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投資中國賺錢嗎??

ILLFE wrote:

1.不知.
2.有...(恕刪)


其實台灣應該好好的思考下個二十年產業的走向和發展,
現在大多的電子業不是變成代工業就是變成高資本投資低回收,
不要老是等到別的國家都賺完產品週期早期的錢以後,
才開始買人家的技術來做代工。
還有政府最近的開放投資和減稅條例,
感覺除了大開方便之門,好像沒有太多的考量,


還有把總經都拿出來,很多人可能會看不懂你想要表達的。

看看歐洲,日本,美國,甚至韓國對中國的投資額
就知道沒錢賺幹嗎世界各國上兆的投資都丟在中國

台灣的競爭力又一半是靠中國的
我們每年對中國入超將近百億美金
換言之就是賺中國三千億台幣
如果今天沒有中國
很確定的是我們的可能就沒有外匯而是外債

全球化就是這樣
勞工的成本或越來越低
因為你要和全世界六十億人競爭

另外,日本這二十年經濟已經慘到不能在慘了
所以拿它當成成功和進步的標誌
實在是可笑啊

Windwaker wrote:
看看歐洲,日本,美國...(恕刪)


當一個人的世界裡只有台灣,中國和日本的時候,
難不成要拿中國做成功和進步的標誌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點也不難了解,
不過講到日本,好不容易有點起色,
現在又給打到趴下了。
加上日圓這麼爭氣,看來日本的出口要回春可能還有的等了!

臺灣製造業沒有品牌 只能往成本低的地方跑 這也是沒辦法的 和別的國家不一樣

對岸勞動力成本低 一個工人月薪只有5000 臺灣做得到嗎?

不過這樣苦的是他們 5000在對岸根本做不了什麼 難怪有人說中國是拿自己的錢包補貼全世界的消費者 本身也很差
Philip3534 wrote:
台灣的強項就是製造業,我們擅長的是製程的創新,至於產品的創新好像就比不過人了。
加上大多規格都是歐美日所製定的,就算台灣廠商有意創新,可能技術做出來也沒人要用。...(恕刪)


不要在鬼扯了,什麼台灣比創新註定輸歐美日? 沒知識也要有常識
自己去看經際學人期刊的report
"Innovation: Transforming the way business creates includes a global ranking of countries"
台灣在創新能力上的表現不僅不輸歐美甚至績效更好,專利數量和創造價值均高
而台灣這優秀表現是什麼時代達成的? 就是某些人所謂八年爛帳時期啦!
一個國家的創新程度,和社會自由、思想程度程度是絕對正比的,
"您"先生繼續搞戒嚴,大家準備當不用創新的奴隸最好是吧?

多讀點書不會害你,來源都丟給你了,可別說你只會嘴巴喊國(中)際(國)化,所以看不懂英文學術報告書
真奇怪台灣為何有這麼多奴性深重的人,自願把自己國家設定成代工奴隸工廠...
用心關懷環境,用影像紀錄生命 http://blog.xuite.net/greenpeace/greenpeaceland
greenpeace wrote:
不要在鬼扯了,什麼台...(恕刪)


很少看到你這麼誇張的人

拿著一篇經濟學人的報告就想來解釋台灣目前的產業情形

在你的報告中台灣排行第八


不過在你高興之前

我建議你去網路找找看

我記得台灣也有在經濟學人IT競爭力中排行過第六 甚至第二

而且經濟學人還稱讚我國專利申請量是全世界平均最高

證明台灣充分注重研發能力 =.=

經濟學人真是太強大了

讓我搞不清楚這些到底是蛋頭學者還是蛋頭編輯?

竟然從假設到結論真可說是一氣喝成 淋漓盡致



我看經濟學人有時候簡直是火星來的經濟學人

這些經濟學人的編輯怎麼不用他們的豬腦袋去想一想

如果台灣這麼會創新的話

怎麼除了聯發科宏達電以外的公司毛利率會低到好笑?

你竟然還說台灣的專利數量跟價值超英趕美

我咧了 想必你一天打手槍應該打蠻多次的吧



你說得對 沒知識也要有常識

我再幫你加一句 盡信書不如無書

另外你說代工是什麼奴隸工廠

你真的很好笑 代工也是照樣能賺大錢

代工代得人家開開心心也是一種競爭力

開工廠有這麼丟臉嗎?


綜合你的整篇發言 我不禁想到您真可說是台灣的"NBA張伯倫"

你對台灣專利的自信就好比張伯倫大大搞女人的功力啊

令人佩服不己豎然起敬阿
Philip3534 wrote:
台商去的也不是只有大陸,怎麼沒看你批評去其他的地方的公司,,...(恕刪)


大概因為投資中國的台商被坑殺的比例最高!
都可以組成協會了...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

而且現在也不是到中國投資的好時機了!單上半年華南已有六萬五千家以上的工場倒閉,近來不斷爆發的社會衝突也愈來愈密集,奉勸在對岸的各位,接下來請多注意社會氣氛,行事低調些,罩子放亮一點!
Philip3534 wrote:
其實台灣應該好好的思考下個二十年產業的走向和發展,
現在大多的電子業不是變成代工業就是變成高資本投資低回收,
不要老是等到別的國家都賺完產品週期早期的錢以後,
才開始買人家的技術來做代工。
還有政府最近的開放投資和減稅條例,
感覺除了大開方便之門,好像沒有太多的考量,


還有把總經都拿出來,很多人可能會看不懂你想要表達的。

下個20年的走向已經想好了...但不是產業的
沒太多的考量不會開這方便之門的...

看不懂就算了...反正看的懂商週.中國時報.聯合報.天下.遠見就好....
用看的懂的方式表達應該很快被停權吧....
sunkd wrote:
如果台灣這麼會創新的話
怎麼除了聯發科宏達電以外的公司毛利率會低到好笑?
...(恕刪)


因為無祖國商人早期在台灣發達時,所倚仗的模式就是:貸款蓋工廠、買設備、壓榨廉價勞工、做代工
智慧財產權在他們眼中連個屁都不是,到現在依然也只會那一千零一招:集資蓋工廠、買設備、壓榨廉價勞工、做代工!

我個人可是有相關親身經歷...
前些年曾經接過幾家工廠委託設計專用機用來改善製程,那些設備皆有我個人專利,可是無祖國台商還不是拿到對岸找人copy,並在對岸設廠生產,將台灣工場結束!

台灣要是繼續任由吃裡扒外無祖國商人把持!
不懂得像日本人將好東西留在國內,再多創新專利也是枉然!


因為不能繼續在本欄發言
在此回覆樓下llinsh:

為什麼沒有!
因為這些國家不像台灣到處都是無祖國商人
再來,lv、microsoft、nike...鼠輩們最多也只能仿製出劣質產品!
經營技巧、研發技術、製程know how可不會像吃裡扒外的無祖國商人全盤出賣,還附加大筆資金與人才!
另外這些國際知名品牌背後,通常還有強大的官方或非官發組織查緝仿冒!
台灣中小企業能有什麼資源!...政府又何時替他們申張過正義?



回覆樓下poplim:

光看13億這數字的確很驚人!
可是中國內需市場要是真有那麼大!
又何必遮遮掩掩,將內需市場的規模列位最高機密?
要是真有那麼大,為何歐美消費一但銳減,2008上半年,僅廣東附近一帶的工廠即倒閉數萬家?
記得三兩年前,曾看過日本商會對中國內需市場的評估,也不過五千萬人,頂多與南韓相近!
其實若是台商在中國經營成功,同時對台灣社會有所助益,相信沒人會反對!
就算對台灣完全沒好處,那也無所謂...
現在的問題是吃裡扒外的無祖國商人的全盤出賣!造成產業大空洞!
當號稱拼經濟、Go巴豆政府又再畫大餅:某某季會漸漸馬上好!實際上卻大開產業出走之門!
誠如同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所言:台灣的資金技術都已移到中國,不可能會再好了!


greenpeace wrote:




代工廠居然和奴性可以劃上等號!!
真是太驚人了,那請問一下開怎麼樣的工廠才叫沒有奴性?
只要賺得到錢都是好工廠,
再好的發明賣不出去就是爛發明。

還有今天在中國投資的不是只有台商,
去中國投資和去越南或印度或甚是中南美洲不知道有什麼差別。
之前一定頗大的製帽廠也應政府響應去拉丁美洲投資,
最後也是血本無歸。
不知道反對去中國設廠的大大們有何感想?

還有台灣的代工廠可以做到在IT產業有一席之地,
921地震可以讓國際大廠的股票下跌,
這應該令人覺得驕傲吧,

不然依照台灣的先天條件,人多,地小沒有天然資源,
閣下覺得要發展什麼產業比較適合?
觀光? 不知道養不養得活這麼多人,
還是種稻? 像泰國一樣,變成世界主要出口國之一。

至於毛利率下降,
我覺得不只是IT產業本身的問題,
看看台灣企業進入的產業,
那一個不是搞得自己人殺自己人,
搞得大家都賺不到錢。

還有中國小強,
日本經濟不好很多年了,社會問題也不少,
食物有限期限造假,日本人也是幹得出來,
不要再把日本人當神了。要舉也舉好一點的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