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如何提升買賣公司債的知識

joylife wrote:



請問 Amazon 的債券 , 7/28 理專報價給我是 103.54,

但是國外網站上大約是 98~99, 這就是您所說的滑價嗎? 原因是什麼呢? 謝謝




這就是我說的滑價

你可以想像銀行是類似中盤商角色

把大額債券切割成小額債券賣給客戶

銀行管銷要抽1%以上的費用
(看過抽5%的)

但是銀行在行政上不會跟你收取費用

它會說跟我家買是免手續費、免管理費、免代管費...etc

但它會將這些奇奇怪怪的名目灌在報價裡

只要你能接受YTM並購買,銀行就成功了

跟銀行購買債券的好處是

當標的倒債時,銀行會去幫你追償

但實際上能拿回多少就看運氣

如果報價貴還跟你收管銷費用

那就換其它家銀行吧

因為太坑人了
負交感失調
joylife
感謝說明
M大介紹的書已絕版,從網上二手書店買到,讀讀看是否能從中吸取些知識
五十江湖心已灰
joylife wrote:
(恕刪)
第一次看到一鴛一大寫出滑價這個詞就覺得一鴛一大超專業,當時個人推測滑價應該是指本國複委託跟國外卷商之間的差價,會有滑價應該就是本國複委託想賺一點經手費,這應該也是屬於可理解範圍,另銀行給你的報價你不滿意也可自己掛低價,但不一定保證能成交,我個人因為過去都是買保單會用保單思維來看待債卷,不管是溢價滑價用債息攤平都比保單解約金=保費短很多,有點阿q精神但比較輕鬆
五十江湖心已灰
Antus
那個價差不是滑價,可以看成是手續費,不常買賣是還好,常進出的話就不划算了。
負交感失調
謝謝17大指正滑價是什麼意思,暫不編輯不改內容,先留個丟臉錯誤,警惕自己程度不夠要多看少說
去年覺得股票高點,有看到債券也會跌,
只是跌少一點,所以沒有股轉債,也看到股債同跌的大戲碼.

最近因為小妹妹們都在推薦結構型商品和債券,所以也開始找一些資訊,
結構型不考慮,不過債券倒是有在考慮購買.

1.以價格點位來說,和股票一樣,或許不是最低,但相較之前已經跌了2~3成,
開始有吸引力,特別是85以下的投資級債券.
2.可能打算投一部分,如果是山腰,那明年山谷可以再投一部分,
如果現在是山底,多了價格溢價,算是相對保守型穩健配息的標的.
3.至於標的,可能如上述大大說的分散幾隻避免風險.

有大大可以指導下面那一支債券算OK的嗎?
到期年限長,價格低於票面很多,但應該無法持有到期.(看的到吃不到價差)
還是找5-8年到期的,但看起來價格好像都接近票面.
而且利率多4.X%跟最近一年美元定存3.5%很近,吸引力有點小.
建商倒,代銷收,仲介關,投客跳~
sunflower2251 wrote:
去年覺得股票高點,有(恕刪)
這支長債我有買在溢價0816收到的債息就是它的,高特利是理專常推的,因買這支不用專投條件,BBB中算OK的,目前價位比7月高比上周低,若7月有買上周賣有價差賺,所以長債並不一定是非放到到期,我是新手知識有限拋磚引玉,看是否有本樓各高手如一鴛一大M大......等幫你分析分析
五十江湖心已灰
負交感失調 wrote:
這支長債我有買在溢價0816收到的債息就是它的,高特利是理專常推的,因買這支不用專投條件,BBB中算OK的,目前價位比7月高比上周低,若7月有買上周賣有價差賺,所以長債並不一定是非放到到期,我是新手知識有限拋磚引玉,看是否有本樓各高手如一鴛一大M大......等幫你分析分析


感謝,我有找到一個2019年分析高特利2039是否值得購買的case,
雖然是2019年的,應該還是有參考價值.

如何研判一家公司能不能如期還本付息

另外我也看到其實有些利率給的蠻高的,
例如戴爾國際2046 8.35%.
不知道風險與報酬之間如何拿捏?
建商倒,代銷收,仲介關,投客跳~
負交感失調
這支沒接觸過,但債息這麽高,應該是非投資等級,請查一下,我級數還沒膽買但聽說有人偏好這類高息債,利弊可問理專
另外一個想請教的就是購買債券的時機點.

1.九月份 升息中,利率3.X%
2.明年中 升息頂點,利率4.X%
3.明年底 開始降息

理論上如果是#2,利率最高,導致債券票息高&價格低,
但也有人說會提前反應,當升息到次高時就會反彈了.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想法?
建商倒,代銷收,仲介關,投客跳~
負交感失調
參考17大的發文,債卷求的是保本及本多終勝,對本多退休人士而言比較不在乎這些
shean9019
經濟學上有個理論不難理解叫預期理論,就是目前交易價格大致上已經反映大家已知的情況,若大家預期明年中升息最高點,現在的殖利率已經完全反映了
負交感失調 wrote:
第一次看到一鴛一大寫(恕刪)


說到通路的價差…

如果有機會,可以比較一下國際銀行(如花旗)與地區銀行報價的差異…後者賣出的券,有時候也是去跟前者切貨來零售。不只債券,很多衍生性商品亦如是。

至於債券的風險,借台新的網頁來說明:

https://www.taishinbank.com.tw/TSB/personal/investment/more-invest-products/bills-and-bonds/bond-intro/bond-intro3/

務必記得,債券很少爆雷(因此投資者很容易忽略),但爆了可能就一去不回,簡單說就是機率低*損失高,這期望值不一定漂亮。
sunflower2251 wrote:
另外一個想請教的就是(恕刪)
我是沒想賺差價,只想穩定現金流,所以信評,債息OK就可能買,想賺價差買股比較適合吧
五十江湖心已灰
負交感失調 wrote:
我是沒想賺差價,只想穩定現金流,所以信評,債息OK就可能買,想賺價差買股比較適合吧


這種的 OK,但注意事項與買股票一樣。
不要單押或重壓少數幾支(國庫券除外)。
省得萬一真的碰到出意外時,你整船沉下去。

至於時點問題,債券特性與股票不一樣。
只要你覺得利率可以接受,全部在同一個時點買下去持有到到期也比較沒問題。
只是目前大家習慣了十幾年的低利率,對於利率是高是低的判斷基準不太可靠。
故目前不太適合買太長年數的債券,不然資金套牢的可能性還是在。

長年數的債券,在基準利率上的本質是買信心的。
買你對於這個世界的經濟體系,在很長期來看是不是可以大致上
把就業、物價、利率、匯率等,整體平均收在可接納的水準。
(20~30 年均值)
而且生產力沒有太高的進步。
(如果生產力有明顯進步時,你應該買的是股票、不是債券)

但台灣人投長年數美國債的話,
除非你心裏接受長年數後最終美元認定的資產價值,否則匯率的風險非常大。
負交感失調
大方向而言,美元就看老大哥地位是否動搖,台幣就是兩岸問題吧
shean9019
長年期的債券信用及通膨的風險相當的高,對利率的敏感度也較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