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kuan wrote:
誠心的建議, 我由S...(恕刪)


贊成一半! 如你所言,很多有房子的人不是有錢到哪裡去,都是憑自己一點一滴存起來的,但現在不買房的人,部分也不是真的買不起,而是評估過後,台北的房價根本不值現在的行情.

如果政府真的如你所言,要照顧絕大多數中產階級的財產,和避免銀行倒閉&國家財政危機,那為何又放任建商和投資客炒地皮,哄抬房價,玩兩面手法賺暴利??

一間房子不但是很多人畢生的夢想,房價也是反應一個國家的基本面和經濟面. 只是簽了ECFA而已, 大家都認為現在的台北已經晉升為全球經濟指標,足以和紐約或東京相提並論嗎? 現在台北中心的地價房價和東京所差無幾,這是正常的嗎? 不否認中國正在崛起,許多台灣產業可以靠中國內需發展長遠利益,但說穿了,中國現在不過是開發中國家, GDP多少?? 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最起碼也是2020年後的事,不過簽了ECFA,一堆建商和廣告現在就跟你說,簽了ECFA後,兩岸往來甚密,台北市的位置有多重要多重要, 外資都要來卡位等等,炒動商辦甚至住宅行情.事實上,來台灣設置購買商辦的外資或陸資又有多少?

房價應該是反映國家的經濟基本面和人民富裕的能力, 這波2009經濟復甦,一般中小企業只有微幅甚至根本沒感受, 百姓的薪水和經濟能力沒提升,卻要負擔越來越高的房價泡沫,建築在大經濟中國的泡沫上,這樣是好的??

hawk.kuan wrote:
... 如果, 房價跌50%, 很多人貸款是貸7-8成, 1000萬貸800萬, 跌50%, 房價剩500萬, 為甚麼要擔800萬房貸, 那, 貸款的人就會不要房子, 倒給銀行, 但是銀行拍賣房子, 也拿不回800萬. 當這個狀況發生時, 銀行被倒賬, 就會發生金融風暴的狀況, 政府為讓銀行不倒, 避免人民存錢在銀行裡會領不到, 因此就會用納稅人的錢來資助銀行(人民會要求政府做全額存保), 國家的財政就會更慘, 倒楣的還是納稅人. 因此... 政府的角度, 不只照顧沒房的人, 也得照顧辛苦願意扛房貸的"穩定"中產階級.我由S...(恕刪)


20 年前的花蓮市房價就發生了類似的狀況,
以我母親為例一間公寓大樓的房間近四百萬買的
繳了十年的利息以後只賣了一百八十萬...慘賠
(還不包括這十年間繳本息繳的喘呼呼的壓力)

銀行也很慘一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的法拍屋
花了很多年才慢慢恢復元氣
(也許是花蓮人比較呆沒大量倒屋, 所以銀行還撐得住)


當然政府該在食衣住行各方面去照顧人民
不過台北地區的問題卻相對的更複雜
真的房價下跌只怕會是另一場的大災難

個人是誠心的建議
以台北的房價就自住理財而言真的未必要買屋來徒然增加自己的生活負擔
或許是在下小時常搬家的原故吧
個人以為租屋換換環境有時也是一種樂趣


魔城主人 wrote:
20 年前的花蓮市房...(恕刪)


小弟我剛好是花蓮人, 我分享我的看法.

約30年前, 花蓮市林森路巷子內的房子, 2層樓, 連棟透天, 約賣12萬台幣, 現在應該是400萬左右. 您母親買的公寓房子, 在鄉下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因為麵粉(土地)與麵包(房子)原理, 鄉下買房要買土地持分, 公寓房子, 反而沒有持分, 因此長期來講, 沒有任何增值可能.

我當年退伍後來到台北, 第一個月繳了房租, 好像還有些錢就得靠信用卡週轉了. 當年我的觀念是, 台北房子真是貴, 何必浪費錢, 退休把錢拿到花蓮買就好. 就算我父母苦口婆心要資助我自備款, 我也不願意把自己陷入立刻要每個月繳一堆房貸的狀況. (心裡想, 我的錢都拿去繳房貸了, 我怎麼過日子, 卻忘了這是一種逼自己省錢的方法)

長期來看, 我是錯的, SARS時內湖一棟新成屋電梯3房約1100萬, 現在約2400萬. 你說我認為房子是不是太貴, 我也是認為貴, 尤其是這10年來, 薪水階級的薪水是沒有增加多少的. 會不會修正, 我認為會, 但是要回到10年前一坪只要26萬, 我認為是不可能了.

長期來看, 都是通膨的, 因此, 你要是賺錢, 持有現金, 你現在的錢到你老的時候, 就貶值了. 所以, 我先前說過了, 房價會修正, 但是不太可能腰斬, 以自住的眼光來看, 長期房子都是可以買的.

我比較認同顏柄立的說法, 年輕時大家都是披星帶月出門, 因為住得很遠, 要去上班, 機車要騎很久. 因此,工作在台北, 台北市買不起, 就買新北市, 有需要, 就可以買. 當然, 我個人認為短線房價也過高, 因此估計台北市回檔空間約10-15%, 新北市因為很多造鎮的房子, 以前的淡水經驗妳可以拿來看三峽鶯歌林口地區, 回檔空間更大, 可能會有25%的機會.

至於有人提建商的問題, 我認為這就像麵粉與麵包的問題, 建商也是土地貴, 來蓋房子, 等到有一天, 貴到太貴, 回檔時, 建商也會倒. 就像麵包店在前幾年因為麵粉太貴關了不少間一樣.

我認為打房的關鍵在於投資客, 因為有利可圖, 一手疊一手, 才疊出今天的房價.

我寫前面那篇的目的, 是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各位, 自住的房屋, 有回檔就可以買, 也不要期待打房能打到多低, 這是不可能的, 年輕人不要眼高手低, 一開始就想買台北市, 買遠一點, 無所謂, 如果沒有開始買, 不要等老的時候還要上網打房.

我租房子的經驗是, 租的房子, 因為是別人的, 因此你不好裝修, 房屋內的收納, 就會很糟糕, 久了, 就像過客, 房子內自然就亂, 生活品質也不好. 自住的房子, 選擇適當時間回檔買入, 下檔空間不多, 而至少房租轉入房貸來看, 你不會賠錢.

我的經驗是, 太會算, 到最後反而虧最多. 當時如果聽老人家的話先買, 今天負擔就低很多了.

我一點都不認同目前的房價, 但是這不是我不認同, 就一定會跌, 今天沒買房的人永遠都認為房子太貴, 有買的人也覺得負擔很重, 但是你要期待房子會腰斬, 很難. 就算腰斬, 還是有人會說貴. 因此, 在適當的時間, 3年內若有回檔, 我還是建議沒房的人要出手去買, 買你負擔得起的房子, 不要眼高手低, 一個月賺3萬, 想買大安區. 當然, 不是亂選地方買就會漲, 你也得做功課.

我這個說法是以自己的經驗, 苦口婆心勸告板上的年輕朋友, 我這樣等等等等.... 前前後後得多花好多百萬買同樣的房子, 如果當年我早點做決定, 現在我的負擔就輕鬆多了.

人生很多決定都得好好做, 這是其中一個. 當然選擇要買哪裡, 哪個房子可以保值, 又是另外一個學問.

hawk.kuan wrote:
我比較認同顏柄立的說法, 年輕時大家都是披星帶月出門, 因為住得很遠, 要去上班, 機車要騎很久. 因此,工作在台北, 台北市買不起, 就買新北市, 有需要, 就可以買. 當然, 我個人認為短線房價也過高, 因此估計台北市回檔空間約10-15%, 新北市因為很多造鎮的房子, 以前的淡水經驗妳可以拿來看三峽鶯歌林口地區, 回檔空間更大, 可能會有25%,



房價要跌
以台北來說
大安區先跌還是淡水先跌

淡水先跌

自住的選市中心就對了
買不對還可自住
買到阿里不達的
你自己都不要住了 丟進市場水花都不會濺一下

有錢人買高價股 這個理論懂不懂
低價股只會讓你更沒錢 不要被騙了

很多菜鳥可能連斷頭屋都沒看過
dr.meredith wrote:
房價要跌以台北來說大...(恕刪)


您說的沒錯, 每個人都知道市中心的房子最保值, 但是依照你的理論, 一個月3萬的新鮮人, 哪裡買得起大安區? 所以, 我們要給還沒房子的年輕人有用的建議.

我的建議是

1. 本業還是要努力工作, 存自備款.
2. 目前的確偏高, 我相信有些一年多次轉手要課稅的政策出來後, 房價會回檔. (北市10-15%, 新北市某些地區可能會有20-25%, 我猜三峽鶯歌會最先跌, 林口回檔, 淡水也會回檔但是幅度沒有那麼深)
3. 等到回檔到相對低檔, 就可以出手. 每個地區的房子都能買, 重點是, 對你的效用, 跟你是買在相對低檔. 就算再下跌空間也不大, 這樣對你來說, 至少是保值. (我的重點是, 不要等到下次回檔還不出手, 也不要以為會腰斬)

打房, 講爽的大家都高興, 但是, 我希望我的經驗, 可以讓大家不要到老都還在談房價太高. 我自己可是付出了歲月與金錢才學到這課.

我有個同事當年可是在低點買在大安國宅, 而我在後來, 花的錢更多, 貸款更高, 卻只能買在南港. 我買在大安國宅的同事告訴我, 還好當年聽他父母的話, 不然他一個南部來的鄉下孩子, 沒辦法想像自己可以買得起. 一來一回, 他做的決定是不是比我正確多了?

hawk.kuan wrote:




您說的沒錯,...(恕刪)


講的很好 +1

不過這個點位
自備款不多的人
我是不建議進去
大安區也一樣

房屋槓桿比股票融資還大

斷頭不是好玩的
買房不是要先付兩成自備款?? 光兩成自備款+傢俱+結婚的錢

光這幾點就壓死很多人了

拿我同事的例子來說 他月薪52000 房貸就要33000了 東扣西扣剩不到1萬5

小孩的教育錢都沒算進來 在台北真的要買房不是那麼容易

=================================================

樓上講的1100萬 自備款就需要220萬 每個月房貸約4萬4 不知道你小孩的教育費跟你的生活費怎來??

我們課長說他當初買房子的時候5~600萬 現在變5~6000萬

你覺得如果他晚出生個25年他會不會買??

來推一下 這篇後面 幾位前輩的心得很珍貴
我自己也會多看幾次 銘記在心

hawk.kuan wrote:
您說的沒錯, 每個人...(恕刪)

這位大大講得真不錯,
看起來要買房子的話,似乎再等一下子了。
工作機會不要集中在台北 新竹 這兩個地方就不會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