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FTA」有多好?南韓對陸出口出現負成長

thron wrote:
中小企業的傳產工廠仍有...(恕刪)


所以說,台灣中小企業主要外銷點是...."中國"?!
不簽的話...台灣東西會比別人貴打不進中國市場?

可是按照我經驗,台灣傳產好像也搬過去中國了耶
台灣外銷好像只剩做心酸,做表面樣子的,做帳退稅用的
剩下的傳統中小產業好像也被中國低價傾銷來台打的歪七扭八
食品也都仰賴進口,柴米油鹽醬醋茶...好像幾乎都是進口

貿易協定的基礎應該是創造兩國經濟互惠發展為前提
台灣跟中國簽貿協...
會不會等於廢紙,因為台灣產業都搬去中國了
簽約還是否有其功用呢...
正義帥劍士 wrote:
所以說,台灣中小企業...(恕刪)

照你的意思,台灣產業沒外移的也趕快外移嘍?

簽了如果能讓留在台灣的產業多點競爭力難道不好嗎
還是都外移算了,台灣改拚嘴炮經濟
以前好像有一個叫...鮭魚返鄉計畫???
結果好像是返鄉弄資金...

頂X返鄉進駐101不知是不是也是.......
旺X返鄉發展洗腦報紙,...不知是不是.....
正義帥劍士 wrote:
以前好像有一個叫...鮭魚返鄉計畫???
結果好像是返鄉弄資金...
頂X返鄉進駐101不知是不是也是.......


頂x可不是鮭魚返鄉計畫時回來的,他們更早就回來弄錢囉...
正義帥劍士 wrote:
所以說,台灣中小企業...(恕刪)

想太多,能去中國的企業通常不會太小.而外銷的東西可不是日常生活會直接看到的,實際上很多中小企業是純外銷不內銷的.而這些東西有商業機密,不見得會搬去中國.另外,簽定後進口會變便宜,光是從大陸進口原料就可以省下不少關稅,不是一定要出口大陸!至於會被大陸擊垮的企業,我只能說簽不簽都不會改變他們的結局,就算國內有關稅保護,在外面賣不贏人一樣要死,況且你講得是內銷不是外銷,內銷早就沒肉了,台灣也不是靠內銷起來的經濟體.

thron wrote:
想太多,能去中國的企...(恕刪)


所以去中國的企業都是台灣大企業囉~
我做貿易做了十幾年,我現在才知道我做的不是中小企業
我並不想跟您爭論什麼
只是想要讓大家知道,台灣目前的處境

我舉個例子好了-「傳統製衣產業」
我有收過經濟部的推廣MIT微笑標章台灣製造政策
但是我今天
我的原料如果從國外進口到台灣生產再外銷,絕對沒那個市場
我必須把原料透過轉口從台灣至中國方式,載運回台灣經過加工認證
這中間牽扯到節稅,費用,還有一些不是行內可以了解的商業機密
中小企業寧可選擇後者才有利潤
不然就是留在台灣被中國貨打趴
這所謂的"中國貨"卻是台商去中國發展後,運回台的垃圾
這中間涉及一般人不為人知的貿易
台灣是個島,必須對外貿易,光靠自己本身的資源及市場,對大企業而言是不夠的。大企業需要大量且廉價的勞動人力,所以大都設廠在大陸或東南亞國家。

台灣其實有很多優勢,自由民主法治,人民友善,有穩定及廉價的水電資源,產業補貼及優惠條件,離大陸近,語言通....。

如果台灣對外貿易在關稅上有更多優惠,對吸引外商來台投資,提升經濟及就業環境有一定幫助。

中小企業及個人本來就是單打獨鬥各憑本事,簽不簽感受沒那麼深刻吧?但是覆巢之下無完卵,國家整體經濟不好,各行各業也會受到波及。

正義帥劍士 wrote:
舉個假設...
台灣如果跟中國簽貿協的話
根據現在台灣來看,工廠都設在中國,有的連資金都在國外
台灣簽貿協是否有具有意義呢?
民國九十年台灣加入WTO,
從當時到現在,出口不增反持續遞減,
也因WTO多國貿易互惠下不斷衝擊台灣在地產業整體經濟
出口卻無成長,主因是台商西進中國發展
如果按照這樣來看...
台灣簽的貿協是否形同廢紙?
只幫助他國?我國卻停滯?(恕刪)



我也來舉個例子吧

這完全是真人真事

而且還是前個月剛發生的

蘇州這邊有一家台灣人童車廠剛剛倒閉

這個台灣人在美國開了家公司,經營童車進出口業務

一開始他在蘇州是打工的,後來發現有利可圖

自己在蘇州開了家工廠,組裝童車

生意紅火啊

他在大陸的工廠生產

他在美國的公司進口

資金都在美國,返回大陸的貨款只夠工廠正常的運轉

不過這幾年

大陸工人的工資越來越高,物價提升

他感覺經營的越來越難了

結果倒閉走人

債留大陸,債權人大概200多家,工人欠薪3個月

他倒蠻好,資金的利潤在美國,再加上騙了這200多家供應商的應付款

足夠自己跑去東南亞開個新廠了,繼續風光

這就是在大陸的台灣老闆

這種人的比例最少超過50%

他們是追逐利益的,不是來幫人的,也不會去幫台灣,不害你就不錯了
正義帥劍士 wrote:
所以去中國的企業都是...(恕刪)

不好意思,我不清楚成衣業的成本構成問題,印象中成衣業的資本額還不算小吧.如果貴司人力成本太高,可能閣下產業不適合待在台灣,也許該找機會轉進東南亞吧,上份工作跟大陸人拼價十拼六輸,真的是能不爭就不爭.本人現從事塑料加工外銷,部分原料,加工品直接從大陸進口便宜多了,大概貴司的原料能透過轉口省下不少,我們倒沒這麼麻煩.本人公司重心銷路也不在大陸,大陸只是單純的供貨點.敢拿大陸貨價格砍我的價我從來都直接請他找大陸拿貨,今天貴司不需要,不代表其他產業不需要.

p.s我其實有點好奇,台灣的成衣不是20年前都到外面設廠了.台灣留下的成衣業是外銷為主還是內銷為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