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推推熊 wrote:
金融指數過去兩年已經...(恕刪)

這也太容易吧,真的是這樣?
小弟建議最少分散5種買,好處多
體驗 wrote:
請問 要買進 100...(恕刪)
感恩大大 推薦....華南金不適合參加 除權 除息..看來價差操作還是要注意---感恩推薦
13檔多頭搶補 元氣足

2017年12月31日 04:09 工商時報
陳昱光/台北報導

多頭年末表態,連3日急拉219點,法人看好2018年延續反彈氣勢,迎接元旦後開紅盤,挑選上周成交量放大,法人由賣轉買,且技術線型偏多站穩月線,包括中信金、大同、國喬、中鋼等13檔個股,可望成為元月行情的領漲先鋒。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表示,大盤人氣回籠,帶動12月月線翻紅,且留269點的長下影線,顯示下檔支撐力道不弱;加上美元弱勢,有利塑化、鋼鐵等原物料族群;另開紅盤後緊接著將公布12月業績,具年底入帳高峰、營收高成長優勢,及有作夢行情的電動車、5G概念股,預期將是盤面熱點。

外資連3日加碼台股,累計買超156.37億元,扭轉先前減碼態勢,資深分析師林成蔭表示,觀察過往幾年表現,法人12月結帳後,元月普遍都會回頭布局,預期2018也會走出相似行情,在建構新年度投資組合時,選擇轉進低基期的價值股,以及具有長線業績題材的權值股為主軸。

綜合專家觀點,篩選出中信金、大同、國喬、中鋼、永豐餘、緯創、台燿、台達電、潤泰新、冠德、界霖、潤泰全、智邦等13檔,封關周法人轉為買超,回頭敲進逾千張,且成交量同步增加,且KD技術指標呈黃金交叉,股價站上月線,有機會打響元月紅盤第一炮。

觀察上述13檔個股,獲得法人上周積極加碼的是中信金,從前一周賣超2,530張,轉為買超3.2萬張,外資圈看好中信金2018年在壽險海外市場收益可望成長,且今年獲利亮眼、前11月稅後盈餘362.41億年增37%,每股盈餘(EPS)1.86元,明年配息值得期待。

傳產股中,屬原物料族群的有國喬、中鋼、永豐餘,分別受惠油價上漲帶動利差放大,及中國大陸去產能,與年底旺季效應發酵供需進一步增溫,推升產品報價走強,成為近期資金聚焦重心。

(工商時報)
2018年大家幸福安康。

*******[經濟]

彙整瑞信、摩根士丹利、花旗、麥格理、美林、德意志、高盛、野村等八大外資觀點,均認為台股2018年分別有三大機會與三大風險。第一個機會,是半導體市場持續成長。以半導體股龍頭台積電來看,去年市值增加1.2兆元、成長26%,為台股行情焦點,今年半導體產值看升,仍將是趨勢主流。尤其DRAM、設備等市場供應持續吃緊,3D感測、人工智慧(AI)應用增加,成為半導體類股投資首選。相較下,NAND漲勢與中國智慧手機需求放緩,宜暫時避開。

第二個機會,是台股高殖利率且評價合理。2017年台股股息殖利率3%至4%,相對美國10年期公債具吸引力。今年景氣復甦,科技股獲利可再成長13%,全體公司獲利預估成長一成,以此推算,台股股價淨值比1.75倍,對比全球股市並無太貴的疑慮。

第三個機會,是財政部股利所得稅改有望通過。股利稅改通過,大戶綜所稅由45%降至26%,將吸引更多大戶進場。

外資也關注台股三個風險。第一,台股過度倚賴蘋果訂單,特別在iPhone 8 與iPhone X傳出砍單利空,蘋果股價欠缺進一步上漲動能,此時應適度減碼漲多蘋概股。

第二,A股將在年中納入MSCI指數,可能造成的資金磁吸效應。目前尚無外資評估將從台股吸走多少資金,不過摩根大通以初期權重落在5%推算,將吸引全球逾200億美元的主被動式資金流向A股,對鄰近台、港股市的影響,值得關注。

三是散戶大舉進場。瑞信認為,散戶進場將增添個股波動性,最好選擇避開。
壽險新保單的驚豔。

*******[經濟]

投資型年金、投資型壽險、利率變動型壽險熱銷下,整體壽險業初年度保費收入(FYP)不受金管會調降新契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及調控費差損措施影響,大型壽險公司高層預估,FYP去(2017)年全年有望以1.25兆元左右,寫下歷史次高。

其中,國泰人壽表現最為驚艷,國壽去年前11月FYP達2,096億元,較前年同期增加376億元,為壽險三雄(國泰、南山、富邦)當中,唯一逆勢成長。據悉,國壽去年有望以FYP約2,300億元,探花變狀元,重新奪回FYP年度第一的寶座。

壽險公會統計,去年前11月,投資型年金的FYP(註:含負債項下收入)較前年同期大增1,146億元,投資型壽險也增703億元,投資型保單堪稱去年銷售大贏家,整體投資型商品前11月較前年同期大增1,849億元。

利率變動型商品部分,則是好壞差異極大。利率變動型壽險因為佣金率較高,銀行通路持續熱銷,因而前11月的FPY較前年期增加417億元;相較下,利率變動型年金則呈衰退,前11月FYP年減152億元。

金管會去年元旦調降新台幣、美元及澳幣的新契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1~2碼(1碼等於0.25個百分點),加上前(2016)年底實施保險業費用適足性檢測機制(俗稱費差損措施),壽險業若想維持相同利潤,很難不調漲保費因應,牽動傳統型壽險賣相變差,前11月FYP較前年同期大減2,100億元。

不過,在投資型年金FYP前11月年增1,146億元、投資型壽險年增703億元、利率變動型壽險年增417億元,合計2,266億元助攻下,整體壽險業FYP並未衰退。
寶佳實力驚人!

******[工商]

除了對國內金融業加碼投資,寶佳集團的海外事業也同步並進。金融圈人士透露,寶佳集團在澳洲布里斯本已打造82層樓高的地標大樓,而且其中將有31層作為觀光飯店,並已確定攜手W Hotel,預定今年4月開業。

寶佳近一年來投資金融業受到金融圈矚目,也讓不少被投資的業者擔心「經營權」問題,不過在金融圈也有不同的聲音。

特別是對於台新金改選,某位金控高層就表示,吳家在台新金持股頂多2成,倘若寶佳持股台新金都已超過8%,卻不能選董事、也不公平。更何況若寶佳少東林家宏僅出任台新金董事,也不會有金管會所關心的「金金分離」問題。

當前政府鼓勵「新南向」,除東協國家外,澳洲與紐西蘭也被政府涵蓋在新南向範圍之列,而寶佳在布里斯本興建的這座82層樓高大樓,在當地的意義「就好比台灣的101」,也讓台商在澳洲當地的能見度更高,不論對寶佳或是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都有相當加分作用。

在澳洲當地有分行的台資銀行業者指出,早在四年多前,多家銀行業者風聞寶佳要蓋地標,紛紛上門爭取融資機會,但林陳海卻逐一婉拒。

一位銀行主管不諱言,當年向寶佳爭取融資機會的銀行至少超過10家以上,沒想到林陳海決定完全自己出資,這個決定也讓業者見識他的實力。

銀行業者估算,這棟地標大樓的建造最起碼也得花超過百億,但林陳海卻決定「獨資」,也因此,在各大行庫的土建融客戶裡,所謂的最優利率客戶名單,寶佳絕對都榜上有名。
似乎可預見今年台新金股東會是精彩可期!
台新金一直都是家很有戲的金控
weber2654 wrote:
似乎可預見今年台新金...(恕刪)
請問各位前輩有人投資京城銀嗎???
為什麼每年股利幾乎都是1.5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