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正大利用我們對你們的信任, 太多的小動作在簽約跟銷售過程逃過法規, 或是刻意隱瞞內容資訊
你們都知道自己怎麼做的, 怎麼用話術騙的
不是不報 時候未到, 夜路走多也會碰到鬼
台灣發展落後 沒有競爭力不是因為金融沒有創新 是因為包庇財團
中小企業本來就是台灣經濟動力的來源
每家銀行都恐嚇你掐銀根斷頭逼你轉貸簽和解切結不得上法院或主管機關
爛瘡一定很多大家等著瞧
(沒事看戲的就雲淡風輕)
台、英人民幣市場 金管會盼相互合作 (盡撿別人都不要的TRF爛東西)
http://www.rti.org.tw/m/news/detail/?recordId=243282
這叫做遞延損失,這叫做遞延損失,這叫做遞延損失,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為什麼會爆? 因為銀行風控跟TMU跟企金部門勾結
新約補舊約,不只綁架投資人綁死輸死不能走
就是最後要把你吃乾抹淨!!! 榨乾為止
請不要為遞延損失合理化、合法化 (法規已有規定是違法)
RMB出事叫你去做英鎊、日元也叫做遞延損失
律師請不要再找文件上的瑕疵
這個是明顯主管機關的放水
要就要挑戰法規面!!!
金管會不要再出來擦屁股了
做點事好嗎?????????????????????????
PTT討論看這裡,也有厲害的鄉民出來解釋:
http://webptt.com/m.aspx?n=bbs/Stock/M.1452089148.A.F51.html#Spanj
經濟日報記者報導看這裡: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1433941
人民幣貶值 掀換約潮 金管會關切業者協助客戶應變措施 避免「以債養債」 製造更多未爆彈
人民幣續貶,傳市場掀起舊約換新約潮,以減緩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斷頭壓力,金管會決定鎖定十家銀行展開清查,以了解銀行協助客戶方式是否合理,並避免製造更多未爆彈。
據了解,金管會列入清查對象的十家銀行,包括七家承作量大的本國銀行:中信、富邦、國泰世華、台新、大眾、玉山及新光銀行,另外還有花旗、渣打及澳盛等三家外銀子行。
這波人民幣貶值,再度讓TRF客戶面臨追繳保證金壓力,銀行損失風險也增加,已有金控因此增提損失準備,導致12月出現虧損。
金管會銀行局高層昨(10)日表示,主要會了解銀行協助客戶減輕追繳壓力的方式有那些?合不合理?徹底掌握後,金管會才能「對症下藥」。
業者表示,客戶簽一個新的TRF契約,賣出選擇權後,會有權利金收入,就可以拿這筆錢,用來付被追繳的保證金,暫時解除付不出保證金的壓力。
簽訂的新契約,出場價格一定不同過去舊約,例如兩年前訂的契約是人民幣6.3、6.4元兌1美元,現在可以訂到6.9、7.0元,人民幣匯率若趨穩或未再大貶,就有機會獲利。
但新契約也有可能讓客戶的風險加大,如果人民幣繼續大貶,一個TRF風險變成兩個TRF風險,「以債養債」的結果是讓TRF這顆未爆彈愈長愈大。
銀行局高層表示,衍生性商品是非常客製的商品,必須逐一了解契約內容。如果確定新約換舊約對客戶有利,在新契約的期初保證金規定上,金管會可以另作思考。
金管會正預告修改相關法規,強制銀行必須對TRF收期初保證金,新規定預計1月下旬才會正式發布,未來也有函令微調空間。有銀行抱怨,現在想用新約幫客戶解套,但依新規定得繳不少的期初保證金,客戶不見得繳得起。
即時申報系統 3月上路
人民幣匯率波動快,為即時掌握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等衍生性商品,客戶與銀行面臨的損失風險變化,金管會協調櫃買中心研擬一套即時申報系統,3月可望上路,以利監理機關每天掌握TRF損失變化。
最近這波人民幣貶值,TRF及歐式觸及出場遠期合約(DKO)風險升高,引發市場關注,金管會為了解銀行最新潛在風險狀況,上周緊急請七家承作量大的銀行提供相關數字,並推估全體銀行「存出保證金」變化。
官員表示,「存出保證金」是銀行給上手銀行的保證金,銀行也會跟客戶收取保證金,當客戶繳不出保證金,銀行就可能面臨損失,存出保證金爆增,顯示銀行面臨的潛在風險爆增,是一個「警訊」。
銀行業者表示,目前存出保證金等變化是每月申報一次,主管機關希望以後能更即時,讓監理機關在人民幣匯率波動第一時間,就能掌握相關風險變化。

銀行給什麼資料金管會就說災情不嚴重
從一開始只看各家銀行的各額度
後來才要求全部上報聯徵
現在才在追海外
有沒有這麼呆????
金管會人員看這裡
因為都被逼簽不得上法院、不得去金管會申訴檢舉的轉貸和解書了,知道嗎? 答案已經寫給你了

中國時報報導看這裡: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11000030-260202
TRF管理出現重大漏洞!業者指出,聯徵中心去年已增列TRF在各銀行額度分布的統計項目,但海外分行未在匯報給聯徵中心的統計內容中,造成嚴重的管理死角。
業者指出,金管會去年5月訂定新的TRF管理辦法,要求TRF在所有銀行、對每位客戶的承作部位都必須送到聯徵中心統計,希望藉此作到每位客戶在銀行體系TRF的「總量控管」,但由於並未特別「點名」海外分行部位也要列報,不僅使統計結果失真,這項政策能否收執行之效,面臨嚴峻的挑戰。
銀行業者透露,本月初人民幣重貶引燃的新波TRF風暴,損失恐比去年8月高出1倍,為此金管會已對幾家部位特別多的大型銀行下令,客戶平倉後無法償還的損失「轉為銀行貸款」,希望減輕「災情」。
不具名的銀行高層表示,最近已有不少銀行用此方式「以拖待變」。據透露,某家知名的民營模範生銀行,在給予客戶一筆貸款後,即要求客戶把錢存到香港分行作為存款,再用利息來還錢。
金融圈人士指出,這種作法,好處是讓客戶有喘息空間,銀行在第一時間也免於承受因為客戶還不出錢來的損失,但壞處是把爆發時間點延後,銀行估算這種「隱藏版」損失大概在「繳息不還本」2年期限一到後就會爆發,因為期限過後,銀行與客戶仍得面對問題,只是到時損失變成了銀行的壞帳。
國銀高層表示,市場有不少中型或大型銀行香港分行TRF業務規模比國內還大,且具台商背景的客戶往往由國內介紹到香港分行承作,但上述金管會要求匯報每位客戶的TRF承作統計資料,不少銀行僅呈報國內分行承作部位,香港等海外分行承作的部位則未報送。
國內銀行人士指出,這使得聯徵中心統計「失真」, 並且使得相信聯徵中心統計資料的銀行業者,誤以為有些客戶還有給予額度的空間,但實際上該客戶承作TRF的情形早就「爆表」。
銀行業者指出,許多客戶操作TRF往往是同時跟多家銀行往來,希望透過分散取得更高部位,舉例來說,一個客戶在國銀體系,明明TRF總部位有10億元,但由於5億元是在海外分行,新的往來銀行在不知情下繼續給額度,實際早已超出該客戶財務實力所能負荷的範圍。
渣打被停止人民幣交易至三月
http://finance.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5433458
渣打疑為伊朗洗黑錢
渣打(02888)疑與伊朗有業務往來,或再被美國監管部門罰款,甚至喪失其美元清算業務牌照。《金融時報》報道,渣打未有遵守○七年承諾,其後與制裁國伊朗疑仍有業務往來,分析指今次若屬實,便是再犯,故罰款會較之前的3.4億美元(約26.52億港元)多。麥格理將渣打目標價降17%至83元,惟調升評級。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50922/00202_013.html
渣打再裁香港市場、外匯部
http://www.ctgoodjobs.hk/mobile/ctgoodjobs/article_content.asp?article_id=826216935&article_type=news&index_of=9
最愛做TRF的銀行其來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