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豐電(6184)怎麼了?怎麼一直跌?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你增加生產力的技巧為何?」
「永遠不要在網路上筆戰。」
我真該把這段話貼在電腦螢幕上....麥克風寫的~ ...(恕刪)


  

  關於可轉債,我個人也是非常感冒,但是要看情況。好的可轉債帶人上天堂,壞的也是。不過好的好像不多,(特別是零息,零息還算比較有點良心,PS)。可轉債翻譯做白話:「公司現在需要錢,要幹什麼大事,目前先不告訴你,但是我不想向銀行借錢,因為要付利息(其他原因才不告訴你咧),也不想辦現增。第一個原因我不想投入有可能無法順利回收的錢,第二我現增和大家比例一樣多,只多吃到洽特定人,未來看好現增繳款熱烈我吃不到這塊,前景不明我要吃一堆放棄任購或者現增失敗,萬一賺錢我分太少,萬一賠錢我虧太多,萬一不幸公司賠錢倒閉清算,現增我的清償優先權和大家一樣都是最後,這些缺點我都不喜歡,我喜歡沒這些缺點的。」

  有可轉債的是不是一定不好?我現在持有的一檔就是之前有發零息可轉債,因為目前看起來公司拿了錢辦事的效果還不錯,萬一都轉換稀釋股權也都還在容忍範圍。有線電視這行的高層,你無法知道他當時看好還是看壞,但由於餅就那麼大,大家相搶時一定很慘,就算是最後勝利者也必須先慘再享受勝利果實,所以事前避開為妙。

  說真的,我其實根本不知道有線電視跨區開放,我今年初才剛退租沒再看了,是看了這棟樓才知道。可轉債的白話翻譯很重要(但是還是只能寫一遍),供大家參考。

PS: 零息比較有良心是因為大股東拿這麼多好處,至少有拿利息或機會成本出來換,萬一連利息都要賺就...
沒有永遠的定存股...
沒有永遠的定存股...
沒有永遠的定存股...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P大,2個事件你只提到可轉債,另一件更重大,你了解其含義嗎?...(恕刪)


  我沒買大豐電,但知道它是常被列入定存股的存股族標的。我知道這檔有可轉債好像還是看了灰狼大你之前在別的樓貼的文,我以為你這裏是在指可轉債,就把這檔的和我那檔的債後走勢拿出來比較一下,至於可轉債本質類似於公司債附一個買權,這樣講對不懂期權的人來說太抽象,我才寫那段白話翻譯。至於另一件是什麼,我就莫宰羊了。灰狼大也是這檔專家,把它當教案教一下這檔股票的新手(我哪天買了這檔也是這檔的新手)也是功德無量。

PS: 我也只對拿了債有好好做事能容忍,畢竟大家都想來賺錢,大股東帶頭衝幫大家賺錢,真的把公司搞好,這就是大股東拿了好處公司拿到了錢而且有努力做事,也算是有誠信,分大塊一點一般人也還勉強能接受。另一個我沒寫的不借錢的原因是小公司借錢條件差,有利息壓力,然後董事要做保,這個風險也算高,這年代要找到肯承擔這麼多風險,最後和大家領一樣的好心人也太少,所以我才把標準放寬的。
刪...刪...刪...刪...刪...刪...刪...

pineman wrote:
e大明明自己就有分散也知道為何要分散,為什麼還是給人2412單支而不給etf或者怕麻煩直接說沒有那種一勞永逸的標的呢?
如我前面所講的,分散配置是有目的性的,要先有遇到問題,才會產生動機,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分散而分散。我一直強調動機、動機,像p大你在種花那樓不斷提到的風險,為什麼得到的迴響寥寥?因為這幾年種花的人不僅賺到配息也賺到資本利得,沒有遇到問題,怎會產生動機?像這樓的樓主為了不要放同一個籃子,進而分散配置,結果反而侵蝕獲利,也許樓主忙和幾年後,也成為花農一族的成員。

Greedy(貪婪)是經濟成長的動機,理財投資的學習是一條長路,為什麼會願意花時間精力去學習?簡單講,就是貪婪之心。我們在這邊講種花的人是保守的,但是願意去存股而不是存錢的,已經比多數人更具貪婪之心了。為什麼存股標的我只推2412?民生必需、特許經營、寡佔、純內需、收現金、自由現金流量高...等等,我實在也找不到比他更適合的當入門標的了,為什麼不推ETF,因為跟我的初衷不合。

我是價值投資者,10年前離開職場至今,生活費的來源就是股利,原本是有創業的的想法,後來漸漸發現投資別人的公司當股東也不錯,尋找有投資價值的公司是需要學習的,學習很多東西,不過好處是學習經驗可以一直累積,重點是累積到一個程度後,就是躺著幹了。2412好歹是個公司,買2412的人總是要關心一下未來的5G標案、總是要看一下營收變化,總是要看一下董事長法說說了什麼、總是要上01看一下種花那樓講了什麼東東等等,而ETF只是個投資商品就跟基金一樣,長期投資下來得到的就只是"報酬"兩字而已。

當然買股票買很久的人裡,還是很多人沒有學習到什麼,不過就像我前面講的,貪婪之心人皆有之,種花種久了,也許有些人就不安於現狀了,就會想到網路上曾經有人分享過的,可以更快速的累積資產,讓你可以提早擺脫工作賺錢的束縛,這時才會產生動機,這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種花的這幾年之所以還安於現狀,最大的原因不就是價格上漲了嘛,資本利得讓心理變的好過,不過價格的上漲讓配息再投入的成本上升,等於是整體報酬率的下降,再過1、2年資本利得沒了,整體報酬率就會開始讓一些人鬆動了。

很多人說要種花種到退休,我是覺得嘴上說說的人居多,等部位越大,就會有人不安於現狀,老實說,存滿100張,也才1千萬,很多人說這樣就可以退休了,會這樣想的,離退休應該都還很久,因為等你存到100張後,你才會發現,根本不敢想退休這件事,然而這就是我所期望的。1千萬開始來從事價值投資差不多可以了,部位大一點,3%、5%的報酬率差距才會明顯,才有意願去學習、去執行,拿出個1成去做風險投資也才有點兒意義,等到退休的動機出現,想到退休後少了一份固定收入,才會認真去思考避險這件事。

size does matter,部位大小會影響思考的範圍,想要存股已經是跨出一大步了,部位太小時就是累積部位為主,累積經驗為輔,因為部位太小時根本無法體會理財的那個"理"字的含意,就像人員只有小貓兩三隻的公司,是要談什麼管理?

其實我是有點野人獻曝的想法在,我自己得到好處,所以也很想分享給別人聽,我也藉由分享交流的過程完整我的思考,主要的動機還是自私的,想要傳授給我的下一代。最近2年我只有進出過2次,將近2年前一次,還有就是最近一個月,近的這一次就是買入某檔我在另一樓提過的,算是無心插柳的。所以沒什麼進出,也不用看盤,每個月看一下營收,能夠這樣悠閒,就是過去幾年努力學習的成果,那...買2412還不是一樣什麼事都不用幹?差別當然就是報酬率囉,不僅有資本利得,也有更高的股息殖利率,可以讓我生活過的更愜意。
ejan1969 wrote:
1千萬開始來從事價值投資差不多可以了,部位大一點,3%、5%的報酬率差距才會明顯,才有意願去學習、去執行,拿出個1成去做風險投資也才有點兒意義,等到退休的動機出現,想到退休後少了一份固定收入,才會認真去思考避險這件事。...(恕刪)


  我大概瞭解了。所以我們似乎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介紹給其他人,只是我一開始的經驗是失敗的,又看過金融海嘯一堆慘賠的「債券」族,所以心得分享一開始就從風險出發。我才會常常說在夠年輕能夠承擔失敗的時候,能夠學會認清風險不是壞事。等到年紀大了,各項身心能力開始退化了,才遇到第一次挫敗,而且那唯一的一次很可能就是極慘重的挫敗,那就是不幸了,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開始,或者更好一點,在最早的開始遭受嚴重但不足以致命爬不起來的打擊。

  不過機率就是機率,我寫那麼多電信股負向因素,說不定中華民國就此一片祥和,從來不會實現,那麼這些人就快樂的退休享受晚年,那也算是最佳的結果了。否則我說實在的,我當年還年輕力壯,損失不過半年多年薪,都砍不下去,最後在損失一年多年薪時才痛苦的砍下去,這種經歴,我是很難相信每個買定存股的都是千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才,能夠生平第一次需要出手就在正確時機與判斷下停利,帶著滿滿的財富全身而退。我比較相信,即使到時候各位曾經有買電信股的如e大等,告訴大家該減碼了,該跑了,他們最可能的反應是說:e大你老了,變膽小了。 灰狼大早就針對大豐電提出警告,我記得e大也提過賣出此檔,樓主不知道當初有沒有看到,或許是沒注意?如果真的是沒注意到,那當初真的看到e大和灰大的賣出文會跟賣嗎?
在這個版面了解許多相關知識,謝謝各位先進的發文論述。
pineman wrote:
  我大概瞭解了。...(恕刪)


e大跟P大的文都很值得參考

很多前輩主張只買2412 就能安枕無憂 但其實不是很安全的建議

2412過去10幾年來 的確表現的很好 股利價差雙頭賺 讓人很安心的公司

但是 能好多久 真的有人知道嗎?

也許50年 也許5年 2412也是一間營利為主的公司 也是人在管理的 只要是人 就有變數

當作退休現金流的人來說 如果只買1家2412 當它產生的結構性的變化 你真的來的及反應嗎?

想靠股息支應生活的話 還是得從年輕時就開始學習價值投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