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tery wrote:因為中壽跟開發金一樣,新大樓的承租行情,它的獲利並未改變,但以殖利率跟本益比和股價趨勢來看,有開發金誰要買中壽?
我是不知道外資在今年(恕刪)
再講風險,買中壽也是要花錢的,難保不會再被賣第2次,因此,會有逐步被剝皮、掏空的風險,看看趨勢圖吧,至少以後被開發金吃掉大部分盈餘,是跑不掉的。
要玩中壽是可以,但要看緊外資、自營商的動態,該下船時別猶豫。
dormer wrote:
中華開發資本Q1(尤(恕刪)
現金股利,個人猜測:2020年跟2019年EPS差不多,可望配現金約0.6元。
展望2021年,今年賣掉舊總部,開發金總部1月售出92.888億,處分利益約略80億(0.53稅後盈餘),2021年的EPS應該會翻倍,不過,之後就難說了。
順便說一下,新光金花了大錢買開發金總部。也算是拚了。這2年的獲利,應該不好看,但是一旦熬過去,就有得瞧了,以目前不到10元的水餃價,可以考慮長抱。
該來的還是來了
陸續被點名的,還有威剛、友達、技嘉
開發金累計1至3月份,今年賣掉舊總部,EPS已達0.66元,如果今年獲利趨勢不變,被炒高是遲早的事,近看15元,遠看20元,權證加入炒作,變成近看20元,遠看30元。
我也覺得,股價高點會落在結算2021年營利的第4季或是2022年第1季,但我應該不會等那麼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