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 ACE wrote:
使用者付費,非常合理...(恕刪)
使用者付費, 合理. 但是正如版友所說, 每加多少油就付多少錢, 沒有人敢加油不付錢的吧.
只是你看的是台北便利, 還是有考量其他地區方便性否?
油價增加一塊, 對你我可能不成問題, 其他人呢? 低收入的呢?
有人是以車討生活, 一個月的油錢是用萬塊為單位. 油錢增加一塊, 這不是一塊雞排可以計算的.
一定會反應在運輸成本上, 最後就是售價提高. 運輸, 快遞價格提高.
你就可以知道這種東西牽一髮而動全身.
台北市交通便利, 台北縣瑞芳, 平溪呢? 雲林, 嘉義, 南投縣呢? 山上呢? 郊區呢?
交通靠啥? 捷運? 步行? 開車? 騎車? 騎腳踏車?
這要看全面性, 不能只看台北市或鄰近台北市的台北縣地區.
台灣人的薪水何時會漲到跟物價上漲打平? 物價高時員工薪水不會漲, 老闆依然賺固定的利潤, 因為老闆會調高售價.
運輸也會影響飲食, 連帶飲食售價也提高. 電費提高, 跟油有間接關係的也提高售價, 最終還是我們買單,
這到底爽到誰? 似乎不是只有加油時被課稅這麼單純.
課能源稅, 不是這時候該說出來, 即便是兩年後實施也是不跟出現. 配套措施也沒有, 大家的交通工具只有這種吃油工具, 何時給我們另一種可以取代吃油工具的選擇?(別說捷運或公車, 偏僻地方不會有這些東西)
呼吸要不要也來課個稅, 來個使用氧氣稅和排放二氧化碳稅.
課不到有錢人的稅就算了, 別一直把歪腦筋動到百姓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