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特斯拉-TESLA 如同蘋果-APPLE般,最佳長線投資標的

t9996455 wrote:
是啊,因為特斯拉市值(恕刪)


沒想到尾盤拉上來了...
有基金要接盤與嘎空秀
利空還能反轉
力道真的很強...@@...
健人就是腳勤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YT說不能先買只能前(恕刪)


不是不能先買......而是追蹤 S&P500的被動基金, 被要求的是績效不能差原始指數太多
如果現在開始出脫S&P500指數內的股票, 然後錢往Tesla投........萬一在這八個交易日內那500家股票大漲而Tesla下跌20%怎麼辦? 那支被動基金的績效就差原始的 S&P500績效很多
因此一般被動基金調整會在前三天內調整完, 這樣才不會差異太大

美股是沒有漲跌限制, 一旦有對Tesla的不好消息, 例如籌資50億美元, Apple發表概念車, 傳統車廠宣布個什麼等等.......都有機會讓Tesla大跌........被動基金的經理人一般不太會去賭這種機率

說難聽一點, 12/21號 Tesla 入S&P500以後股價大跌15%又如何, S&P500指數跌, 被動基金淨值也是跟著跌.....這不就是原本追蹤S&P500指數的被動基金應該要有的表現不是嗎?
而且Tesla 跌15%.....S&P500指數反映出來可能連1%都不到........有感覺嗎?
說實話,下這個標題「長線投資標的」實在是自找麻煩。
特斯拉的市值已經5000億美元了,而AAPL大賣了十五年,也才兩兆美元。
也就是說,特斯拉完美複製AAPL,也不過是四倍的漲幅。
而AAPL看起來也進入了高原期,不見得還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而車子不比手機,有誰一年換一部車的?
況且各大車廠數十年的功力和資源,
早已建築了超高的防禦工事,使得車子的毛利(10-20%)比手機(60-70%)低得多了。

AAPL手機第一年就大賺錢,特斯拉如果沒有補助,應該已經倒了。

「長線投資標的」?我是有點懷疑是多長線?
1515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而車子不比手機,有誰一年換一部車的?
況且各大車廠數十年的功力和資源,
早已建築了超高的防禦工事,使得車子的毛利比手機低得多了。


一般來說.....長線指的是5~10年
畢竟我也在Tesla上投入超過一個M了.....說說我的看法
長期而言, Tesla有無投資價值, 在於其整個電車環境, 不是只有賣車, 只有賣車......給你市佔30%又如何
1. Tesla 短期優勢就是電動車, 目前是走在龍頭品牌, 無論是性能/續航力與 CP值, 大家想到電動車還是Tesla.....但是一台車利潤頂多25%到頂, 你再如何自動化, 再如何整車製造.......製造車子BOM就在那
2. SaaS是Tesla第一個可以享受高PE Ratio的武器......就是指FSD自動駕駛, 一個軟體寫出來, 賣一個跟賣100萬個成本是一樣的...................以下是我的猜測
--> 目前 Tesla FSD是隨車賣, 1萬美金榜定車子, 賣車後FSD跟此車子走, 你買新車又要花1萬美金重新買......未來Tesla會推出榜定你的帳號的 FSD出來, 採用月租或是年租的方式, 這是 Tesla提高FSD銷量跟擁有長期收入的大絕招(假設一台車使用十年FSD花1萬美金, Tesla月租採用5年攤, 一個月月租只要167美金, 而且你還可以隨時要的訂閱或取消, 這是大商機)
3. FSD成熟後, 與Uber這種合作, 所有車子都換成Tesla電車, 初期需要有駕駛在上面少量介入FSD應付不足, 最終走向無人駕駛, 這又是一個大商機與題材
4. 一二年內股價上1000美金後又一次分割, 為了進入道瓊工業指數........又是一個利多
5. 其他什麼併購車廠, 推冷暖空調等等Elon Musk一些奇奇怪怪的天馬行空想法

Tesla 要走上市值前三大(我還蠻看好的)........中間的波動是不可免的
但是不能走錯太多路
jhlien wrote:
SaaS是Tesla第一個可以享受高PE Ratio的武器......就是指FSD自動駕駛, 一個軟體寫出來, 賣一個跟賣100萬個成本是一樣的
這個的確是目前買盤的主流意志。不過我覺得會遭遇到極大的阻力。別的不說,二手車買盤完全支持不住這種定價策略。不要說非洲,中國等第三世界的二手車行情,就算是美國一般中產階級的二手車購買力,也不可能支撐這種定價策略。
如果豐田,本田等傳統車廠能做到95%特斯拉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但是依循舊有的銷售模式,特斯拉這套模式,便難以成為重要且持續的收入來源。
jhlien wrote:
Tesla 要走上市值前三大(我還蠻看好的)


當初FB不就是個軟體而已嗎?上市時炒翻天炒得沸沸揚揚,而當時FB還從未賺過錢而且狂賠錢中,那時我覺得去炒的那些人真的瘋了,現在證明那些人是對的,現在已經賺大錢並且股價又翻了幾倍

用傳產來形容的話,就像用很高的價格買黃金地段蓋商場跟百貨,在買地跟蓋的時候,就只有瘋狂燒錢不可能賺錢,而且就算蓋好也是無法確定會賺錢,也是要營運的好才有機會賺錢,這種傳產投資是每天在發生的事

而特斯拉對比FB跟蘋果在各自產業中的優勢,真的是強大到以幾倍形容,現在賣沒幾部車,賺沒幾塊錢或賠錢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以後的市場跟獲利能力,所以看不看好特斯拉是見人見智拉,是買到超大泡沫還是未來會超越蘋果的公司都是自己的決定囉
蚵仔麵線好吃 wrote:
沒想到尾盤拉上來了.(恕刪)


其實目前看起來越來越多人認為特斯拉會成為非常了不起的公司,不用多說連福斯集團ceo都這麼說了

https://www.sohu.com/a/410343655_526255

所以股價會急速漲到一般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位置,連我這教徒都有點嚇到

但是想想特斯拉的幾個技術,還是覺得可能是抱好會比較穩一點

1,電池技術,只有這個是無可取代的也沒人有,連最古董的18650都沒有人有辦法使用,除了lucid有能夠用,但還沒量產,21700技術更是超高,沒人有辦法拿來用,那最新的4680就更別提了,別人連生產都沒辦法了,這技術我自己看法是比蘋果的ios值錢很多,畢竟是下世代能源,固態電池大家都可以研發可以做,只是問題價格都是天價,討論這沒意義,當然特斯拉也在研發,十幾年前巴菲特買byd時大家都跑去研發,但十幾年過去了還是.........這等有東西出現在討論吧

2,自駕技術,目前已知有競爭優勢的只有谷歌的waymo,研發10幾年了但現在還在實驗階段,並沒有實車搭載,就先不評論,以現在路上在跑的是特斯拉最強了,而最新測試版變超強,以股東身份檢視這測試版真的有點不可思議啊,我是很滿意,但正式版可以快點上市就更好了

兩年前豐田砸錢跟uber合作,現在什麼都沒了
結盟對抗Waymo,Toyota投資Uber 150億元發展自駕車
Uber 放棄自駕事業,旗下 ATG 公司轉售新創 Aurora Innovation

3,電動車的ota技術,我一直無法了解除了特斯拉,明明大陸byd, nio, 小朋都做到翻掉了,為何歐美日都做不出電動車,真的有這麼難嗎?福斯車做出來後軟體居然開天窗,其他車廠是只聞樓梯響~~~~~~~~~~,這.................不是汽車大廠嗎?還是因為轉型太困難???真的不懂

福斯搞了一年終於在最近搞定軟體了
福斯電動車軟體出包:二萬台做好的-VW-ID.3-閒置在停車場苦等更新

會是偷偷研發嗎?但電池產能就像是引擎產能一樣,沒有產能什麼都搞不出來的,電池三大廠產能幾乎都簽給特斯拉了,能給別間最多也是小量而已,但豐田今年有新的電池產能喔,不過是鎳氫電池給油電車用
豐田和松下正式合作,成立電池公司

所以現在各大廠都只是傳聞要推出電動車的情況下,雖然股價漲翻天了但我覺得好像抱住會好一點,反正不急還有好幾天可以慢慢考慮
t9996455 wrote:
1,電池技術,只有這個是無可取代的也沒人有,連最古董的18650都沒有人有辦法使用,除了lucid有能夠用,但還沒量產,21700技術更是超高,沒人有辦法拿來用

18650 Gogoro也用四年了吧, 21700也用一年多了吧?

你的問題是為什麼只有TSLA做, 其他歐美大廠都不做
這問題跟台灣只有睿能做, 兩陽都不做的道理一樣
電動車本身比油車簡單的多, 傳統車廠一定都做得出來
但是電動車本身有更多問題, 撞擊後自燃問題, 充電自燃問題, 充電時間與地點問題, 傳統車廠轉型成本問題, TSLA本身的獲利問題(賠了N年到現在才開始有賺錢)
電動車有什麼是油車一定沒有的, 導致消費者非得要電動車不可嗎?
答案是沒有
要不是各國法規逼著傳統車廠轉型, 否則我覺得電動車不可能會是未來趨勢
這跟近20年網路通信發展水到渠成的過程不一樣, 你能不要智慧型手機嗎? 相信很難說不....

總結
電動車目前還是有太多配套系統沒完成, 起不到當年iphone推出時給人的世代交替感
如果有一天電動車可以開在馬路上自動充電, 再也不用去加油站, 且持有成本不會比油車高太多, 那我才認為電動車跟油車完成世代交替了, 不然現在的TSLA, 我覺得跟當初手機界的blackberry差不多而已, 並非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meridian wrote:
18650 Gogoro...(恕刪)


我喜歡這種有想法的看空派,有論點,而不是為空而空,但看空言論是否正確,自己決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