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淌血-投資大陸私募平台暴雷


rickchiu wrote:
很多來借錢的也有公務員阿,也有上市公司....
台灣很多民間借貸利率也是三分利阿...36%也...
台灣借三分利的信用肯定比較差....但是有全部的人都不還錢?


並不需要全部人都不還錢呀,
只要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不還錢,
就是虧損33%了,
你知道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你的報酬率要多少才能打平嗎?
不是33%耶,
而是要50%的報酬率才能打平33%的虧損。
如果想通這件事,
就會知道不去管控風險是多危險的一件事。
很多人以為我今年虧了10%,只要明年能賺10%就打平,
實際上這樣的結果還虧了1%。時間拉長,這個虧損就越來越大。
而且,就算今年先賺10%,明年如果再虧10%,
實際上也還是虧1%。
這就是 0.9*1.1 = 1.1*0.9 = 0.99...
不管是先賺再虧,還是先虧再賺,虧的永遠比賺的多。
時間拉長之後,差異就會越來越明顯。
這是一個等比級數,時間一長很可怕的。


rickchiu wrote:
很簡單,我的方式是借1000萬貸款,20年期,等於每年強迫存60萬....共存1200萬
存28年當退休金,目標在累積4000萬NT....(匯率不變的情況下)


問題是要達成這個情況,
你至少要有三個前提:
1.你的貸款利率20年不變
2.你的理財商品利率28年不變
3.28年後的匯率跟今天一樣

以上三點,任何一點都是極難成立的。
而你要三點同時成立才有辦法達到你所說的目標。
這可能性其實不見得比中樂透高多少。
所以其實你是在拿一個可能性極低的情況,去跟一個可能性極高的情況在做比較。
當然比出來的結果會讓你覺得差很大。
事實上,如果你這20年,每一年都花60萬去買樂透,
至少中一次頭獎的機會,還遠高於你上面那三點要同時成立的機會。
而你知道只要中一次頭獎,你就會有多少錢進帳嗎?
還不用去算其他二獎三獎之類的。
而且我前面已經說明過,
你那三個條件,只要其中一個條件稍微小小的變動,
最後的結果就會差很多,
因為你三個條件的結果是相乘,
尤其時間又拉那麼長。
這樣的風險真的不是你所想的那麼低。
即便是全世界最專業的基金經理人,
恐怕也很難做到你上面那三點之中的第二點。
如果有一檔基金可以做到連續28年,每一年的報酬率都保證在4%以上。
一定賣到翻掉。
不要說每一年都保證4%以上,
只要保證每一年報酬率都是正的,
就一定賣到瘋掉了。

這樣說明,你知道你這個方法有多不簡單了嗎。



rickchiu wrote:
其實這就是本事了...一定要做好金流控制.....


恩,沒錯,
關於這點,我確實非常佩服你。
真的很少人能做到像你這樣的。
不只是金流控制,更強的是你的心態豁達。
這點我是真的非常敬佩。


也許你在風險控管這塊並沒有特別著重在意,
但是現在我確實不得不承認你真的有那個本事去執行你的想法並承受可能的風險
我其實有在思考,做風險管控的目的,
似乎就是為了把風險控制在我們能接受的程度內,
過去我可能忽略這一塊了,
就是每個人能承受的風險不同,
你能這樣做,也許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為你的做法成功機會很高,
而是因為就算失敗了你也可以坦然面對吧。
真的佩服。

vivian93 wrote:
你至少要有三個前提:
1.你的貸款利率20年不變
2.你的理財商品利率28年不變
3.28年後的匯率跟今天一樣


影響最大的是第三點.....

雖然都會變動....但是就算貸1000萬,28年後情況真的都不利...

沒有累積到4000萬....累積到3000萬不行??

況且,那天大陸銀行理財商品利率真的高於你貸款利率,就不要續投阿,幾百萬加減賺也行阿...

真的不知道難在那也?

--------------------
舉債投資我快7年前就開始做了......

這6~7年房貸利率從2%一路降到1.6X%....

大陸理財利率是略降....但是時至今日,也找得到一年期5%以上...

匯率也在 4.3~5.1 左右跑.......

用時間來個低利率複利投資,賺個幾千萬,不難的....靠的就是長期累積.....

rickchiu wrote:
.....「用時間」來個「低利率」「複利」投資,賺個幾千萬,不難的....靠的就是「長期累積」.....(恕刪)



難得樓主的投資觀念開始轉變了!

萬教 wrote:
難得樓主的投資觀念開始轉變了!


轉變? 好像差不多啊......

我投資的基本原則沒變阿.....

一樣是舉債...複利....長時間累積....

只是高利息私募平台(打著股票眾籌..股票代操幌子)的詐騙平台捲款跑了...

所以目前只能全都投P2P平台....

觀念有變? 詐騙平台都跑路了....要投也沒得投阿



其實早些年前
台灣移民美國的人會從台灣貸款去美國投資這類型的股票一年超過10%股利
也剛交割完沒多久 想匯回來超容易不用煩惱有的沒的
這邊網站也有眾多的人正在投資
若扣除30%稅金還比當時一般的平均一年投資利潤6%高很多
而且移民身分是不用扣30%的
正當投資正當標的每個月的股利多是在一年前就公佈
雖然股價有上有下

或者在日幣利率低迷的時候
借日幣出來玩

在台灣錢淹腳目時代 買股票賺不到錢很困難
因為只要一買就是一直漲
只是認清環境認識自己很重要
萬教 wrote:
難得樓主的投資觀念開...(恕刪)


rickchiu wrote:
轉變? 好像差不多...(恕刪)



關鍵在低利率

有人認為的低利率是2%;有人認為的低利率是10%
忌妒珊伯爵 wrote:
其實早些年前台灣移...(恕刪)



AGNC Investment Corp. (AGNC)

Previous Close18.28
Open18.29
Bid18.10 x 1200
Ask18.14 x 3100
Day's Range18.09 - 18.34
52 Week Range17.84 - 21.90
Volume5,317,273
Avg. Volume5,408,815
Market Cap8.654B
Beta (3y)-0.21
PE Ratio (TTM)5.23
EPS (TTM)3.46
Earnings DateOct 23, 2018 - Oct 29, 2018
Forward Dividend & Yield2.16 (11.54%)
Ex-Dividend Date2018-09-27
1y Target Est18.91
Trade prices are not sourced from all markets
自古聖賢盡貧賤 wrote: .
關鍵在低利率有人認為的低利率是2%;有人認為的低利率是10%..(恕刪)

甚是!
rickchiu wrote:
轉變? 好像差不多啊...(恕刪)

[一樣是「舉債」...複利....長時間累積....]

看到R大堅持不變的舉債複利長時間心法,忍不住出來表示異議!

R大目前戰績(依R大所述):未爆雷時總投資資產最高來到10800(P2P 2000+集資 8800),其中5800是自有資金,5000是六年多投資成果。爆雷後投資總資產驟降為2000(P2P 2000)。結算2012~2018投資結果為-3800,-65.52%。

再借用R大在713樓教導小月月的文章改寫如下:
----------
何謂「揮霍」? --> 用錢「賠」錢啊.....

借貸,用更多的錢「賠」錢啊.....你要避免「賠」多錢? 那是你沒「勇氣」而已.....

說個簡單的.....

若「R大一號」有現金1000萬...「交給R大操作,六年可以賠650.52萬」

但是「R大二號」,依樣有現金1000萬......且有房可貸1000萬...共2000萬去「交給R大操作,六年可以賠1301.04萬」

....兩者差距「1301.04-650.52=650.52萬」

就是說「R大二號」相同標的,相同時間,多「賠」了「1301.04-650.52=650.52萬」...每年多100萬...而且沒花甚麼力氣...

人生有「很多個六年」,但有幾個「650.52萬」?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借用R大在719樓所說:「很簡單,你要甚麼報酬,就得承受甚麼風險.......」。同樣地,你獲得甚麼的報酬,就承擔甚麼樣的風險。槓桿、高利均如是。R大家大業大,起落不減豪氣的經驗,值得大家借鏡。

JuliusCeasar wrote:
[一樣是「舉債」...複利....長時間累積....]
看到R大堅持不變的舉債複利長時間心法,忍不住出來表示異議!
R大目前戰績(依R大所述):未爆雷時總投資資產最高來到10800(P2P 2000+集資 8800),其中5800是自有資金,5000是六年多投資成果。爆雷後投資總資產驟降為2000(P2P 2000)。結算2012~2018投資結果為-3800,-65.52%。
再借用R大在713樓教導小月月的文章改寫如下:
----------
何謂「揮霍」? --> 用錢「賠」錢啊.....
借貸,用更多的錢「賠」錢啊.....你要避免「賠」多錢? 那是你沒「勇氣」而已.....
說個簡單的.....
若「R大一號」有現金1000萬...「交給R大操作,六年可以賠650.52萬」
但是「R大二號」,依樣有現金1000萬......且有房可貸1000萬...共2000萬去「交給R大操作,六年可以賠1301.04萬」
....兩者差距「1301.04-650.52=650.52萬」
就是說「R大二號」相同標的,相同時間,多「賠」了「1301.04-650.52=650.52萬」...每年多100萬...而且沒花甚麼力氣...
人生有「很多個六年」,但有幾個「650.52萬」?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借用R大在719樓所說:「很簡單,你要甚麼報酬,就得承受甚麼風險.......」。同樣地,你獲得甚麼的報酬,就承擔甚麼樣的風險。槓桿、高利均如是。R大家大業大,起落不減豪氣的經驗,值得大家借鏡。


有幾點要更正下...

1.其實槓桿只是工具阿....就像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砍人....端看如何利用.....

用了財務槓桿,就是用別人的錢來賺錢....當然也可能賠錢如同雙面刃...

2.我本金5800萬.....但是有將近3000萬是貸款來的....把銀行借來的錢,當做自己的錢...

這在報酬率上算法肯定是錯的...

3.我是到目前投資為止是6年多....目前殘存資金依舊繼續放P2P平台阿...我投資打算40年咧....

(我不是指P2P投40年,不要誤解).......

4.我這6年多繳了不少房貸利息,未來也還有不少利息要還.....你算半天,沒算入這塊.....

5.最重要的一點.....我大陸總投資20%在P2P,80%在私募平台(股票代操..眾籌)...

若是我依舊"舉債...複利....長時間累積....",但是不要去碰那詐騙的私募平台.....

你那報酬率就不會有負數....可見重點是在投資的商品標的選擇阿..........


因為我知道懼怕風險的人居多,所以我舉得例子....總是拿大陸5%低風險商品........

透過舉債...複利....長時間累積....能借個1000萬,投個10~20幾年...存個幾千萬不難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