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電的籌碼分析(最新更新在115樓)

x2650136 wrote:
如果是主力倒貨,那...(恕刪)


這真的不知道耶!大家也都只能猜。

就看你認為這主力只是錢多,但操作模式都跟散戶相同,買在高點,但跌時被套也不願停損,而現在漲回票面價就乾脆不玩認賠出場?

或你認為這只是主力故意設的局?

其實我心理的想法跟a61543大大是相同的,真的常看到錢多但操作跟散戶心態相同的主力,說實話,主力也不是保證包贏的。

但我又怕被打臉猜錯了。

所以我的操作模式只敢作短空亂入一下,然後不管賺賠三天內必走人。

當然我只空一張的操作,是見笑啦!那些真正在買賣亞電的都是幾十張算。

但我即使查了這麼多資料,也不敢有把握,也只敢試一張,但那這些買賣幾十張的,是否真的都了解自己的操作原則呢?

一樣,不管好的壞的,都當經驗來看,反正在股市中,誰不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長呢?
這樓好精彩!分析的真的很棒!!讚~ 期待大大多發這樣的文章
鳥大
亞電已經不熱了拉
可不可以改寫友威科
超好奇的籌碼那麼散
卻還可以一直漲......

Angrybirds wrote:
這真的不知道耶!大...(恕刪)


是啊…認同an前輩說的,這也是一種經驗。
一切終究也都只是猜測!還是風險控管好就好。
100萬如果剩80萬是虧損20%
但要贏回100萬要25%...@@
wuwolf wrote:
鳥大亞電已經不熱了...(恕刪)


這兩天因為要結算,就又都去研究宏達電這妖股了。

我查了一下友威科的籌碼,呵呵!真有趣。

看到隔壁討論串吵很兇,也覺得很有趣。

友威科是一個很好的教材,告訴我們什麼叫籌碼分析無用論!

不過晚上再來寫好了。一樣先預告是因為有時想寫一些文章都是一時興起,但有時回家又懶了,所以先預告好讓自己不懈怠。

然後我亞電回補了,補在9.75,祝各位還在車上的賺大錢(小弟非酸民!此話無惡意!)

Angrybirds wrote:
友威科是一個很好的教材,告訴我們什麼叫籌碼分析無用論!


期待鳥大的評論........



a61543 wrote:
主力沒那麼笨這句話...(恕刪)


a大說的是..
想想社會新聞, 也有一些亂聽冥牌的散戶, 虧了千萬或上億的財產, 家產都被敗光

一開始會覺得哪有主力那們笨, 確實是自己一直認為正常一個會虧殺散戶的主力, 不只是自己的籌謀
還結合公司派或電視台老師..引誘散戶進來坑殺
喝咖啡是興趣~玩股票也是興趣~!

Angrybirds wrote:
這兩天因為要結算,...(恕刪)

期待+感恩鳥大的評論........
大大真是太專業了!佩服佩服!

前言:我寫完才發現這篇超多廢話的,下面要講的重點就是,去追蹤那些主力飆股的券商分點可能意義不大,高手們如果可以理解,就請直接pass過去。

首先解說一個概念,有些券商軟體會列出主力買賣超狀況,像我用的軟體就有。但這主力買賣超是怎麼算的?

因為大部分人認知,所謂主力就是進出量很大的人,足以影響盤勢。因此就根據進出量去研究,將主要大買和大賣的券商分點去統計,算出主力買賣超。

如將「買超前十五大(或前十大)」的券商分點,加起來視為主力買超總量。

另外將「賣超前十五大(或前十大)」的券商分點,加起來視為主力賣超總量。

然後「買超總量」減掉「賣超總量」,所得出來的值,若正的就表示主力買超,負的就表示主力賣超。

那我們來講友威科,他約是自去年8月開始起漲,因此我們就抓近半年的籌碼圖:



這個圖是統計每日主力買賣超,也就是當天買超最多前15,減當天賣超前15,算出來的買賣超量。

可以發現,在第一波起漲時,2016/8月,從8元漲到12元時,主力有大幅買超。

到了9月時,股價在12元上下震盪,股價沒跌,但主力已經有第一波出貨。

我們抓一下上面標黃色的部分的券商進出狀況,那是2016/8/1~2016/9/9:



發現好像是有兩大主力在對作:國票長城在大買,而元富城東在大賣。

有人大買不稀奇,但我常最好奇的是為何有人會大賣?因為要能大賣,一定要手上有很多貨,那我就會很想知道他是在什麼時候進的貨。

這是2015/9月到2016/9月元富城東的進出狀況,可以發現他是個高手,在2015/11~12月就大買佈局,且還買在超低點5~7元左右。



2015年10~11月就佈局,還買在低點!還有一個重點:2015/6/9友威科發行1億元可轉債,轉換價格10元。

通常公司派都喜歡在股價低點發行可轉債,以低價取得更多籌碼(最有名就是樂陛)。而且可轉債都是洽特定人認購,也就是公司可以選自己喜歡的人去賣給他,所以常是大股東買走。當發行完後,再開始炒高股價,將可轉債轉成股票,再賣出換回現金。

所以在股價低點大買,又在可轉債發行後大買,我直接反應--元富城東就是公司派的帳戶。

那我們回到2016年9月,友威科的第一波上漲,很像是公司派的籌碼倒給市場派的國票長城。這也就是在友威科的那個討論串中,有網友提到要關注國票長城是否真的開始賣了。

但有可能國票長城也是公司派主力的另一個戶頭,兩者只是故意作量,從左手倒到右手,籌碼根本沒流出去。

換手成功後,第二波再漲,從2016/9/9的12元,漲到2016/10/28的30元,這已經漲了2倍多。

我們放大那段時期的主力進出:



在漲到破20後,主力雖已開始賣超,但股價仍能接續上漲。之後即使漲到高檔震盪的11月,雖觀察到主力好像一直在賣超,但股價仍沒有跌什麼。

我們看那段大漲時間(2016/9月到10月)的券商買賣狀況:



看起來買賣很平均,實在沒有那個比較突出。而且上面這些券商,前15大買超-前15大賣超=17張,可以說根本沒差。這樣要怎麼抓主力?

這種小股本的主力飆股,左手灌右手,其實追分點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而在盤整期,11/1到最近這波漲勢發動前的12/27,看所謂的主力買賣超的圖:



咦!主力好像是一直在賣超居多,然後這段時間券商買賣超分點狀況是:



看起來好像是賣比較多,所以股價就會下來嗎?

也不是啊!12/27馬上攻一個漲停表態,那天主力大買超就上去了,但買超有很大一部分是愛追漲停的隔日沖券商,如國票博愛、大眾松山、光和虎尾、元大竹科等等貢獻的。

隔天12/28,因為隔日沖券商倒出來,主力大賣超,股價休息一下。一般來說,我常覺得這種漲勢是假的,還是會回跌。

不過,這是主力股,主力想要拉,只要錢砸下去就可以了,於是12/30又攻一根漲停。

其實看這些籌碼,會找不到方向,好像是短線客炒的,但股價還是漲啊!

這種主力股,不會太容易就被發現實際進出狀況,即使你去拉更真實的持股比率變化:



大戶持股在降、散戶持股一直增加,但股價還是創高。

股價漲跌,就是供需原理,散戶眾志成城,合起一股大買力道,即使主力在倒貨,股價也會漲。

但如何才能讓散戶眾志成城,就要靠電視的分析師,投顧老師叫進,外加畫個美好大餅,營收會有多好多好之類的。

這種炒作就像老鼠會一樣,看誰要當最後一隻老鼠。如果發現能拉的下線越來越少,來01找幾個網友參與也不錯啊!(誤)

最後附一個近半年,從2016/7/28到昨天星期三2016/1/18的券商總買賣表:



這半年,前15大買超減前15大賣超總和是-1306張,其實也沒有很多。

帳面上國票長城有4191張,但這是真的嗎?他沒有轉到其他帳戶出貨嗎?這就沒人知道。

現在講了這麼多,各位可以理解為何我之前寫了的亞電籌碼分析,會有大大說這樣的分析不見得有意義。

我認同啊!這種飆股是主力說了算,有太多手法可以規避被人發現他們的進出痕跡。

我更深刻的感覺是,我曾做過統計,我有收集每天突破20日新高的股票名單,再取一些條件過濾,而後得出一些可能的飆股名單。

然後我再看線型和籌碼狀況去做買賣。結果發現有些我看籌碼有異常,例如雖創高但主力已經在賣、或今日創高是靠隔日沖券商拉抬,所以我就不買。但沒想到,有些我覺得不能買的,才是真正的飆股。

我的想法就是我之前曾提到的理論:

投資三境界: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第一級「見山是山」的初學者,他只看到投顧老師說友威科今年EPS會有多好多好,加上又看到股價漲不停,於是就去追高。但為什麼買?因為有人推薦!何時賣?不知道!

這種人好一點的,進場去賺個幾元的差價就出場了,就像搶銀行一樣,不敢久待,有小賺就跑。

但若不幸殺下來,就等著住套房,要砍可能會砍不下手。

而第二級像我這種「見山不是山」的人,去找了籌碼面來看,覺得籌碼其實持續在分散,主力又像要出貨,加上已漲一大段而投顧老師又在介紹,自然就有防衛機轉,怎麼樣也不會去碰。

但第三級見山還是山的大師,他們認為對於這種主力股來說,你去查財報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反正他要怎麼炒都可以,只要畫大餅給你看就好。另外去看籌碼也沒什麼意義,因為主力不會那麼容易讓你瞧見他真實的進出,他可以借由檯面下的股票帳戶轉帳,或檯面上的由A帳戶出、B帳戶接的這種作量方式,讓你查不出到底主力是誰?屯了多少貨?

或許大師們進出原則就是看技術線型,例如壓回到五日、十日線就進,然後只要沒有出大量跌破均線就續抱等等。

敢玩這種飆股的高手,都要很靈活,該砍就砍,我目前就在訓練自己,看能否達到這境界。

總結:

友威科會不會再飆我不知道,但只是跟各位說,在進場前,先想清楚自己在這股市食物鏈中是處於什麼角色?是「見山是山」的小魚小蝦?還是「見山還是山」的大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