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1181319 wrote:真的是這樣嗎? 剛剛...(恕刪) 規定是規定違反規定有違反規定的處置方法有沒有辦法出清又是另外一回事沒出清的部分失去流通性保守的做法可能短期會認列損失那外資只好把其他大型權值股當提款機來補這個缺口
oviraptor wrote:華碩今天搞這個當然是看宏碁成功的先例但宏碁的做法不一樣以緯創為例,宏碁當年的分割是成立了緯創後再替子公司籌錢(宏碁原始股東可以認購子公司,也可以不認購)然後再將資產(筆電代工廠)賣給緯創,緯創有了廠,宏碁拿到一筆錢這才完成分割工作宏碁原始小股東並沒有莫名其妙地就被強迫變成前景未明、流動性不佳的新公司當然股東同時也沒有被婊到,滿手流動性同樣欠佳的舊公司零股這是舊式的做法施老先生並沒有虧待小股東 當年沒有看好緯創的宏碁股東,真的很可惜.....當年的持股到現在的話,怎麼算都沒損失
sendoffy wrote:當年沒有看好緯創的宏...(恕刪) 這我很清楚當年沒有去認算是失策可是宏碁當年不管是因為厚實正派還是法令不許總之尊重了小股東的自由選擇手上原有的宏碁股票也沒有變少華碩呢?有嗎?不想陪他玩的股東只有選擇自我了斷,互相殘殺,賤價出脫華碩股票替大股東製造價差空間
winyi wrote:規定是規定違反規定有...(恕刪) 那你之前還說的那麼肯定依規定外資不能持有未上市公司外資對ASUS的持股還有164萬8,820張這些賣壓要在六個月約120個交易日消化完每天都要賣超一萬張以上散戶要倒大眉了 拉巴嚇唬不用錢....
pauljywu wrote:我最關心的是到底有沒...(恕刪) 看看這則新聞吧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91212/3/1t2va.html不太想貼不知有沒有違規裡面有一段法人指出,華碩股價將面臨兩波考驗,一是下周市場對釋股案的失望性賣壓,由於並未如預期引進重量級股東,例如鴻海,而是讓股東強迫中獎,考量到投資人的觀感,下週華碩股價恐面臨較大的壓力。法人指出,第二波賣壓則是明年7月前,因減資的緣故,華碩將會停止交易長達1個月,7月底恢復交易,通常投資機構基於風險以及資金流動性的考量,恐會在停止交易前先行賣出。法人也表示,儘管和碩計畫明年第3季至第4季掛牌上市,但時間點仍充滿不確定因素,在華碩減資重新掛牌後,和碩若仍未上市,將導致投資人帳上持有未上市公司的股票,除了和碩財務透明度不高,恐引起投資人疑慮之外,投信以及外資法人因規定不能持有未上市公司股票,這是會引起法人股東賣壓,值得留意。
oviraptor wrote:這我很清楚當年沒有去...(恕刪) 我記得當年有類似現金增資的方式宏碁股東可自由選擇是否要認購緯創的股票我當年買了, 報稅時才發現還可以抵稅原來是變成了創始股東, 還適用什麼重點產業的獎勵投資方案投資賺錢還可節稅, 挺不錯的, 不知這次華碩有沒有
沒有 因為只為是 作資產負債表的分割 且原本公司就存在另外 華碩也提到 因為動用到保留盈餘的變化(就是當初賺錢沒發現金股利給你)現在把部分保留盈餘切割到 讓你持有另外一家未上市公司的股票(好像發股利給你 但實際你拿到紙張沒拿錢)所以股東將因此有所得必須繳稅 如果稅率落在21% 以上的 都要額外繳稅沒拿到現金只拿到紙張還得繳稅...>.<
oviraptor wrote:不要傷及無辜華碩今天...(恕刪) 不要把大A分割跟當年小a分割混為一談大A分割是把大家拖下水小a分割根本沒傷到其他股東, 不過那時小a的股價也是挺慘的小a的施先生是很Nice的, 不會把一些皇親國戚搞到公司, 連兒子都只是當股東而已, 對台灣企業來說是典範大A不能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