每年能達40萬結餘全數投入投資,則需3年才能存到年薪一倍左右的投資金額要存到年薪20倍者之投資金額,以一般受薪中產階級的平均薪資而言,是個十分艱難的任務(薪水用於日常所需支出後,可投入投資之資金,所剩無多)
換言之如果主動收入越低 越容易達成如果 可以一個月3000元生活費過生活(指單純吃的花費)還有什麼不能挑戰的!我就是愛拍照 wrote:大概存到10倍年(主動)收入時,存股的威力就開始顯現了。二十倍年收時,就可以準備退休了。三十倍還在工作的人,就是做身體健康的而已。
蒸蒸日上,日上蒸蒸 wrote:如果主動收入越低 越容易達成如果 可以一個月3000元生活費過生活(指單純吃的花費 剛好顛倒主動收入(薪資)越低,愈無法達成,因為薪資太低,扣除生活所需後,沒有結餘(月光族)政府之前宣揚過,受薪者薪資平均約五萬,年薪含年獎就算70萬一般上班族,會先存頭期款買房,就算頭期款200萬,也得存上好幾年此外,還會買保險,繳20年年薪70萬的上班族,隨著成家養兒育女後,開銷更大或配偶沒上班照顧子女,或雙薪請保母照顧乃至之後的教育費用等等若薪資無法跳躍性成長,則家庭基本上仍是收入僅夠維持"生吃",結存十分有限以上應是絕大多數家庭的實際狀況一樣每年基本開銷80萬者年薪120萬可以結存40萬年薪300萬可以結存220萬所以主動收入愈高者,進行投資累積資產的條件愈優勢這也就是社會上實際情形是富者愈富,貧富日益懸殊的原因
YFLSS wrote:例如一個年薪120萬者,扣除房貸等食衣住行費用,恐剩不到40萬元. 若有養兒育女,則恐剩更少,除非夫妻雙薪且收入都高 沒有房貸的話,存個六成不是問題。一出社會就努力存頭期款,存到頭期款就買房。。。。可惜的是,這是一條通向財務自由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