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chen2 wrote:籌碼面上(7/1~7...看起來,外資,投信沒跑。(恕刪) '看起來,外資,投信沒跑。.....'小弟看來,他們是'腳麻了' 怎麼跑.........XD他們拿的不是自己的錢,在那裡'匪類'',心又不會痛!總之,你我是拿自己的錢在'輸贏'',除非你不在乎!
lschen2 wrote:籌碼面上(7/1~7...(恕刪) 觀察起來, 短線仍是偏空.1.7月KD 死叉向下, 週KD 7月初就已經死叉, MACD 走勢相同, 請注意那時還沒有台指7/8 大黑K 的影響, 也就是6月底信號就已經出來了.2.千張大戶持股, 6月底達到近三個月頂峰 47,215張, 7月整月 從46,003 掉到40,511 張 (而且最後一週還沒公佈, 可能掉下4萬張), 這也和主力券商大幅賣超走線吻合.3.三大法人持股比, 7月份算持平(小降), 所以算是互相角力, 這方面外資較吃虧, 因為平均成本較投信高, 所以積極避險, 借券從7/1 的2094張上昇到4612張, 而5,6兩月是下降的.
轉載--砷化鎵廠Q2毛利率創歷史高峰中央社– 2015年8月1日 下午12:52(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1日電)砷化鎵廠第2季季報陸續出爐,綜觀各家廠商表現有喜有憂,最大的共通點是毛利率均創歷史高峰,代表產業趨勢的正面發展無虞,其中宏捷科可說是最大贏家。宏捷科第2季財報數字表現亮眼,包括營收、獲利及毛利率都創歷史新高,同時也是唯一釋出第3季展望依舊樂觀,可望持續創新高的個股,在PA族群中是展望最明確的廠商。穩懋第2季則意外下滑,第3季展望也相對保守。同樣受到4G產業發展為何會有如此差異? 答案就在於產品結構、主力客戶市占分食占比不同加上技術及製造成本優略差異。近幾年,在國際射頻IDM大廠一番經過整併過後,僅留存Skyworks、Avago與Qorvo三雄鼎立,隨著三家大廠在市場的勢力分配牽動台砷化鎵代工版圖外,產品結構及技術優略也存在差異。iPhone持續引領風騷成為智慧手機市場大贏家,而IDM大廠Skywords囊括iPhone超過6成比重,同樣也是三星主力供應商,是PA領域的大贏家。對應台灣主要代工廠宏捷科變成為最大受惠者。宏捷科6月單月合併營收3.76億,年增85%,稅後盈餘9000萬,年增471%,EPS為0.66元,第2季營收為10.98億元,季增8.07%;EPS為1.93元,季增11.56%;毛利率約34.4%,營收、獲利及毛利均創歷史新高。上半年EPS為3.66元。全新受惠於大客戶Qrovo開始供應iPhone 6s零組件,帶動全新6月營收大幅衝高,月增率高達38%,第2季單季稅後純益達1.72億元,季增30%,每股純益0.7元,為8季來高點。在基期墊高下,全新7月營收恐怕要稍作休息,不過整體第3季還是有機會較第2季成長,挑戰歷史新高。F-環宇 PA產品主攻基地台高階市場的環宇,受惠中國通訊基地台積極鋪建,第2季營運較第1季走升,單季合併營收為4.06億元,季增13.7%,第2季毛利率攀升到39.4%,稅後獲利5210萬元,季增48.85%,年增149%,EPS達1.16元,季增50%,累計上半年EPS為1.85元,年增42.3%,表現也很亮眼。但由於市場對4G基地台建置在第3季轉趨保守,成為較大隱憂。穩懋第2季獲利則意外較第1季下滑,最新公布的第2季稅後純益為5.37億元,季減13%,單季每股純益(EPS)為0.72元,低於上季的0.83元。展望第3季,穩懋表示,由於庫存調整和客戶新舊產品交替,第3季營運恐將上季衰退高個位數,但季毛利率將可望維持在上半年的水準。是PA族群中基本面表現最弱的。砷化鎵(GaAs)能符合高頻高速通訊元件的特性要求,在通訊產業快速發展下,對輕、薄、短、小的趨勢下,已成為手機及無線區域網路(WLAN)不可缺的重要元件。是應用在無線通訊、光通訊、衛星通訊為大勢所趨下的受惠者,未來在互聯網或是接下來的 5G 時代更是會不缺席的重要元件。綜觀整體台灣電子業發展,砷化鎵產業依舊是電子業少數亮點產業。也是砷化鎵族群今年以來股價表現相對強勢的主因。
Yevgeny wrote:老闆, 可以貼一張...(恕刪) 來了~~ 手邊軟體沒這功能, 另外去別處找的.猜想自營商 7月初跑太慢, 被套了, 所以下半月才要短線操作, 反覆拉高殺低, 試圖降低成本?
我很好奇...散戶的出入, 是算在自營商這項內嗎???一直以來沒去探討的事情.還有版主, 外資借的券,跟我們看到的融券餘額是兩回事, 外資借的券, 請去櫃買網站上查詢.如果,依每天的出入表, 散戶帳戶的進出全算在自營商這項裡...那..繼續看下去.lawrence0731 wrote:再作一個比較表, 7...(恕刪)
Yevgeny wrote:我很好奇...散戶的出入, 是算在自營商這項內嗎??? 散戶出入沒有算入吧! 法人歸法人, 自然人歸自然人, 後者只能從主力進出以及集保戶數/融資融劵去推算個"大概", 無法精確, 因為券商依法要結算申報的就只有這些, 這是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