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手了?傳恒大集團將一分為三 變為國企

economic wrote:
然後GDP不是算房屋賣價的
這絕對是錯誤的
建房的GDP其實不算很高
因為產生的附加價值沒有很高


中國房地產, 從2010~2019平均佔中國GDP認列的比重是14.2%, 中國房企認列的GDP金額非常高.

一年房地產認列近1.98兆美元的GDP, 哪是很低? 中國一年有完工一億間房子嗎? 沒有. 這房地產泡沫推升GDP的比重很大.
watching-guy wrote:
中國房地產, 從2010...(恕刪)


鬼扯啥東西
根據的數字呢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以前台灣也不乏建商倒過。政府救不了。

我在1984年時也中標,大家整合起來找另一家建商把它完工。
雖然虧了不少,但比完全擺爛,還算拿到一只權狀。

不過沒能轉移的,就只能佔著爛尾樓不放。當初預購哪一戶就拿哪一戶。
沒權狀、沒使用執照,憑著合約就一住數十年。敲敲打打湊合著過。
住到垮,住到土地轉了好幾手之後有人願意出面整合再說。


這算天母熱區,共有4棟的樣子。還有過1/3的人住在裏頭。之前有地主想出面募新屋主重蓋,但沒說成。

恆大爛尾樓更多,還有機會的就大家分一分。
政府能出面幫忙的就是幫忙找下一家建商,繼續把該案完成。
但如果住戶不能團結,就各佔山頭,住多久算多久。

但買屋未交屋的的受災戶應該佔比不多,更嚴重的是直接借錢給他的投資者。
watching-guy wrote:
中國房地產, 從2010~2019平均佔中國GDP認列的比重是14.2%, 中國房企認列的GDP金額非常高.

一年房地產認列近14兆美元的GDP, 哪是很低? 中國一年有完工一億間房子嗎? 沒有. 這房地產泡沫推升GDP的比重很大.


這次中國房企資不抵債審查有25家,恆大還只是第一家爆雷。
這二天恆大關係企業陸續傳出欠債欠薪搬東西抵債,不管股市假消息也好、欠債維權也好,買方一定急涷,假如恐佈組織國家真的有金融會計原則這回事,那接下來就是房產跌價造成評價損失....

愈玩燒的範圍愈廣....考驗恐佈國家的危機處理能力....
sbx700a wrote:
這次中國房企資不抵債(恕刪)


恆大沒資不抵債
然後破產跟這些都無關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appywork01 wrote:
我在1984年時也中標,大家整合起來找另一家建商把它完工。
雖然虧了不少,但比完全擺爛,還算拿到一只權狀。

不過沒能轉移的,就只能佔著爛尾樓不放。當初預購哪一戶就拿哪一戶。
沒權狀、沒使用執照,憑著合約就一住數十年。敲敲打打湊合著過。


這時侯小小一張紙就差很多了,
能拿到權狀應該當時的付款條件不一樣
沒拿到權狀的就要小心萬一建商爛尾部份有設定土建融之類的,數十年後被資產理公司拍得債權,那就麻煩。

台灣還算有法治, 有人住銀行不一定敢動手,,
如果在恐佈組織國家,基本上都是玩到貸款極致,土房產權還抵押在銀行手上,這就恐佈了...有人住一樣拆樓..
economic wrote:
恆大沒資不抵債
然後破產跟這些都無關

有沒資不抵債,其實很難定義。
如果有一筆附保資金2.4兆可在1年後收回,現在缺口2兆。那好辦,一定有人會想賺利息幫忙先墊。
但是有一筆不動產2.4兆還沒賣出或完工。現在缺口1兆都不見得有人敢借。

美國2009年的風暴,就有公司當天收盤價22元的資產,下午談妥2.8元全數讓購。只轉現了13%。
台灣2001前後,很多拍不掉的法拍屋變銀拍屋。最後整批用約4折價讓給資產管理公司好讓銀行消帳。(其實資產管理公司也是多家銀行背後合資的,如果不是,怕4折在當時都沒人吃得下)

恆大就算已蓋好的要折現,也會比台灣那次更難。何況還有沒蓋好的,更難估。銀行如果沒處理完只是年度不好消帳,可是恆大如果沒處裡卻有倒閉壓力。

所以說 "資抵不抵債?" 。要有金主敢於先墊,或房產轉現了才能知道。
happywork01 wrote:
有沒資不抵債,其實很(恕刪)


這說法算相對合理一點
但雷曼更多的是金融包裹資產
那個實質的價值低
所以清算後拿到的會少很多
恆大這個能夠實質拿到的會多很多
找資金會相對簡單的
這案子是中國有國內審查相關的規定
不然國際資本進來買就解決了
現在則是中國國內的利益要怎分
但政策上很明確的是大的建商只要還是高槓桿買土地推升房價
那就一定會被針對
之前香港地產商被洗一波
這次換國內的
想走也沒那樣容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Biggest King
有人秀出雷曼債最後拿回7成多,當時應該是周轉不靈,最後資產賤賣。
economic wrote:
恆大這個能夠實質拿到的會多很多
找資金會相對簡單的
這案子是中國有國內審查相關的規定
不然國際資本進來買就解決了
現在則是中國國內的利益要怎分
但政策上很明確的是大的建商只要還是高槓桿買土地推升房價
那就一定會被針對
之前香港地產商被洗一波
這次換國內的
想走也沒那樣容易(恕刪)


你沒有數字, 就不要裝神通~~

中國房地產公司佔中國銀行貸款總額不到1成. 但是房地產相關的貸款卻高達41%. 真正玩槓桿的人很多是那些買房子的客戶. 收入低又不自量力的買房....

恆大沒什麼空間玩財務槓桿. 真正會倒掉的貸款是很多承受房子沒蓋完, 被迫同時支付房租+房貸而付不起的人, 投資客棄屋也會很多, 包商付不出薪水倒閉的也會很多.

解決爛尾樓是要看大家怎麼幫忙虧, 接手爛尾的人不會全部承擔被倒帳的頭期款與工程欠款. 不是一方全贏, 恆大爽花沒錢賠, 客戶用原價贏得新屋, 然後加減之後是接手爛尾工程的人大輸? 不可能的啦. 這種事情十年都很難搞得定,

============
樊綱在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說,房地產行業占中國經濟的比重為16.4%,若加上建築業等行業,影響面更廣。在大陸國內全部貸款總額中,與房地產相關貸款占41%,舉足輕重,因此房地產市場對宏觀經濟具重大影響。
============
房地產泡沫破裂, 原則上是無法以人力撫平. 大概要走12~14年, 等現在正在讀中學大學的人畢業工作存錢, 恢復購買力. 要不然就是來一場戰爭, 死一堆人, 炸掉一堆房子, 一次跌到底, 然後全部抹掉重來.

中國不用奢想用財政力量去解決房地產泡沫, 因為五倍十倍擴張的泡沫規模, 一夕崩了, 金額遠遠大於中國全年的GDP, 中國政府的財政力量低於這個數字, 顯得微不足道.

幾年前中國也曾妄想用財政與極權的力量去拯救股市崩盤, 但是還是失敗了. 只能花很多年沉澱, 讓認賠的人逐漸出場. 房地產泡沫崩跌比股市規模大十倍以上. 中國連股市都救不了, 不可能救得了恆大.

中國長期玩定向降準, 只對指定行業融通紓困, 不敢全面性降息, 使得房地產泡沫破裂在GDP僅9600美元時候就破裂, 治理能力真的非常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