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intel1.8奈米 ,正式超越台積電

Elpis_C wrote:
我倒覺得要投資可以選AMD, 他在AI GPU比較有著墨和發展。


盈餘是關鍵

理論出處,彼得林區,巴菲特,傑西李佛摩等百位股神
Elpis_C wrote:
我倒覺得要投資可以選...(恕刪)


認真的跟你說Ai運算AMD還是被NVIDIA壓著打,不然AI運算卡那麼暴利為什麼AMD遲遲還在著墨啊。
股海出擊
正確,amd 已經回到老二策略,改打 cp值
我看魏哲嘉的演講明明就是前一句謙虛,後一句自信,還不如Morris對三星來的客氣.
更何況製程跟量產是兩回事,非要說台積電勞力密集我不那麼贊同,因為大量勞力都已被自動化取代,技術密集才更正確.
Intel跟台積電兩家公司定位本來就不一樣,照理說是合作關係,現在是Intel技不如人找台積硬剛,現在就算技術趕超代工賺得到錢嗎?是不知道當初為何生產移到亞洲的原因嗎?
我只能說季辛格技術不錯,財商不足,不過Nova Lake肯找台積代工算迷途知返.
亮的發白
如果單論投資收益,英特爾絕對比台積電好,但是台積電在代工業上近乎無敵,至少在未來兩三年,都不會被超越。
英特爾最新的處理器也投單TSMC三奈米了
牙膏牌的處理器擠牙膏多年
為了不在起跑點輸AMD
不得不跟進AMD投單TSMC三奈米
這幾年AMD捨棄了自家格羅方德晶圓廠
改投TSMC產品效能突飛猛進
現在TSMC三奈產能供不應求
Nvidia的顯卡和ai卡、AMD處理器、蘋果全部都在爭搶TSMC三奈米
不是說英特爾不好
現在看實際的晶圓產出
也沒推出像TSMC合理成本的扇出型晶圓整合封裝
英特爾現在的產品
能效跟功耗就是不行
實際產品拿出來讓各界測試再說
不然講都只是嘴砲而已
多想借夜色
可以看看去年年底發表的筆電CPU , Ultra系列CPU採用自家Intel4, 內顯、NPU委外台積電 大概就能猜到 ,經過網友測試 CPU效能 基本上就是擠牙膏… 但內顯卻擠爆牙膏…
多想借夜色
另外Intel Arc 獨立顯卡 也是全系列TSMC…
zencall wrote:
送你一張圖,跟你洗精...(恕刪)


哈哈,您發文,格調,都超級高的

快笑死我了

厲害厲害

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再發一次,更高格調的

我等您
成急思汗 wrote:
英特爾最新的處理器也投單TSMC三奈米了牙膏牌的處理器擠牙膏多年為了不在起跑點輸AMD不得不跟進AMD投單TSMC三奈米這幾年AMD捨棄了自家格羅方德晶圓廠改投TSMC產品效能突飛猛進現在TSMC三奈產能供不應求Nvidia的顯卡和ai卡、AMD處理器、蘋果全部都在爭搶TSMC三奈米不是說英特爾不好現在看實際的晶圓產出也沒推出像TSMC合理成本的扇出型晶圓整合封裝英特爾現在的產品能效跟功耗就是不行實際產品拿出來讓各界測試再說


您好像沒點出重點

英特爾願意釋出訂單給台積電

你沒發現新的執行長,有多大改變嗎

感受不到,英特爾回來了嗎

感受不到,英特爾謙卑,知道,2025年以前,都打不過台積電

知道打不過,就利用

永遠不再發生處理器難產的問題嗎

這麼偉大的執行長,恐怕是當今除了馬賽克以外,最強執行長了

您知道,我2019年就知道,特斯拉要統治地球了嗎?

為什麼?因為,我看到了馬斯克,我也看到了雷軍

大家呢?

看過誰?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Robert7067
現在是 CHIPLET 時代,內顯或製程不需要高端的部份,用便宜的就好了。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大光圈的 EUV,是 ASML 跟 INTEL 一起開發,一起證實功能正常的。

而且在大光圈 EUV 證實能用之後, INTEL 才把 1.4NM 製程放入計畫藍圖中。

台積電連大光圈的 EUV 都還沒有呢!

製程不光是電晶體密度。當熱量過高時,電源管理單元就會降速。而 POWER VIA ,把熱阻減半,散熱面積加倍。

現在很像 INTEL 開發 45NM 的時候,台積電沒有 HKMG,只好說沒需要,或 INTEL 開發 32NM 時的 FINFET。

製程的進步不光是縮小,還要求速度與功率。
eclair_lave
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id=0000682809_9C9734UU1910XK8PKUAAU
eclair_lave
再配合這篇報導就告訴你tsmc不急導入(正如上面那篇提到的在進到1nm之前的生產效益問題)倒是asml先去拜訪tsmc拜託下單
Robert7067 wrote: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大光圈的 EUV,是 ASML 跟 INTEL 一起開發,一起證實功能正常的。

而且在大光圈 EUV 證實能用之後, INTEL 才把 1.4NM 製程放入計畫藍圖中。

台積電連大光圈的 EUV 都還沒有呢!

製程不光是電晶體密度。當熱量過高時,電源管理單元就會降速。而 POWER VIA ,把熱阻減半,散熱面積加倍。

現在很像 INTEL 開發 45NM 的時候,台積電沒有 HKMG,只好說沒需要,或 INTEL 開發 32NM 時的 FINFET。

製程的進步不光是縮小,還要求速度與功率。


忽然來了一個懂技術的人

讓我好不習慣

歡迎光臨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Intel 18a. 不是 1.8奈米。
別老是外行裝內行,會笑掉人家大牙。
股海出擊
真是又笑死我了,直接來比賽誰對於投資厲害如何?
股海出擊 wrote:
不久之前,魏哲家在大...(恕刪)


無意爭論.

請注意,魏哲家說的"是被追上",並非您所說的"被超越".

還有,AMD的股價已經快是Intel的5倍了,已經從2024/2/7的將近4倍增為將近5倍.

不過,我想說久了總會有對的時候吧.

另外,我買的2330也又創新高了,去年我曾在Intel跌到28元附近建議一位有美股帳戶的朋友買進,他真的買了(一萬美元),不過他短線,在43美元附近出掉了,不知樓主是否有買Intc?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