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平台業者殺三邊(餐廳、騎士、買家)的必然結果。前幾年外送市場百家爭鳴,大打補貼大戰,買家叫外送,大多是店內價、運費又只有20~30元,加上疫情,我們家小家庭一家四口在居家辦公期間,幾乎三餐都是外送。後來平台燒錢燒的差不多了,再沒獲利或降低虧損,後面金主就不願在注資了,只好開始磨刀霍霍向三方,一是原本平台為了搶店家(或獨家)給的低抽成開始往上抬,給騎士的單趟及全月獎勵壓縮,給買家的運費補貼縮減,還要收每單額外的平台費。原本一家四口,中、晚餐,每餐預算大概是600多元不到700元可以打發,現在店家受不了,把抽成灌到售價,平台調漲運費又收平台費,一餐變成700~800元甚至更多,我自己打電話跟店家訂,騎機車跑一趟也就10分鐘以內來回的事,立馬省下100多快200元,這錢自己賺多好。原本每月信用卡扣外送的餐費一個月最少1萬多。最多2萬多快3萬元,這中間平台抽成加價,至少2、3仟元以上,在這萬物飛漲的時代,這錢省下來後又可以全家出去上館子打打牙祭,何樂不為。
以前去國外 看蠻多外送的~台灣是只有便當店 PIZZA 後來麥當勞有 算很少的直到這兩家平台進來台灣 才發現很多人訂訂看阿~~真的就一窩蜂吧台灣停車那麼方便 店租那麼便宜 店面那麼大 自己出去吃一下 熱騰騰的 多好吃阿(不能再講了 又要被刪文了.......)
外送越來越貴,隨便點幾樣就三四百甚至五百送出訂單之後,外送員還要順便跑其他點,等到天荒地老還不如自己出門外帶再加上疫情解封,對病毒也沒那麼恐懼訂單變少,外送員沒單自然就變少了想起當年有一堆人號稱跑外送月入十萬要把外送當作一生的志業現在不知如何了
原因很多,像我以前很常用熊貓,現在沒在用了,除了疫情已慢慢解除了之外,另外原因是公司業務和業績不忙,前幾年業績好到沒忙去買餐點,貨一直狂出,現在明顯不景氣了,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去附近自助餐買個便當才70~90元,以前外送一個幾乎要150~180元,省錢也是一個重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