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人的承諾=千萬終身壽險=很傻?!


may5488 wrote:
那張保單就算用解約金...(恕刪)



算30年或到60歲的irr看看
30年IRR2.31%.
60歲2.49%(第33年度)
70歲2.72%(第43年度)
不高餒!以解約金來計算.以前這種終身壽險應該都差不了多少.不過買很久了都快要到期了繼續繳囉!
AMD_Hammer wrote:
算30年或到60歲的...(恕刪)
好幾樓說把錢拿去買房子,賺比較多沒錯,但這樣比較完全不公平啊!

同樣一年繳35萬好了,買一千萬的房子跟繳一個一千萬的壽終身險:

20年內若繳錢的人掛掉,保險一定可以領1000萬,但房子呢?先別說有沒有遺產稅的問題,房貸還沒繳完,貸款的人掛了,銀行會好心跟你說剩下不用繳了?沒錢立馬也查封拍賣了!

順便看看這篇好了,如果當事者是我們,在天之靈真的能安心?: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Y2NTc0Mw==&mid=200054432&idx=1&sn=458e54db9b0fb172601b7b7bc3147b53

拿保險跟投資比較本來就不對。保險承擔的是人身風險,你把它忽略掉當然會覺得投保好蠢好蠢,而投資的損益風險,你同樣完全沒放在裏面評估,就一定穩賺不賠荷包滿滿?

我一點也不覺得樓主傻。
拿保險跟投資比較本來就不對。保險承擔的是人身風險,你把它忽略掉當然會覺得投保好蠢好蠢,而投資的損益風險,你同樣完全沒放在裏面評估,就一定穩賺不賠荷包滿滿?


保險要跟投資比
那就跟同幣別的債券或定存比
美金,澳幣都有不錯的儲蓄險
事後諸葛拿房市來比?
那投資會中獎的彩券不是比房子強多了?
投資比特幣,並在崩盤前獲利了節
也比投資房子強多了
比特幣才是最無敵的投資?





may5488 wrote:
30年IRR2.31...(恕刪)


那確實沒很高,
除非子孫不孝,再解約吧
可能有些網友不太瞭解,
終身壽險並不是一定要人掛掉才能領錢,
幾乎都有重大疾病可以提前給付,
男生的平均壽命是 76 歲,

以保險金額 250 萬為例
所以當壽命過了70歲,差不多保單價值也累積到了200萬以上,
需要用錢直接解約就好,

除了這個之外,需要用錢的時候也可以用保單借款,只是利息較高,

買保險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完全的指定受益人,不需要考慮繼承人特留分的問題,

愛給誰就給誰,也可以隨自己的意思更改。

還有像這種儲蓄險通常會有5年一次的增額選擇權,結婚生子也都有,一般是 20%

像樓主第一張照片是 87 年保,
所以 92 年 97 年 102 年各可以增加保額 20 %

你們知道 102年這種低利的年代可以將高利的保單增額 20 %是多爽的事情。

PS:我妹妹小朋友出生的時候,就是用增額選擇權,
把父母的保額一次增加約 60 萬,
相當於小朋友一出生就直接送他年報酬率超過6%的商品並且已投資超過10年,
更有意思的是還不用小朋友掛掉才能領,父或母掛掉就能領了。

明明政府就有很多工具可以抑制房價
為何只專注於豪宅?
實價課稅,非自用住宅提高稅率,
閒置的空地也提高稅率,
奢侈稅兩年的規定這麼弱,不要只會作秀
土/房的資本利得100年內都課50%的稅
逃漏資本利得稅的話,查到罰金4倍
不只獲利全吐回,本金一起損
並鼓勵檢舉,罰金分檢舉者
我就不信這樣房價不會回檔
所以高房價?想想看主要的問題在那裡?
政府這樣有作為的話,
壽險業,銀行業,建商,投資客
還有誰去炒房?
房價還不回正常的供需來決定?


▲實價登錄持續出現台北市豪宅交易資料。

記者林信男/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23日公布實價登錄資料,共有3筆信義區豪宅交易,其中兩間是位於松智路1至30號區段的「信義之星」,交易樓層為10樓及11樓,建物移轉總面積166.47坪,交易總價2億7,750萬元,扣除車位總價800萬元,每坪約193.2萬元。

根據台灣房屋觀察,除「信義之星」外,另有1筆豪宅交易是信義路五段91巷1至30號區段的「寶徠花園廣場」,交易樓層為9樓,建物移轉總面積103.36坪,交易總價1億3,473萬元,扣除車位後,交易單價約139.4萬元。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信義之星」每坪193.2萬元的交易價格,名列台北市豪宅單價第6高。

張旭嵐分析,2014年以來,財政部持續對高單價不動產交易進行查稅、課稅,豪宅市場受到明顯衝擊,23日揭露的信義區豪宅交易,與以往行情並無太大落差,其中「信義之星」2012年11月,7樓交易單價約191.98萬元;2013年9月,10樓交易單價約192.9萬元,價格僅微幅上漲。

張旭嵐指出,政府為抑制高房價,打房措施持續出籠,無論是針對高單價產品查稅、課稅或提高房屋稅,都造成豪宅市場交易急凍,加上年底有7合1選舉,北市豪宅交易價、量表現,要再創新高紀錄,難度不小。
AMD_Hammer wrote:
明明政府就有很多工具...(恕刪)


高房價問題牽拖到國人愛買保險
不會扯太遠?
政府有什麼作為抑制房價了?
趙藤雄表示,真要打房會把經濟打下去。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財政部長張盛和宣示要在2年內讓房價「消風」,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23日表示,希望政府「合理調整」房價而非「打房」,「你真的要打房,會把經濟打下去。」

苗栗縣長劉政鴻胞弟劉政池涉竊占國土案,檢調查出劉涉向遠雄詐貸,士林地檢署上午約談趙藤雄作證;對於政府是否出手打房,趙藤雄受訪時做上述回應。

他認為,政府的目的應該是希望理性、智慧地合理調整房價,不叫打房,如果把經濟打下去,對投資意願、消費、就業、薪資等都有負面影響。

「打了很高興,但後面要付出代價可能會划不來。」趙藤雄表示,台灣目前投資意願不高、消費能力不強,若房地產又無法支撐信心,可能會導致投資、資金外流,造成全民受害。

AMD_Hammer wrote:
趙藤雄表示,真要打房...(恕刪)


抑制投機炒作
讓房價回復到由供需來決定
當然是政府應為的動作
房價上漲,主要是全體納稅人的錢
在住宅附近開發了公共建設
房價才上漲
所以國父說漲價歸公
課50%資本利得稅,客氣了
國父說該課100%的稅
打房,把炒房資金逼出來
出房入股,台股指數上萬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