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人壽 21趴 的儲蓄險保單

照您這樣說 20年期 IRR 沒有2%的都要禁售

但是 要2%的 六年期就有了 那我幹嘛買20年期 ?

還是20年期只是沒意義的保單

我買六年期 IRR 2%的產品 然後資金扣住的時間更短 運作更靈活...

照這種說法 20年期 IRR至少要有3%~4%才有夠買的價值 ??

------------------------------------------------

再來 醫療險買定期 那考慮到未來的話~

假設我現在20歲買->到75歲 75後的醫療?要怎處理 ? 要用終身改買定期省下的錢嗎?

那為何不買終身醫療 然後在風險較高的期間 用定期去補強 那不是更好?

想聽聽您的意見 ! THANKS




銀噹•馬汀 wrote:
照您這樣說 20年期...(恕刪)


請上部落格找答案
75歲還需要保障型保險的話
那是很可悲的

銀噹•馬汀 wrote:
照您這樣說 20年期...(恕刪)

若是已經保了一年
要怎麼做才不會有損失呢

=====

為何有人問一年解約的問題?
麻煩回一下吧
怎樣不會有損失?
AMD_Hammer wrote:

請上部落格找答案
75歲還需要保障型保險的話
那是很可悲的
...(恕刪)


你似乎沒正面回答我的問題...

也罷~不意外!

謝謝指教
AMD_Hammer wrote:



若是已經保了一年
要怎麼做才不會有損失呢

=====

為何有人問一年解約的問題?
麻煩回一下吧
怎樣不會有損失?
...(恕刪)


誠如我所說過的!

買房、買車、買手機、電腦,都會做功課爬文!

買20年之久的保險卻不爬文或是做功課...

業務員說什麼就是什麼

1. 跟公司反映業務員以不實的話術販售商品,卻沒清楚告知!
2. 當成教訓,不是痛恨保險,而是去了解自己的需求(我老婆也是買了不適合的保單繳了10幾萬的學費,後來稍微修正,減額、再買其他的)

銀噹•馬汀 wrote:
你似乎沒正面回答我的...(恕刪)


月經題
早已回答
找不到答案就算了


銀噹•馬汀 wrote:
誠如我所說過的!買房...
1. 跟公司反映業務員以不實的話術販售商品,卻沒清楚告知!
(恕刪)


根本沒屁用
保險公司與業務員是狼狽為奸
收集錄音等不實推銷證據
跟金管會與金融評議中心申訴才是正解

銀噹•馬汀 wrote:
看到您的blog以後...
我朋友不懂有興趣又怕怕的,傳給我看我只寫,這張DM不是公司的,只是業務員編輯的定期保單需繳到75歲就不讓你保,每過一定時間就漲你價的玩意,買了對您沒幫忙(恕刪)



如果以保障型的角度來看,
不少續保到75歲的定期險在面對風險發生時,
提供的幫助比終身險還來的高。

買無型商品要做功課是對的,
但也要找對資料做對功課阿...


ph1ph2 wrote:
如果以保障型的角度來...(恕刪)


我舉的例子是醫療險

雖然說 人生最大的醫療花費可能在壯年這段期間...

75歲後如果是我 我寧可活的有尊嚴一點 別把醫療費用的問題丟給子女去煩惱

內政部人口年齡分布101年的資料

國泰人壽

那次CASE是國泰的 DM是業務員自己做的...還號稱是公司的新商品...

當時那是我女友的媽媽想買新保單...剛好那時我有涉略 業務員是對方親戚...還號稱是終身醫療...我直接打去國泰客服問 DM號碼...跟商品內容...大概是做這樣的資料
AMD_Hammer wrote:
根本沒屁用
保險公司與業務員是狼狽為奸
收集錄音等不實推銷證據
跟金管會與金融評議中心申訴才是正解


不如直接投訴蘋果日報你覺得會不會更好...

業務員的問題你先丟給公司 公司如果不處理

再往上丟到金管會去檢舉 如果還得不到您要的 再訴諸媒體

如果買一年以後發現 當時業務員是用21%這種不實的話術 可以直接投訴

我有遇過投資型保單客人投訴業務員當時聲稱報酬率高 風險低 又有保障
所以跟公司投訴 最後公司跟業務員協調退費給消費者 那次CASE是三商美邦...
只是聽說整件CASE到最後弄得不是很愉快 業務員跟客戶還是認識的朋友介紹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