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宣布接管國寶和幸福人壽!

pineman wrote:
我有這麼說嗎?醫療/癌險險和車險其實某種程度是類似的,可以用定期方式保。
恕刪)

pineman wrote:
  你又來了,我是說...(恕刪)
沒人拿槍逼著小保戶去加保這種提前解約會損失本金的險(這和債券跌價,未持有到期一樣本金減損一樣性質,那些債券持有人的本金呢,政府該保障他們嗎?)

醫療險,癌症險
也有終身健康險型的
提前解約
一毛都沒有,連保障也沒有
你說保戶不該投保提前解約
會面臨損失的保險
就等於是保險公司都不要賣終身險了

pineman wrote:
保險公司的主約也不好賣了,搞一堆投資型/連動型花招

銀行的連動債威力也不輸投資型保單
投信發行的高費用率基金,又被清算了幾隻?
投資人自己不作功課
去銀行,投信也是要吃虧

pineman wrote:
你有看過銀行員向你推銷台幣定存嗎

你要不去去查證一下
利變年金險,養老險的傭金率多少?
正是所有保險裡面傭金率最差的商品
差不多也沒業務員會推銷

pineman wrote:
我自己也有終身壽險,那是我20年前還不懂事時買的,你現在問我,我會說買20年定期壽險最多再加保醫療/癌險就夠了,其他剩的錢自己存下來定存或投資。

終身壽險已經全部減額繳清,等於沒有
但我有終身醫療險,終身癌症險,終身重疾
很久以前,無理賠上限醫療險/癌症險還有的時候買的
現在漲價漲太多,不建議購買
而投資或儲蓄,我也認同IRR夠高的台幣/外幣儲蓄險



劍神路亞 wrote:
兩位大大爭辯問題核心...(恕刪)


早期的保單
也是以當時的利率精算保費
經過政府核准後才賣的
連政府自己都發行長年期高利率的債券
政府自己都有利差損的問題
這種事情連政府都無法預期
保險公司若因利差損倒閉
卻沒有任何安定基金保障
當然也會引發社會不安


劍神路亞 wrote:
避免某些人仗著有國家撐腰
專找體質不良的保險公司
投保高利率的儲蓄險

中華商銀也用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存戶
要管可別大小眼
你講的這種事,其實保險局早就有在管了
我就很清楚國寶人壽的利變年金險
被保險局命令停售
不過不用保險局管這麼多
國寶本來就會作弊
利率變動,只有第一年比較高而已,第二年就調降到一般水準了
現在長年期鎖住2%的利率,保戶也不划算
除非未來利率降到負利率,那才重現利差損問題
短年期,利率風險也沒這麼高
或者利率變動
有經歷過利差損的問題
保險公司怎可能再重蹈覆轍?


AMD_Hammer wrote:
保險公司若因利差損倒閉
卻沒有任何安定基金保障
當然也會引發社會不安...(恕刪)


  你這段話講到重點了,我前面提過,就像歐債一樣,不是不能救,是要救因金融風暴陷入困境的優良體質公司。大家都有利差損,為什麼在目前沒金融風暴的時候是這幾間出問題?安定基金數量有限,你把它用在這劣幣公司身上100%補償,花掉了安定基金大部分的錢,以後拿什麼去救因為金融風暴出問題的良幣公司?印鈔票?
AMD_Hammer wrote:
保險公司若因利差損倒閉
卻沒有任何安定基金保障
當然也會引發社會不安


政府接管當然就是不希望倒閉引發社會不安

但是利差損必須降低減少(調整目前同類型保單水準)

高利率是保險公司承諾保戶不是政府承諾保戶(公債是政府承諾公債持有人)

甲方和乙方的關係要搞清楚

當公司出現問題代表承諾也出現問題(換成政府財政有問題其承諾也會出現問題)

就像老公承諾養老婆一輩子

但老公破產失業的情況下

老公本身已經失去兌現承諾的能力

pineman wrote:
  你這段話講到重點...(恕刪)


當然要查有沒有人謀不臧
掏空公司資產的情況
虧沒這麼多時就該接管了
不過盈正案經理人現在也沒在監牢裡
中華商銀的王又曾還在美國爽
非常質疑政府的能力
而保戶是無辜的
劍神路亞 wrote:
政府接管當然就是不希...(恕刪)


前篇已經講了
利變&短年期,
不可能再重蹈覆轍利差損的問題

還有利差損也存在於保障型商品
用較高的預定利率精算保費
算出來的保費當然就比較便宜
就如先前所述,
繳交29年保費的30年終身健康險
若沒任何保障
那問題很大
綠角也在談國寶跟幸福被接管的問題
不過在我看來只是大小眼而已
誰不知道中央存保的300萬上限
只是寫好玩的?
超過300萬的存款戶也沒事好不好
銀行跟保險公司被接管後的賠付上限
根本沒有執行過
我認同銀行跟保險公司倒閉
都該有一定的賠付上限
但如果是銀行無上限理賠
保險就有上限
這道理就不通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