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ysj wrote:



您的意思是股價...(恕刪)



公司的獲利會隨著轉型成功股價不斷提高
當每季的獲利穩定平穩後,股價波動不大時
空方無利可圖
此時借卷利率會往下降
同業華碩就是例子(現在出借利率0.8%)






手續費30%還要另外扣稅...



allen.tsai22 wrote:
公司的獲利會隨著轉型...(恕刪)


嘿嘿我最棒 wrote:
手續費30%還要另外...(恕刪)



如果你的數量多的話,可以跟卷商談手續費降為20%
稅的部份預先收10%政府要收的沒得商量
(如果每月結算收益不超過記得是2萬5千是不預扣10%稅金)



allen.tsai22 wrote: 
如果你的數量多的話,可以跟卷商談手續費降為20%
稅的部份預先收10%政府要收的沒得商量
(如果每月結算收益不超過記得是2萬5千是不預扣10%稅金)

富邦只有20%手續費。不過還是需要報所得稅的。
我常常說,投資股票機乎是穩贏,但是投資者基本的常識不足,所以造成不論是過度交易把錢送券商,送政府,玩差價把錢輸給更厲害的人,其實只要選到一檔有價值的公司,就是會像以下的大老闆及外資每年在台股中領走該有的報酬,外資群基本上要領股息,平常也會玩差價,所以穩贏的股息每年領,差價部份因為大部份台股投資者都不是很懂,所以差價部份也是能贏,所以一般投資者才會10個輸9個,在我眼中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一般合理的應該是10個投資者中要有9個贏,只要你的基本觀念正確,能看出公司的價值,一般來說具備這兩點勝率就是9成。

但一般人沒有常識也沒有知識就想要獲利比正常報酬的3~5%更高,所以才從穩贏3~5%變到穩輸xx%,大部份的錢都進到券商、政府手上,少部份的錢是進到比你厲害的差價高手手上。



台股現金股利大戶出爐!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可望以逾六十億元蟬聯冠軍寶座,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也分別以逾十億元搶下二、三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躋身前十大現金股利大戶排行榜中。



外資賺飽飽 在14家領走 2,500億元

國際資金鎖定台股高現金殖利率,今年來強力買超逾2千億元。依目前外資持股統計,外資在台積電(2330)可領到現金達1,450億元,排名第一,第二名可能是尚未公布股利的鴻海(2317)。合計外資可賺走最多股息的14家公司,即達2,500億元,超過他們在台可領股息的一半。


唉!大家都愛賺快錢,容易錢
一天5%,7%多刺激,賺錢真簡單,
那個什麼定存股,波動那麼低,沒fu.

又有好心的多家媒體會提供消息,
嘿嘿,一開始少量試單,果然是善心人士,
越漲追買,到最後不重壓對不起父母,

真壓了,就對不起自己。
難怪一些部落客要買Predator 21X這台30萬的筆電,放上youtube兩星期就有一百七十幾萬觀看人數,影片中還說,反正1台才9000美元還好啦~~

全球限量300台,花個9000萬打響Predator這個品牌應該是很值得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GM1JA608Y&t=14s

下面這部youtube 4個月382萬人觀看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poAIfUWIk&t=13s



台灣人的開箱文,我個人比較好奇的點是,全球限量300台,這麼多開箱文,那每一台應該都是展示機了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gVUTgyHy6A


以下這個活動就拿了兩台出來展示了~~台灣只有5台配額,就拿2台出來展示,我才說宏碁這一台是為了宣示自已研發的能力~~為了Predator以後的產品打廣告~~

和部份的人分享一個觀念~~~

要分析產業面前,請先確定你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資金配置,心理面,風險控制…等,這些東西如果已經全部都做完了再來做產業分析,產業分析是長線面的,一間公司未來有沒有前景,有沒有希望,一間公司正在努力做什麼,這些都是從產業面才看得出來的,在基本面的營收,獲利,財報,這些都是公司努力做產業面後面所得到的"結果",如果連公司已經努力過得到的結果都還搞不清楚,就要跳到分析未來產業前景,這有一點不切實際,產業分析目的是為了要了解下一季,下下一季或是下一年的公司獲利能力及可能性,所以先確保自已做完了基本面,籌碼面,技術面,資金配置,心理面,風險控制這些事再去分析產業。


產業前景分析是一項最廣需要花最多心思的地方,分析或批評產業面前要先對基本面徹底的了解,因為深入基本面後你才會知道"基準點"在哪,如果不知道基準備,很容易就會拿蘋果比橘子,說蘋果這麼脆,為什麼橘子不脆,為什麼蘋果這麼紅,橘子這麼黃,很多東西重要的都是基準點,同產業比同產業,同股價比同股價,拿一檔5000元的基本面、產業面比一檔10元的基本面、產業面,這比起來沒啥意義的。當市場上找不到同產業及同股價的時候,那比較好的方法是要拿自已和自已比,過去的自已和未來的自已,上一季的自已和下一季的自已有什麼變化,這些都需要徹底了解該公司的基本面及產業面才能比的。


下星期應該會有兩件大事
1、宏碁4月營收
2、宏碁第一季財報,除非宏碁要撐到最後一天5/15,不然應該是在5/11~5/12公怖第一季財報

宏碁4月營收理論上都是全年最差的一個月,不過歷年來倒是不會因為4月營收差股價大跌的,那第一季財報就很關鍵了,一般大家都認為第一季宏碁會因為匯損而第一季會賠錢,以歷史經驗來看,宏碁匯率要是大賠7~8億,如2106q1及2015q2,那毛利率、營利率就會很漂亮,整體就是小賺一點點如0.0X元,我認為陳俊聖連12季都賺錢(去年第四季打消損失不算),應該不會在第13季賠錢,所以我認為整體會賺錢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尤其是6月要接任宏碁董事長了,不會選在這一季來賠錢,帳怎麼做都要做到小小賠,所謂的做帳就是賣資產掉或是把一些比較賺錢的放第一季,不是做假帳,那外資群會不會選在陳俊聖正式接任宏碁董事長時趁這股氣勢拉開成本區,我覺得是可以期待的,如果不幸的第一季真的是整體賠錢,外資群對陳俊聖接宏碁董事長不買單,那可以趁著股價回檔後逢低去怖局。

Acer_kewei wrote:
宏碁4月營收理論上都是全年最差的一個月...(恕刪)


嗯!!!別忘了還有"五窮六絕七上吊"
希望如你推測這般。
如果真的賠錢機會大,那外資也不是笨蛋,近期在成交量不多時還搶著買。散戶看賠所以融資減,外資看好所以持續買,最後就看誰對誰錯,但不管誰對誰錯,就是要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