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中國將取代美國因為...

中國共產黨
害人不淺啊 ~~~

這個禍害不除
中國還得繼續蹲的啦
Katong wrote:
都說美國有印鈔權,美(恕刪)

你誤會了, 美國政府沒有印鈔權, 聯準會這家私人銀行才能發行美元.
但美國政府可以發行公債,而聯準會, 摩根史坦利這些私人銀行可以買國債, 釋出美元.

什麼時候私人銀行不買美國公債?
當私人銀行覺得美國政府法償能力下降, 或他國的貨幣收益更高時, 銀行家就會轉移到其他賺錢的貨幣市場, 避免資產縮水. 換句話說, 若美國國力下降, 美債信評降低, 違約風險增加, 都會造成美元危機.
space123 wrote:
這是未來人的預言,目(恕刪)


要是真準 那covid-19 這麼大的事件 全世界都有疫情 怎麼沒預中 ??
謠言止於智者 造謠始於腦殘 其實 我只想當個「反腦殘 不反綠」 無奈腦殘多
space123 wrote:
這是未來人的預言,目...(恕刪)


川普連任是對的,但經濟危機是在2021,而且是以美國為主。
HousePig wrote:

貿易戰不就是中國和伊朗做生意惹起,
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當然不是!連我這外行人都看得出來!

老美決不允許其他國家強大起來;甚至,絕不可能捨棄太平洋西岸利益!

任何老美總統都一個樣。
yyfroy wrote:
當然不是!連我這外行(恕刪)


嗯任何老美總統都一樣,就算今天不是川普當選,也是會用其他方法抵制大陸。
只是川普比較不像資本靠攏,所以用貿易戰一戰,貿易戰中資產損失的是資本家,受惠的是貧富中的貧。
其實很多事情,很多面向去看,貿易戰也不是不好!

其實用台灣狀況也差不多,台生產廠都移到大陸或越南,研發設在台灣,結果工作機會減少,表面上看起來經濟好像比以前好,但事實上,財富只是集中在有錢人的手中,貧人卻愈來愈少工作,也造成低薪。
umts wrote:
你誤會了, 美國政府沒有印鈔權, 聯準會這家私人銀行才能發行美元.

喔!
聯準會主席由美國總統提名與任命,全體理監事全是吃公家飯的.

在聯邦政府組織架構裡面,聯準會主管美國貨幣與利率政策.
你說聯準會不是美國政府,而是私人銀行.

你的觀念很創新,是自己想出來的嗎?
挺有想像力的.
Katong wrote:

喔!
聯準會主席由...(恕刪)
真心喜歡中國,但討厭目前的執政黨,拼了30年,好不容易富起來的有錢人,不是被失蹤就是被自殺,要不然就是低頭妥協,財產一夜收歸國有,像馬雲.馬化騰
橫空出世 wrote:
市場普遍認同,新冠肺(恕刪)


沒覺得會取代美國
中國的國力是向上,但現在的金融秩序是二戰後美國帶領建立的,不論是中國或以後的國家,很難能有二戰後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力
短期來說(5年內),美元還一定是最主要的國際貨幣,這次疫情歐洲受傷跟美國差不多,英國也非常慘,日本小且也好不到那邊去,所以看現在的美元指數也不低,沒有能挑戰美元地位的存在,也就是只要美國自己別搞得太離譜,美元地位或許會下降一些,但不會太多,也還是最主要的貨幣
至於中國,除非打算開放RMB成為國際貨幣儲備,也就是放大量的RMB到國際上,不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太小太小了,完全沒覺得中國會在美國制訂的國際金融規則下大量的放RMB出去,這樣太被動,且受到國際資金的影響太大,有相當的風險如國際資本收割日本一樣發生在中國
短期看,RMB佔據的比重非常小,各國儲備中提高一點比例屬於安全的風險選擇,但比重不會高,了不起跟英鎊和日圓差不多,且中國恐怕連這樣比例的RMB都不一定會放出去,更別說大量的放出去
要RMB比較大規模的放出去,恐怕要等中國對國際金融秩序有一定的影響力,甚至要能參與制訂規則才會,不然即使中國早就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但仍然不會是國際金融的重要角色
比較可能的是數位RMB,這對整個世界也是新的東西,中國在這方面因為行動支付跑得最快,是有先跑的優勢,如果連互換、最終清算、........等等安全和監督規範可以弄出來,或許是個機會,但這起碼也得很多年後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Katong wrote:
你說聯準會不是美國政府,而是私人銀行.

你的觀念很創新,是自己想出來的嗎?
挺有想像力的.



關於這點,umts大敢這麼寫,而沒空回,我這外行人,可要幫他說說話。

Katong大,我想你不能用邏輯來推論這是否純公純私

1. 維基百科有提到:美聯準的組織結構設計是全世界最複雜的!!!

2. 維基百科多次提及:私人與私營的概念!而又說:公共和私人部門相結合。

3. 維基百科最後寫了許多參議員與眾議員,對此公私不分的制度批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94%E9%82%A6%E5%82%A8%E5%A4%87%E7%B3%BB%E7%BB%9F

4. 今周刊也在評論此現象!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685/post/201702160009/%E4%B8%96%E7%B4%80%E9%A8%99%E5%B1%80%20%20%E8%81%AF%E6%BA%96%E6%9C%83%E7%9A%84%E9%8C%A2%E5%82%B5%E9%81%8A%E6%88%B2

5. 這篇提到:
a. 「聯準會」乃是「國際銀行家們」為了獲得美國貨幣發行權的終極手段,讓美金的發行權由政府下放至「聯準會」這個私人銀行身上,為什麼會說「聯準會」是個私人銀行呢?因為它背後的股東名單百年以來都還是個謎團,究竟在償還國家債務同時所應支付的利息入了誰的口袋,一直以來也是個謎團。
b. 國家藉由向私人銀行貸款來獲得資金,並賦予銀行發行貨幣給人民使用,貨幣流通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如果國家希望貨幣長久流通下去,便需要不斷向銀行貸款,讓負債轉成「貨幣」,而貸款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利息」,這些「利息」最後都進入到「銀行家」的口袋裡。

https://blog.xuite.net/yorksun123/twblog/188864267-%E7%BE%8E%E5%9C%8B%E8%81%AF%E6%BA%96%E6%9C%83

6. 小弟的觀察:可能是因為,美聯準系統由三個關鍵實體:儲備委員會(聯邦準備理事會),美聯準銀行(Reserve Banks)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其中可能只有聯邦準備理事會是公家的。因為他們的工資薪金由聯邦政府支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