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 wrote:台塑四寶獲利 Q2...(恕刪) 因為貼圖功能異常所以獲利數字用key的:台塑->7.4台化->8.57 q1預估->8.97南亞->5.14台塑化->6.19 q1預估->7.68
外資》外資看台塑四寶Q2,2持有、2喊買2019/04/12 12:30 時報資訊【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亞系外資針對台塑四寶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看好第二季塑化終端市場將出現回溫,煉油產業也穩定走穩,維持台塑 (1301) 、南亞 (1303) 評等持有,目標價112元、74元;台化 (1326) 、台塑化 (6505) 買進評等,目標價123元、140元。亞系外資表示,台塑四寶第一季財報顯示,總計四家淨利潤季增加622%,但依舊相較去年同期減少45%,帶動第一季相較去年第四季大幅成長的主要原因為強勁油價回升的推動,首季台塑化不再受到庫存跌價損失的衝擊,其他三家公司也因為轉投資台塑化而獲得正面助益,主要顯示出目前塑化產業景氣有轉趨樂觀。亞系外資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大陸農曆春節後的回補庫存動能一直弱於預期,然而,有鑑於三月製造業經理人指數和貿易數據轉好,預計市場終端的需求將在第二季度復甦,由於3月到5月產業是有機會出現重大轉折的時序,整體產品價差也將連續改善至第二季,預計因為大陸江蘇有化工廠發生嚴重爆炸,將使官方啟動對工廠安全的審查,出現供應中斷,也衝擊化學品價格波動加劇,亞系外資強調,目前仍然看到煉油產業將在市場持續升溫。針對台塑四寶評等、目標價,維持台塑、南亞評等持有,目標價分別由110元調升到112元、80元調降到74元;台化、台塑化買進評等,目標價分別由125元調降到123元、138元調升到140元,惟亞系外資也說,台化日前的ARO-3廠氣爆,將影響其第二季營運表現。
外資看四寶 喊買台塑2019-04-13 00:46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台塑四寶第1季財報已經出爐,總獲利雖較去年第4季倍增,但較去年同期衰退,外資圈解讀後市看法分歧,滙豐認為塑化業景氣轉趨正向,野村卻認為獲利高峰已過,不過各外資均建議投資首選台塑(1301),南亞則為避開標的。滙豐最新將台塑、台塑化目標價調升,南亞、台化砍價,但台化仍重申「買進」。花旗、野村目標價不變,不過皆僅對台塑評等「買進」,至於本土凱基投顧看好台塑、台化,南亞降評並砍價。滙豐指出,四寶上季獲利較去年底倍增,但年減幅近五成,雙雙低於滙豐和市場預期。市況來看,四寶獲利季增,主要是油價漲,台塑化不再認列跌價損失,台塑、台化、南亞同步受惠,也透露終端需求逐漸回溫。不過從春節後去庫存進度而言,滙豐認為,需求復甦還有加強空間,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台灣、大陸3月製造業PMI反彈,整體第2季需求應仍會比第1季好,使利差保持水準。滙豐指出,少數要考量的變數,是大陸加強打「汙」,當地傳出多起爆炸案,或將影響四寶。由於台塑第1季獲利增幅最大,產品組合比其他三寶好,重申「買進」。台塑化部分,自國際海事組織宣布2020年起實施低硫油,滙豐就一直看好台塑化,此次又拉高目標價。野村認為,四寶獲利低於預期,恐確認塑化景氣高峰已過,僅推薦擇優布局獲利結構佳的台塑;南亞特別被評為「減碼」,與大環境相對不利南亞產品組合有關,旗下多數產品需求仍弱。花旗也表示,南亞因產品結構疲軟,第1季表現明顯低於其他三寶,使各外資一致下調財測,不過,台化爆炸案將衝擊苯、PX供應,實際將對第2季財報影響多少,端視工廠何時復工。
q2:1.81元-----------------------------------------油電燃氣》東亞歲修旺季,台塑化Q2營運添利基2019/04/17 12:14 時報資訊【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塑化 (6505) 於4月中後,15個先前歲修的廠已經陸續回復運作,預估第二季產能利用率將回升到逾90%,加上本季進入傳統東亞煉油廠及輕油裂解廠歲修潮,也也利於台塑化利差成長,整體來說,台塑化第二季營運表現將更勝第一季。台塑化第一季獲利每股賺0.97元,優於原先市場預期,主因動能來自於煉油及烯烴供需皆轉鬆,煉油業務出現量減、利差跌,烯烴業務出現量減、利差增,獲利季增,再者,台塑化也認列33.9億元的庫存跌價損失回沖,以反映杜拜原油價格自12月底的52.4美元/桶谷底上漲至3月底的67.6美元/桶,另外,台塑化首季也認列匯兌利益3.8億元。展望第二季,考量四月初CDU#2及RDS#1歲修後煉油業務及烯烴業務便無重大產能歲修,預估台塑化原油日煉量及烯烴廠稼動率皆將季增,且因為第二季進入傳統東亞煉油廠及輕油裂解廠歲修潮,預估第二季東亞乙烯產能損失達2%,將刺激煉油及烯烴利差季增,台塑化也預估,本季布蘭特原油會落在67~68美元,和先前預估的65美元向上提升,原油價格的緩步回升對煉油獲利的影響不大,但有助於庫存回沖,另外,大陸政府自4月起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率,加上中美貿易戰談判進展趨於明朗,將刺激需求,法人預估,台塑化預估第二季EPS落在1.81元。
台塑Q2迎產品需求旺季 法人估EPS上看1.6元2019/04/18 13:24 鉅亨網記者林薏茹 台北台塑 (1301-TW) 第 1 季稅後純益季增近 2.5 倍,每股純益達 1.28 元,第 2 季由於開工率較上季增加,加上步入產品需求旺季,營收可望較第 1 季成長,不過,由於首季帶動營運成長動能的 PVC 產品,庫存回補力道趨緩,法人估台塑第 2 季營業利益將與上季持平,每股純益上看 1.6 元。台塑第 1 季受惠 PVC 價格上漲,原料乙、丙烯價格下跌,利差擴大,帶動首季稅後純益季增近 2.5 倍,每股純益達 1.28 元,單季 EPS 表現僅次於台化的 1.46 元。展望第 2 季,台塑董事長林健男指出,第 2 季適逢亞洲輕油裂解廠密集歲修期,共有 10 家廠歲修,影響乙烯減少 87 萬噸,供應吃緊,加上第 2 季為汽車、家電、塗料、食品包裝等需求旺季,有利產品銷售,且台塑僅有 2 廠歲修或工檢,預估開工率 95%,將高於第 1 季的 90%,營收將較首季成長。法人則認為,中國政府 4 月起降低製造業增值稅率,加上美中貿易談判日趨明朗,可望刺激需求,但在 PVC 庫存回補力道不如首季下,營業利益可能與首季持平,雖然在利差與產能利用率提升下,台塑化轉投資收益可望大幅季增,但台塑美國轉投資將受到 PVC 與氯鹼工廠歲修影響,預估台塑第 2 季每股純益將上看 1.6 元。台塑第 1 季合併營收 530.12 億元,季減 5.9%,年減 2.13%,為近 7 季低點;稅後純益 81.41 億元,季增 249.1%,年減 31.5%,每股純益 1.28 元。
看好綠色環保新規帶旺台塑化 外資調高評等及目標價2019-05-15 12:39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即時報導綠色環保新規IMO 2020預計在2020年實施,美系外資最新報告看好台塑化(6505)GRM(煉油利潤)將可望受惠,決定調高評等及目標價,將投資評等一口氣由原來的賣出上調到買進,目標價則由93元調高到130元;台股大盤今(15)日反彈,台塑化股價開平走高,盤中漲幅4.2%。美系外資表示,IMO 2020將在明年上路實施,有利台塑化GRM(煉油利潤)年增長約4美元/桶,由於台塑化的原油進口量大,燃油產量低,將成為主要受益廠商。美系外資指出,台塑化預計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間,消除RDS(氫脫硫單元)產能約10%,如果符合效益,將可生產LSFO(低含硫物的燃油)直接銷售, 有助於營運的表現。烯烴事業部分,因乙烯、丙烯價格都已修正一段時間,下探空間已不大,有利台塑化在今年到明年的烯烴收益相對穩定;美系外資調高台塑化評等至買進,目標價則是由93元調高至130元。台塑化今年第1季毛利率7.75%,營業利益105.19億元,營益率6.22%,合併稅後純益92.26億元,每股純益(EPS)0.97元;4月合併營收525.33億元,月減4.2%,年減11.2%,累計今年前四個月合併營收2,216.5億元,年減8.13%。台塑化今日以107元平盤開出,一度拉升到112.5元,盤中漲幅4.2%。
老公司新觀念王文淵:台塑拚AI 對抗不景氣2019-05-15 23:20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王文淵表示,今年將全力拚AI。 本報系資料庫美中貿易戰撲朔迷離,台塑集團保守看今年景氣不如去年,為了力抗不景氣,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表示「AI(人工智慧)已經是企業必備的工具」,「台塑四寶」今年將全力拚AI,將AI觀念普及所有員工,希望透過AI的落實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台塑四寶」今年股東會的致股東報告書搶先出爐,對於今年景氣看法顯得保守,台塑集團總裁暨台化董事長王文淵表示,全球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且逐步下修,加上美中貿易的緊張已影響到全球,台灣外貿依存大陸的占比高,這對台灣會造成相當程度的衝擊。王文淵強調,AI已經是企業必備工具,台塑集團各廠區今年將全面推動AI項目的應用,減少能源耗用並降低成本,希望在不景氣中創造更大效益。台塑董事長林健男表示,面對國內投資受阻的經營困境、及美中貿易爭端帶來的不確定性,台塑去年開始全面推動AI相關技術的開發應用,以確保作業環境改善、避免工安事件,並提升產品品質、生產及管理績效,今年將進一步推動,希望將AI的觀念普及到所有員工。為此,台塑除了內部辦理基礎、實務、專案實作及「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等四階段系統性訓練課程,以培養自有AI技術人才。為了厚植AI技術能力與加速開發進度,台塑打算在仁武廠設立「AI研發工作室」。台塑推動仁武廠轉型計畫,今年3月已通過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將仁武廠區部分土地約12.3公頃變更為甲種工業區,接下來擬在當地推動多項投資計畫,包括複材中心、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工廠,而「人工智慧研發中心」也成為計畫其中一環。林健男表示,台塑去年已經完成六個AI的案子導入應用,年效益約2,400萬元,後續還有115個案子持續開發導入中,屆時預計每年可創造約1.42億元的效益。另外台塑也持續推動工業4.0,發展「自動化產銷系統」,其中PVC、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產銷系統已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