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蔡 wrote:反正有需要的果粉買不...(恕刪) 今年的新機除了旗艦機以外,不是要走低價策略嗎?(之前看某些報導的)另外這是我的暗黑想法,中美貿易戰開打,蘋果遭中國抵制,所以銷量下降。mflym wrote: 這盤看不懂了。...(恕刪) 這一波多方既然攻擊了,一定會攻到出完貨為止,所以還是等高檔爆量後不再過高了,再進會比較安全吧
surfboy777 wrote:今年的新機除了旗艦...(恕刪) "這一波多方既然攻擊了,一定會攻到出完貨為止,所以還是等高檔爆量後不再過高了,再進會比較安全吧"非預期方向/高點/走勢...etc.只是對於上述有不同想法主力/外資/黑手...,泛指大資金/大庫存/有影響盤勢 者理應不會/不可能/沒辦法在相對高檔出完所有持股/多單而是分批/不斷/持續 往上調節相對高檔/持續上漲 後依然大筆買進權值股, why ??因為可反手在期貨中佈空單是一般避險or即將轉空方,就看其空單數量囉!在台股中,台指或可查出淨多/空單,但實際上摩台才是其真正戰場但...只有 OI ....
難怪這兩天看不到報價....直播主收入真的這樣高 ?? 老早就懷疑自家人灌水囉!M17 在紐約交易所敲鐘之後沒有報價與交易 疑 IPO 失敗或延遲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3/post/201806090006/M17%20%E5%9C%A8%E7%B4%90%E7%B4%84%E4%BA%A4%E6%98%93%E6%89%80%E6%95%B2%E9%90%98%E4%B9%8B%E5%BE%8C%E6%B2%92%E6%9C%89%E5%A0%B1%E5%83%B9%E8%88%87%E4%BA%A4%E6%98%93%20%E7%96%91%20IPO%20%E5%A4%B1%E6%95%97%E6%88%96%E5%BB%B6%E9%81%B2"不只如此,金額前 10 名直播觀眾的打賞就佔了總收入的 11.8%,而且平均每人每季的消費就高達 44.7 萬美元,約 1300 萬元新台幣"
分想一則有神奇的新聞特斯拉的 OTA 如此神通廣大,會像蘋果一樣玩「計劃報廢」嗎?https://technews.tw/2018/06/11/tesla-ota-planned-obsolescence-doubt/?utm_source=fb_tn&utm_medium=facebook"《消費者報告》負責車輛測試的主管 Jake Fisher 就表示:「我從來沒見過哪輛車經過一次 OTA 升級就能提升賽道性能的。」"
個人認為,此應不能用單一事件來看,其後的意義才是投資者需考量的吧!鴻海慘遭倒貨150萬張!專家戳破背後「殘酷真相」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612002542-2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