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ace wrote:
我這篇文發得太晚了。...(恕刪)


今天開盤大漲,我也是想不懂。昨天半夜美國升息3碼,明明是利空,怎麼會大漲?反而收盤變得比較正常一點。
最近的大漲大跌,真的看不懂。
大盤還是在空頭架構中,但是空頭走勢有露出一些敗象,也就是醞釀著反彈的契機,所以明天大盤急殺幾百點是要殺韭菜多和誘雜空進場的,千萬別受恐慌情緒影響。
尚書大人還真機靈,風往哪吹你就往哪倒,真是佩服佩服!
skytree59 wrote:
今天開盤大漲,我也是(恕刪)

上一次升息的節奏也是這樣。
3碼 符合期待,對抵抗通膨比較有效,利空出盡上漲。
如果只升息2碼,抗通膨無效,下一次又要面臨升息,股市反而會直接下跌。
上漲之後,隔天看到公債利率上升,怕了就下跌。

今天比較糟的是,台股沒有因美股上漲而上漲,反而殺尾盤,比想像中弱啊。
今天央行升息半碼,會完蛋,升的不夠,擺明經濟優先,選票重要。
利率低,看似不準備再次升息,明天外資恐大賣股。

隨便猜猜,總經容易猜錯。
今天做了一些防護,但做得不夠,沒料到台股會這樣走,但至少降低行情重挫帶來的損失。

明天不要低接。風險太高。

道瓊,SP 都破線了。


myballsonfire
現在的確不需要急著買。等到大家都很厭世,沒人要討論投資理財的時後,那時再來買也還來得及。現在可不是 2020 全球拼灑錢的年代。印象中 FED 計劃用三年回收資金,就算再盤趺個一年半,應該會更便宜。
MiPiace
此題難解~美國國債那麼重,3.5%公債利率,已經很吃力了
多謝M大願意分享,很多地方值得學習
賺錢之道
=================
這一篇屬閒聊,
我主要目的,是要貼吳清峰+ Aurora 的新歌,
這首歌,短短四天,就有100萬人次,我應該貢獻接近 10了吧。
覺得這首歌,有青峰的心情,加上 Aurora 的節奏,很好的組合。

早上,跟太太,女兒聊天,問我股市怎麼才會賺錢。
我講了真心話,
說股票買賣,不要想著賺錢,才會賺錢。
太太覺得我做作,明明就想賺錢,為何不要想著賺錢。
太太女兒,突然覺得我好像在唸金剛經。

如是我聞,佛說,股票想著賺錢,就不賺錢; 股票不想賺錢,則會賺錢。

我想想也對, 金剛經用在股市也是通的。
你執著於想賺錢,那就會 著相,沒辦法 離相。
你買賣股票,就只想著,買了100萬,我漲了10%就十萬,就可以賣了,可以買一台機車。
然後注意力心跳全放在股票的漲跌情緒裡面。忘了什麼是基本面,什麼是股票心理學。

如果心思完全不在乎賺錢這個念頭上。
把買股票當作一種能力測試,一種訓練,一種遊戲。
先裝備好自己,多看幾次財報,各種訊息,自已去聯想產業的競爭力,去判斷這公司這一季,下一季,今年,明年的競爭力,然後確定這隻股票可以買。
然後再靜下心來,去觀察這隻股票價格的脈動,試著去感覺最理想的買賣點。
這樣基本面,心理面兼顧。
不去想買了賺多少,我就可以買房,買車,去吃大餐。
這樣的過程,就比較離相,
內心無雜念,就容易看清股票的法門,股票的佛性。
雖然沒想著賺錢,
但最後錢就自動滾進來。

英英間LKK
M大,應該是不要急著賺錢。大家都想賺錢,可是有時候太猴急了就賺不到錢。
MiPiace
英大,不要急著賺錢,是重要明確的部份。不要想著賺錢,範圍可以更大。
(恐慌性殺盤)
—————————
恐慌性殺盤,終究還是來了。
沒預料來得這麼快又這麼猛。
所以還是有曝險的部位,所以還是要賠錢
但還好持股比例有嚴格的控制,
帳面損失多少,不想看。我還是當鴕鳥好了。
估計應該今年的獲利還沒賠光,應該還有剩一點點。

為何會重挫, 除了庫存壓力,我猜是政治因素吧
升息不力,不在乎通膨,只在乎選票。
調漲電價,把損失都推向企業,鼓勵一般民眾繼續大開冷氣,享受便宜的電力。
這麼簡單的問題,通通調漲五%不就好了,為了選票,還是選擇讓企業犧牲。
投資環境,受到政治干擾,股票大跌也是正常。

不負責任的分析, 分析錯了也是正常。

七月就決定放暑假了, 股票就放生了。
steventym
分析過程不重要,結果和預期一樣。
(崩盤應對)
----------------------
這個盤,我的看法是算崩盤。
這兩天很忙,隨便寫兩句:

漲時重勢,跌時重質
1. 不要加碼
2. 不要低接
3. 檢視手中持股,分析那些股崩盤可以除息還本,那些你沒把握還本的。
4. 檢視你手上沒持股的,你想買,剛好大跌的。
5. 不加碼買進法: 賣掉手上沒把握的股票,買進你有把握的股票。
6. 如果持股比例很低,想開始加碼,那還是速度慢一點,不要太猛。

注意賣時,忘了成本,賠錢換股沒差的,反正你買的也是便宜貨。
買的股票,要選重跌,平時買不到的。
抗跌的不要買,抗跌的我反而會賣掉,準便拿來買重跌的好股票。

我的方式,不一定會作對,但至少如果繼續重挫,你比較可以放心過日子。

可愛的翔
[讚]
(輕鬆學財報)
---------------------
底下是我跟網友私訊對學習財報的交換心得,所寫的簡單心得,沒有很完善,還是貼出來,供大家參考。
有興趣有問題,或任何指教,可以直接回覆我的文章,謝謝。
--------------------------
比較仔細看完你的XX財報分析
我的看法是你一開始作得太多,而不是太少。
我覺得財報解讀不要太快,慢慢來會比較好一點,
我自己學了快十年。一步一步慢慢來就好。
從 股本,淨值
營收,營業成本,毛率,業外收益 ,eps
上面都是看大項目即可。
再來看 資產負債表的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率,速動率。
總資產,總負債,股東權益。

我覺得看上面數字,就大約可以看出公司大概的情形。
雖然不是很全面,但有個大概就可以減少很多風險。
一開始不熟,不要買太多,買個 1-2隻股票,長期追蹤。
最重要是看習慣,習慣用自已覺得好用的工具,然後每天看,每月看 每季看。
不一定是真正的財報,而是只看app, 或網站上整理出來的基本數字就可以了。
養成習慣後,覺得對基本數字熟了以後,然後投資的1-2股票熟了以後,
再試新的股票。
習慣用熟悉的工具看財報的基本數字後,
看久了,就會想看細一點,這時再開始訓練讀真正的財報即可。
讀財報也是先看大項,上述我說的幾個大項,
然後再進一步看你想看的細項。

我的觀點,想進一步看某個細項,再看那個項目就好。
沒必要一定要把整個財報讀完 70% 以上,才叫讀財報。這樣會太勉強,讀財報就成了負擔。
沒負擔,當成興趣讀,才會走得遠。
看完財報 70%, 再來分析,就變負擔。
想看某個項目,再看某個項目,就變成探索。
負擔就很無趣,想睡覺,反而沒效果。
有趣就會花時間想那個項目對 eps 的影響,然後就會想弄清楚,然後就越看越多。

每家公司的財報,重點項目不太一樣,
但大部份重要項目其實很少,
有的營收重要,有的是 毛率,有的是成本控制,有的業外收益重要,等等等
所以每月要看的資料,其實沒有很多,每月看成習慣,然後用趨勢去猜這家公司的基本面即可。

看習慣,猜久了,就會越看越快,越看越多,猜得越來越準。
所以我才說要看十年。
有些項目,我看了快十年才弄懂,業外收益的分類與計算,真的有些複雜。
看不懂其實還是可以買賣股票,猜個大概,或存疑擺著先不管,但投資這隻股票就保守一點。
等到完全熟了之後,再積極一點即可。

即使我看了十年以上,其實還是沒完全看熟,還是要繼續看,
有些項目,在某個時間點,就覺得比較重要,不弄懂不行,那時再花時間弄懂就好。
股票不可能100%. 確定再買,
基本的營運數字,eps, 營收,配息,殖利率,這些最基本的數字,有個概念就可以了。
只是隨著時間的練習,越掌握越細,那效果才會慢慢出來,真的需要十年。

---------------------
周杰倫新歌,點閱率很高。
我兒子覺得歌辭浮跨,我是覺得MV拍得太搶戲而漏聽了其中的音樂性。我閉著眼睛聽了幾遍,慢慢喜歡它的旋律,音樂性真的不錯。
(7月-無聊人生之起始)
-----------------------------------
7月的標題- 無聊人生之起始,應該是符合我目前的現況。
我把我無聊的一天行程報告給我太太,她也很驚訝,我怎麼有辦法過得這麼無聊,哈哈~

早上送家人上班 1 小時
早晚菜園澆水共1.5-2 小時
打太極拳 1小時
晚上走路 1 小時
加上煮晚飯吃晚飯
這樣就過一天了。
然後就這樣過一個月。
加上可能日照時間長,晚上走路有時都走到愛睏,回到家洗完澡就睡了。加上有時還睡午覺。
一輩子勞碌命,晚睡早起。沒想到現在變了,變得比較幸福一點。哈哈。

今年的目標,簡化到極致: 身體狀況能夠維持不變就好了。其餘就免談了。
股票隨便就好,領股利不缺錢就行,賺賠隨意,反正現在股票失能像新手,也不確定會賺會賠。

股票方面,我的總經判斷失能,個股技術分析失能,基本面消息判斷也失能, 個股支撐壓力也抓不到,通通失能,所以怎麼辦呢?
2013-2018年間,股市像死魚,我的操作能力也是失能狀態。
所以只能重新把彼得林區的選股戰略拿出來用,乖乖當個定存族。
這段期間加強了財報閱讀能力,和選股能力。

目前股市不是死魚,卻比死魚還難搞。
活像一大團沙丁魚,對各種基本面,消息面反應,就集體亂窜,跟本抓不到方向。
然後除息前跌一大段,除息當日竟然還能大跌,這根本無法解釋,也沒能力應對。
思考以後,只能重新又把選股戰略拿出來用,希望重新當個稱職的定存族。
股票盡量買熟悉的股票,等跌深買來不套牢再買。套牢就放著不管。
現金還有1/3以上,開了很多定存單,保存戰力,萬一有個大變化,還可以應付。
持股有2成的特別股+類特別股。
總體曝險維持在可控的狀態。
這段時間股價有些回升,算一算還好今年還是正數,希望不要破功就好,其他不強求。

無聊人生,也許更適合我目前的情況。
每天可以靜下心來,練太極拳,也可以保持耐心,每天早晚挑水澆菜園。
整天下來,身體都是動的狀態。耐心也許比大部份人都好。
腦袋空出來,也可以慢慢想一些可以比較有聊的事情。

灰狼01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MiPiace
[讚][讚]
MiPiace wrote:
(7月-無聊人生之起. ⋯⋯股票方面,我的總經判斷失能,個股技術分析失能,基本面消息判斷也失能, 個股支撐壓力也抓不到,通通失能,所以怎麼辦呢?(恕刪)


怎麼這些話讓我有點高興的感覺⋯⋯
高手都這樣了,我這種散戶賠錢是應該的。
台股部分,我2018中美貿易戰開始就幾乎少做,結果去年年底受不了就開始多買入。
從18000買到16000,接到手軟,14000繼續接。
到現在一些轉換賠錢,另外賬面賠錢的只能當作存股了。

美股賬面上也是賠錢。
但是年初落袋一些,加上特別股股息持續入賬,還熬得住。
美股部分有一半是特別股,所以內心很篤定。

前一陣子學鴕鳥不敢看盤,最近美股台股都回來不少,希望不要再下殺了。

疫情兩年多,看了不少人生活出了問題。
我覺得很幸運財務沒出問題。
更高興的是有機會在台灣到處跑,很多地方都是第一次或很少去。
疫情期間旅遊品質很好。

今天去換了日幣,期待明年可以再出去玩了。
也希望多看看M大的遊紀。
追求穩定收益!
MiPiace
看看明年春天能不能開始海外旅遊,先去日本或義大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