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神醫 wrote:
看起來很不錯啊。也很專業了。應該夠了吧?
依我個人而言。根本沒有做這些。我只告訴孩子一件事。
你們到十八歲後。一切靠自己。老爸只負責幫忙你們處理你們無法卜心水處理的問題。其餘的全靠自己。自己賺多少要花多少也要靠自己。老爸只能借你們錢。而且限定一次。金額也有上限。其他全靠自己。
理財?先養活自己再說。因為。留再多他們也會花光。不如給他們一個自己靠自己的機會。等出事無法解決再幫忙。
我的錢只留着自己養老。
要我看。你自己的資產留着自己用都不太夠養老了。難道你還想靠孩子養你?
那很危險喔。孩子若有錢就好。若沒有錢。妳將成為負擔。未來孩子的另一半怎麼想還不知道呢?(恕刪)
謝謝,其實我也不斷向孩子說,我們不會留錢給他們,我賺的錢,都是為了跟老婆未來養老用的~
至於我們養老錢,確實,還在存,也還在找方向投資(現在才開始有餘)
保險,我始終保持收入10%左右,自24歲就開始保險,孩子出生也保險,目前都快滿二十年了,期滿後要繳的不多;而 去年,收入增加了,又再加了我跟小孩的殘扶險,老婆因為重大疾病無法保,所以規劃己經沒問題;另外又有工作時的美金收入8000/年,再投入小朋友的美元儲蓄(躉繳 ). 所以,未來應該不用太擔心臨時的意外。也不會給孩子負擔。
天使水果糖 wrote:
就是
父母給你的錢,不用返還給父母,但是不准消費,如果沒有辦法利用這錢變兩倍,表示你這孩子其實又懶又笨!!!
(因為通膨的關係,錢給了本來就應該要越來越多)
等到小孩有這觀念之後,討論如果給他一萬元,他有沒有自信利用這個錢多賺一萬,時間限制一年內
注意重點是利用,而不是錢放抽屜,自己去打工賺一萬阿
待和小孩討論出想法後,排除違法行為和賭博,你也認可後,給他一萬,等他利用這一萬生出一萬元吧
就這樣,給了一萬如果可以生出一萬,也就是變成兩萬之後,多出來的錢可以自由花費了...
如果失敗花掉了,沒關係,再讀一年書,一年後再發一萬...
總之讓小孩自己可以給自己賺零用錢,才是理財的根本
(恕刪)
謝謝您的建言,利用昨天也跟內人討論過了~
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
謝謝
stanley5000 wrote:理財觀念這樣就夠正確了,接著要問問你自己,你覺得夠了嗎?
您上次提及的理財投資基礎,先將窮爸爸,富爸爸,以及富爸爸,富小孩,系列書看完,
接下來應該要看什麼書?有助於建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
我剛剛回了一個私訊,對方問我如何利用富爸爸的觀念來創造財富自由,我說就是富爸爸的理財觀念啊,看了書你應該就知道,我手上有收租套房、股票、海外債券基金,另外還有房貸2千多萬跟車貸180萬,可以的話,我會盡量背付貸款,因為可以套利,往自己口袋流的叫資產,從口袋流出去的叫負債,這不就是富爸爸的中心思想嗎?資產、負債跟現金流。
不是說要你去借錢,而是要建立資產,可以的話,要善用銀行的力量。借錢來買資產跟借錢來消費是兩件事,手上有100萬的資產,你又想買輛100萬的車,一種是資產變現拿去買車,結果100萬資產沒了,換成一輛車。另一種是靠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累積到20萬,然後再跟銀行貸80萬去買車,結果就是100萬資產還是在,車也買了,但是欠銀行80萬分5年還,每年的現金流可能需要全部拿去還貸款,但結果還是比第一種方式要好,因為資產還在手上。
所以就是要去執行啦,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很多事情要做了才會知道,做了不見得一定有好結果,但是你一定會學到東西,有時候跌倒也要抓回一把沙。
bigsuper wrote:還是要回歸那句老話:你的期望是什麼?
但,其實,還是不知道何謂明確的下一步,雖然現在己經38歲了,哈
知道你經驗豐富,可以給我建言嗎?
理財、理財,重點就是理你的財。
看看你屏東價值600萬的房產,是資產還是負債?照富爸爸的定義是負債,因為每年要從你口袋流錢出去,要繳各種稅賦還有折舊,房子放著每老一年,價值就會少一點。不過,要你去抵押借錢出來套利你願意嗎?反過來說,假如你的小孩要你這樣做,你會怎樣回應?(板上就有個網友把父母的房產借貸拿去大陸套利的,現在資產越滾越大)
富爸爸談到了E S B I四種象限,每種象限的人都有好壞處,每種象限的人都有機會達到財務自由,重要的是瞭解自己適合哪個象限?
我的鄰居裡面有個中小企業主,白手起家,做跟燈有關的批發,還有個鄰居開參考書店,這兩個鄰居一個B象限,一個S象限,手上都好幾間房產,身家至少上億。而我以前公司的主管,現在是上市公司的營運長,還是E象限,掌管數百億資源跟數千員工,身家也差不多上億,他們都可以算是財務自由了,資產雖然差不多,不過過程跟經歷是截然不同。
假如小孩很會賺錢的話,那還需要學什麼理財嗎?
我自己經歷過E象限,我要是好好幹的話,現在也會是個總字輩的,賺的錢也許比現在更多,不過人生不是只有賺錢而已。離開職場後我想往B象限前進,公司都登記了,公司到現在還在,不過從沒有營運過,也想過弄個S象限來玩玩好了,不過連開始也沒開始,一直在進行的就是I象限,到現在終於確認,我就是適合I象限的人,投資要涉及的領域很廣,但不用太深入,就是適合我這種雜學的人。
因我自己的經歷,我會稍微期望小孩子往B或S去嘗試,這對一般家庭來說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期望小孩好好讀書,長大找個好工作,對吧。我自己的優勢是,我經歷過E跟I兩個象限,對B跟S也有點涉獵,又很雜學,可以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把這個世界的不同面向介紹給他們,動機是多一些選擇,而不是只有讀好書找好工作這一條路而已。
一如往例,為了日後容易找到這篇文章,因此在此提供些微不足道的觀點.
我個人有一些長期的理財與投資經驗,審視後,只有少數可以視為共通性的法則或是行為,
再觀察一般人,在一般的家庭與學校教育下,以及考量下一代個別差異下,
提供一些想法.
1.除非特殊家庭,想要下一代用錢與賺錢大開大闔之流的,
我還是建議不要給小孩基本需求之外的金錢,
讓小孩了解得到金錢的可貴與艱困,基本也就是養成愛惜財物的好習慣.
2.高中開始可以給小孩看自己看過的商業雜誌,雜誌比書好入手,
如果有興趣就持續,數量不必多,主要觀察有沒有好奇心與求知慾,
若是有,可以常常在現實世界確認雜誌與書中現象.
沒興趣的可以等大學再開始試試看,可以體會商業世界的廣大與時事,不會小心眼只守著身邊的錢,
連看個雜誌,吸收個資訊也沒興趣,不建議走投資,價值觀搞好,錢不亂花即可.
這真的無法強迫,我老婆就是這樣的人,讀書工作都非常認真,
但是要吸收財物與商業知識,睡著了,買股票只要聽明牌,
(現在進步到要我說清楚理由,但是自己的邏輯還是皆無)
而且很多人這樣,我們的教育下多數人的自我吸收與成長思考是非常差的,
出了社會就不讀書.
3.大學以後可以給投資(理財與管理也可)的基本書,
願意一直看甚至於更深入的,也不亂花錢的小孩,
可以在很小的額度下,例如5-10萬,開戶投資,
大人的錢,就開大人戶頭,小孩的錢,就開小孩戶頭,
依小孩的觀點投資,大人的資金,賺的可以分?%給小孩,用小錢來奠定基礎,
如果毫無興趣連書也不看的,投資就該先停止,
以上這些與基本學業無關,要小孩自己平衡,學習平衡,
記得要小錢,賺賠不是重點,重點是學習與體驗.
4.沒有商業與投資知識與熱情的小孩,
理財的書,不是投資的,或是以理財為主的,投資只有大概的,還是要要求,
以免成為理財白癡,可以不投資,不可以不理財,不可以沒有金錢觀,
這是生活態度之一,與保持健康的身體一樣重要,
我在2014看了一本買雜誌送的書---45歲以前做對9件事存摺多1000萬---可以參考,
除了提早買房我個人不認同,其它的很Ok.
不管各人是從事E S B I象限的任何一塊,人的潛力其實很大,
利用小錢培養知識與行動力,其實與任何工作不違背,
甚至於有助益,但是當然累啊,這也是考驗,沒有不勞而獲的.
說了些非常基本的,就參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