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立美國券商可能產生的遺產稅問題

逆境人 wrote:
如果你的金額大建議是開海外證券
因為光交易費用就差非常多倍

如果一年會交易超過5次也請開海外證券
光交易費用就能吃掉不少本金

我的複委託,低消20美元,0.2%,一個月交易最少就5次了

逆境人 wrote:
也別天真的以為複委託就沒有經過換匯這一道程續,你領到的股利匯出去的錢都要面臨匯差,匯費的,他名目上沒額外跟你收,那是因為早就扣掉了。

你是拿台幣帳戶去做複委託嗎?如果是的話,那就真的太蠢了!難怪你的股利會有匯差損失,甚至還有匯費的問題

會選擇複委託,是為了預防哪天突然意外身故,你的家人到底能不能弄回這筆投資,這才是重點!要不然賺得再多,你的家人弄不回來,那只是打水漂,在世的時候玩爽的而已!

cinnamon coffee wrote:
會選擇複委託,是為了預防哪天突然意外身故,你的家人到底能不能弄回這筆投資,這才是重點!...(恕刪)


所以複委託成本高, 線上券商買美股要被抽遺產稅

我想問, 線上券商買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要不要被抽遺產稅? 在IB公司買港股要不要被抽遺產稅?
cinnamon coffee wrote:
我的複委託,低消20...(恕刪)


我這樣說吧,我沒選擇過複委託,我從一開始就直接開海外證券。


另外一個就是難道不用台幣帳戶來複委託,改用美金帳戶就沒有經過換匯或是匯損嗎?


最後就是選擇性問題
你說你每月就至少交易5次了,那我跟你的交易成本比較,我不管金額多大交易五次總費用就是15美


我為何一開始就選擇海外證券,首先我是個年輕人,我覺得今天一個健康的20~40歲的人說他擔心遺產稅,我會覺得很可笑。

為何,因為他擔心一個很後面的問題,卻不擔心自己的生活費,養小孩的費用,或是養老金,這些在遺產稅之前就會遇到的問題...

台灣人平均壽命80歲
106年公佈的十大死因,事故傷害排第6,每十萬人有30人因為事故傷害死,機率是萬分之3,其他九個原因都是健康老化的原因,癌症阿,慢性病,疾病主要跟什麼有關?
年齡,你年記越大身體越老化越可能得到疾病。


所以我會說今天一20~40歲跟我說他擔心遺產稅,真的很可笑,他們害怕的程度就好像今天事故死亡率是每100人會有1人一樣,今天如果意外事故死亡率是百分之一,台灣人平均壽命就不會是80歲了,也不會是已開發國家,而是未開發國家...


以上吐槽完畢,我強調的是,我並不是說意外不會有,意外事故當然會有,但是在台灣,它發生的機率並沒有高的可怕....
逆境人 wrote:
另外一個就是難道不用台幣帳戶來複委託,改用美金帳戶就沒有經過換匯或是匯損嗎?

我可以選擇匯率好的時候換匯,我也沒有跨國匯出的手續費用,收到的美金股利,一樣放在美金帳戶再投資,不急著換回台幣,有什麼匯損問題?
逆境人 wrote:
假設你每次交易是一萬美金
你的一次交易費用是20美元+10000*0.002
那就是40美元,一個月5次就是200美元

你確實沒做過複委託,因為你連手續費的算法都會算錯了

低消20美元,0.2%,代表的是每次交易,手續費最少就是20元,不是20元再加上0.2%。只要善用最低交易金額,每一筆買入的手續費,都可以控制在20元,只有賣出的時候,才會用0.2%的方式來算手續費

cinnamon coffee wrote:
我可以選擇匯率好的時...(恕刪)


好,ok,我上一篇文做了修正。

來做個比較一下

我ft每次交易是3美,你是金額的0.2%,然後低消20美,但是你不用匯費,(我每次匯款到國外會有600~700台幣的費用)

假設交易一次花了一萬美金買一檔股票,我費用是3美元,你是20美元

但如果是一萬美金買兩隻股票,我費用是6美元,你是40美元

如果是兩萬美金買一隻股票呢?我費用是3美元,你費用是40美元沒錯吧?

所以金額越高,海外證券跟複委託的交易費用差距就越大。

我會有匯費的問題,每次600~700台幣,但也就是(無論匯多少就是匯一次會有600~700台幣的費用。)

以上不考慮海外證券匯費補貼,或是vip身份可減免匯費。

也不考慮海外證券有股息再投入免交易費
或是700隻etf免交易費(這是以firstrade來說)
每家券商優惠不同

總結來說,如果遺產稅為擔憂的話,
是50~60歲或以上的中年人再去考慮

如果是20~40歲的人不用考慮複委託
因為在交易費用上,複委託沒有優勢。
更別說一些海外券商有不同的優惠了

逆境人 wrote:
好,ok,我上一篇...(恕刪)


要不是遺產稅的問題,誰腦袋有洞去用複委託買美股
買日股買港股,買新加坡股,則是圖個方便,因為我不用另外在其他券商開戶

我還真的去打聽要買韓國股,Blue Hole 公司,他們的吃雞多麽火啊

所以我現在關心的是在美國線上券商買中國股,買港股,會不會被美國課遺產稅?
複委託每年要付保管費嗎?還是只有買時和賣時要付費。

還有請問一下複委託怎麼談價錢啊。我是用元大要0.5%,怎麼做可以降到0.2%。
遺產來不及轉移,而產生遺產稅。在台灣大概只有騎機車被碾過,造成來不及匯回資產可能性最高。(都有想法要保存資產安全性,最基本自身安全先做起來吧,70、80萬進口車安全性都不會太差),現在醫學能力只要你不作死基本上很少一下就回老家。

也可把復委託預計產生成本,轉移進行定期意外險的投保拉高保額。投資金額很大情況下,兩者產生成本差距很明顯。

換另一方向想,哪天對岸解放台灣,海外劵商確讓你保全大部分資產。

crab69 wrote:
要不是遺產稅的問題,誰腦袋有洞去用複委託買美股
買日股買港股,買新加坡股,則是圖個方便,因為我不用另外在其他券商開戶

我還真的去打聽要買韓國股,Blue Hole 公司,他們的吃雞多麽火啊

所以我現在關心的是在美國線上券商買中國股,買港股,會不會被美國課遺產稅?


美國政府知不知道你存在不是靠券商的,好不好...
而是你在券商開戶時交的W-8BEN, 有填就要嘛生前轉移 要嘛就乖乖的交遺產稅, 已經讓你不用為了資本利得交稅了...嘿

至於 bluehole...未上市你要買什麼?

買中國股...像BABA, IQ 還是要呀, 又不是ADR
港股倒是不用, 畢竟還是依香港的稅法
逆境人 wrote:
好,ok,我上一篇...(恕刪)


複委託的費用與台灣的證交稅差不多,這裡應該沒有人因為證交稅太高而放棄台股吧!? 只是走米國券商更便宜。 我倒是因為配息在台灣的所得稅太高而去買美股。哪裡便宜哪裡去,但全部費用要估算清楚。如果投資資產實在太多,我應該會先拿個美國國籍,把500萬鎂的遺產免稅額度拿起來。
至於躺在棺材裡的不是年輕人也不是年長者,棺材裡躺著的都是死者。以我為例,我今年做了把頭顱打開的手術,當時會不會KIA不知道,術前我就把我的資產交代給英文比我好太多的老婆,但她心慌意亂最後實在記不住就說該納的稅的就繳吧! 我現在活過來了,狡兔要有多窟,資產正慢慢的從她的眼下移走中


endlesslove731113743 wrote:
換另一方向想,哪天對岸解放台灣,海外劵商確讓你保全大部分資產。


當年德國猶太人也是這樣搬了一堆錢存在瑞士,二戰後大多變成失連帳戶,這些資金幫助了瑞士的經濟起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