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就是趨勢, 賴董終於可以大聲講,G+P不是唬爛了!!(我們這些頑固投資者,從此總算可以套得比較安心了, 三百多支亞光的旺福兄,您說是不是⋯)

(內文提到,「賴以仁表示,公司開發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前置極限小鏡頭(俗稱水滴型鏡頭)《將於》下半年開始小量出貨大陸手機品牌廠」,這次是《將於》,終於不是《可望》或《有望》了⋯



「《光電股》G+P鏡頭下半年出陸廠,亞光賴以仁:今年業績勝去年
2019/06/13 12:16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亞光 (3019) 佈局G+P(玻璃+塑膠)鏡頭多年,可望自今年下半年進入收割期,亞光 (3019) 董事長賴以仁表示,公司開發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前置極限小鏡頭(俗稱水滴型鏡頭)將於下半年開始小量出貨大陸手機品牌廠,公司亦與大陸主要品牌手機廠開發6倍到8倍潛望式變焦鏡頭,隨著全屏幕手機及手機照相功能提升,明年可望是G+P手機鏡頭起飛年,儘管中美貿易戰造成市場變數不少,但亞光集團有緬甸廠,第2季及第3季看起來還不錯,今年業績會比去年好。

 為強化照相功能,智慧型手機鏡頭持續升級,不只前後置鏡頭數量愈來愈多,亦朝高畫素、大光圈及高倍數光學變焦發展,為解決鏡頭高度問題,華為率先導入遠望(Tele)潛望式鏡頭,由於潛望式鏡頭沒有高度限制,吸引愈來愈多手機廠導入潛望式鏡頭,不過潛望式鏡頭因距離長,感測器又放在最後面,在推進中容易產生熱,進而影響到AF(自動對焦),為降低溫飄問題,不少手機廠開始改用G+P設計,包括大立光 (3008) 及亞光都已針對手機廠需求設計G+P潛望式鏡頭,而亞光除鏡頭外,更可連同模組一併組裝,加上亞光投入非球面模造玻璃多年,掌握上游材料技術,成為亞光搶攻G+P手機鏡頭的大優勢。

 除潛望式鏡頭,全屏幕手機逐漸成為市場主流,而全屏幕手機將使前置鏡頭更微小化,為達到手機鏡頭規格持續提升及微小化,亦已有大陸智慧手機品牌廠開發測試G+P手機鏡頭,全屏幕手機前置鏡頭亦是G+P手機鏡頭另一個切入點。

 賴以仁表示,相較於塑膠鏡片,玻璃鏡片可耐高溫、高溼、防塵、撥水、高解像、超薄型及大光圈,一般來說,若要解決溫飄問題,G鏡片會加在中間,對前後鏡片溫差補償效果最佳,若要讓鏡頭功能最好,G要放第1片,由於玻璃鏡片可以讓F no到1.6、1.4,且一般的5倍變焦鏡頭(鏡片無切邊時、鏡頭前端、鏡片外漏),鏡頭厚度為6.0mm時,6.0mm(光圈口徑約5.36mm),模組厚度為6.9mm,因此,如果鏡片沒有切邊,模組厚度要控制在5.7mm時(鏡頭厚度4.8mm、光圈口徑為4.26mm),光圈值(F no.)約為F3.6、F3.6的進入光量太少會照成Noise(雜訊),必須加大光圈口徑以增加進光量F2.8~2.4;而為了增加進光量,需要加大第一片鏡片,並要降低厚度,第一片必須切邊,同時要採用非圓形光圈(跑道型),避免光線被遮蔽使進光量增加至F2.8,如此可維持鏡頭厚度4.8mm、模組厚度5.7mm,而這些再加工僅有玻璃鏡片可以做,塑膠鏡片無法進行再加工,若手機鏡頭規格要再提升或微小化,G+P比全P具優勢,目前亞光設計的G+P鏡頭的G鏡片多放在第1片,整體效果相當好,已成為大陸各大手機品牌廠合作開發的廠商。

 為因應全屏幕手機前置極限鏡頭需求,亞光已開發出直徑在2mm以內、F no可達2.2的1G+4P手機鏡頭產品,由於亞光投入生產GM(非球面模造玻璃)多年,且擁有直徑5mm以下GM月產能約1200萬片,相較其他沒有GM產能的光學廠,亞光產品良率及穩定度較高,賴以仁表示,前置微小鏡頭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出貨給大陸手機廠,正式搶食智慧型手機鏡頭市場。

 展望下半年,賴以仁表示,雖然光通訊產品因4G轉5G較淡,但其他產品看起來還不錯,由於第3季是傳統旺季,預估第2季及第3季業績會有不錯的表現,今年業績也會比去年好。」
昨天大立光法說提到的

「關於林恩平在去年法說會上釋出的「新科技」祕密武器進度,林恩平今天說,客戶進行測試中,包括落摔、溫度、重壓等環境測試,預計明年才有機會出貨。」

這個「落摔、溫度、重壓等環境測試」,讓人懷疑是否是偷偷在研發玻璃鏡頭。 嘴上說玻璃沒優勢,實際上在加快腳部布局,以應應高階鏡頭需求?
大立光自己有玻璃研磨廠
這樣亞光還有機會嗎?
之前每次談到G+P,總是被大立光講看不到優勢。

這次5G智慧型手機和全螢幕屏下鏡頭,玻璃材質耐熱和透光是比塑膠好,希望亞光能掌握這波趨勢,股價能早日比下三弟(新鉅科),擊敗二哥(玉晶光),篡位大哥(大立光),讓看好G+P投資者發大財!

------------------------------
2018年U23 亞錦足球賽事,雖然越南足球隊最後的到亞軍,但四強賽擊敗卡達,凝聚越南國家意識,影片真感動!


大立光是研磨玻璃,亞光是模造玻璃,
不知二者差異在哪裡呢?



cai.za wrote:
大立光自己有玻璃研...(恕刪)
兩者差很大,研磨是傳統技術,厚工產能小,模造是新技術,產能較大。

大立光的玻璃廠研磨技術作不出非球面鏡頭,和舜宇壹樣,所以在改善鏡頭的壹些光學像差上就不行。

亞光的非球面模造玻璃作出來的非球面鏡頭,光學效果當然大勝。
引用2017舊新聞⋯⋯

「亞光目前共有 220 台非球面模造玻璃射出機台,其中針對手機用小片非球面模造玻璃射出機台約 160 台,最大月產能可達 1200 萬片,賴以仁今天出席產業趨勢論壇時指出,未來亞光布局重點,將在汽車及手機光學元件應用。

就手機的 G+P(玻璃 + 塑膠鏡片) 鏡頭部分,亞光強調,非球面模造玻璃因玻璃特性,可讓更多光源進入,且玻璃材料曲折率很高,以兩片模造玻璃鏡片加 3 片塑膠鏡片 (2G+3P),光學性能、亮度及影像解析度遠勝於 6P(6 片塑膠鏡片) 的鏡頭。」
賴董講話愈來愈大聲了, 看來前置水滴型微小鏡頭,下半年「真的」會開始出貨⋯
內文最下面的「美國點名的品牌」是什麼? 應該暗指華爲。

「亞光十年磨一劍 下半年收割

2019.06.14 工商時報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表示,明年可望是亞光的手機鏡頭起飛年。圖:王中一攝
儘管全球的智慧型手機需求可能停滯,對零組件和組裝廠來說都不是好消息,唯有鏡頭廠受惠於「多鏡頭」趨勢帶來需求暴增,以及超微小(又稱水滴型鏡頭)和潛望式鏡頭等新規格出現,而成為唯一贏家。而在手機鏡頭領域「磨劍十年」的亞洲光學(3019),有機會在此波「市場大餅變更大」的風潮中,正式躋身手機光學鏡頭供應鏈的一員。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13日透露,該公司開發的超微小鏡頭,即將於下半年開始小量出貨給大陸手機品牌廠,此外,亞光也和多家大陸一線手機品牌廠開發6-8倍的潛望式變焦鏡頭,可望在明年亮相,可望是亞光的手機鏡頭起飛年。

亞光是從數位相機的配件起家,再切入天文望遠鏡市場,接著開發光學元件,在數位相機時代,也一度成為台灣前四大代工天王。隨著智慧型手機登場,亞光董事長賴以仁規劃以公司擅長的GM(非球面模造玻璃)技術,爭取手機品牌客戶的訂單,但一直沒有成功。

業界觀察,亞光的GM技術優異,而GM比起P(塑膠)有更好的物理特性,但就是價格貴,且量產不易,這也把市場讓給主打全P的大立光和玉晶光。所幸,各家手機品牌推廣「多鏡頭」,讓市場變得更大,品牌廠也有了增加供應商的空間,至於規格的升級,也讓GM有發揮機會,亞光終於有機會正式叩門。

另外,手機廠為了追求美觀,正面都訴求「全螢幕」,這帶來巨大改變。除指紋辨識變成屏幕下外,連前鏡頭也要縮得幾乎看不見,因而催生出「超微小鏡頭」。賴以仁指出,亞光已開發出直徑2mm內、光圈可達2.2的1GM+4P的超微小鏡頭,下半年就會對大陸手機品牌廠出貨。

為因應消費者對攝影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光學變焦,這使得「多鏡頭」應運而生。從市面的「4鏡頭」手機來看,等於是鏡頭多出3倍。又市場對望遠鏡頭的倍數要求越拉越高,若用「直立式」鏡頭製造,則會因為高度太高而突出,無法符合美觀要求,此時「潛望式」鏡頭成為解決良方。不過,潛望式鏡頭在推進中容易產生熱能,進而影響自動對焦的準確度(俗稱溫飄),大立光和亞光都透過置入玻璃鏡片來解決,只是大立光用一般玻璃研磨鏡片,亞光仍採用GM鏡片。賴以仁表示,包括被美國點名的品牌外,另外還有3家一線品牌都已和亞光共同開發,還是6-8倍的光學變焦機種,可望在明年度亮相。」
好熟悉的「十年磨一劍」
希望這次亞光是能真的磨出一「片」。
小旺福 wrote:
我覺得1G+4P中的P,亞光應該是沒有能力取得訂單,亞光如能拿到1G就很不得了了,畢竟玻璃鏡片單價比較高,我只怕他拿不到這1G的訂單。..)



賴董提到,亞光即將出貨的是混合鏡頭模組。(目前公司設計的混合鏡頭採用經度更高的模造玻璃,而非研磨玻璃,並且主要出貨混合鏡頭模組給手機品牌廠,以確保良率) 是模組哦,也就是G+P都組好在模組裡再出貨。 如果整組鏡頭效果良好, 能有大的出貨量的話, 毛利率應該很可觀, 連P都吃到。
如果第二代潛望式鏡頭也整個模組的話,就就不得了了。



「亞光水滴型鏡頭H2起供貨陸手機廠,今年營收料勝去年
MoneyDJ理財網
發布時間 : 2019年6月14日08:24
LINE facebook 0 0
MoneyDJ新聞 2019-06-14 08:24:27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亞光(3019)布局G+P(玻璃+塑膠)鏡頭可望進入收割期,亞光董事長賴以仁昨(13)日透露,為解決手機「瀏海」問題,公司開發應用於智慧手機前置混合鏡頭(G+P)的極限小鏡頭(水滴型鏡頭),並預計今(2019)年下半年開始出貨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廠,搶攻智慧手機鏡頭市場;而儘管今年市場面臨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但公司有緬甸廠可因應,第二、三季看來都還不錯,預估全年度營收可望優於去年。
賴以仁指出,全螢幕手機已成趨勢,而明年全螢幕手機將朝極限小鏡頭發展;另外,公司也與大陸主要品牌手機廠開發6到8倍變焦的潛望式變焦鏡頭,同樣採用G+P設計。隨著全螢幕手機及手機照相功能持續提升,看好明年將是G+P手機鏡頭應用起飛的一年。
賴以仁補充表示,目前公司設計的混合鏡頭採用經度更高的模造玻璃,而非研磨玻璃,並且主要出貨混合鏡頭模組給手機品牌廠,以確保良率;且公司因掌握上游材料技術,將具一大優勢。他表示,光通訊產品雖然因4G轉5G而較淡,但其他產品則還不錯,加上第三季將迎來傳統旺季,預估第二及第三季營收將會有不錯的表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