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2008年有買過50,剛開始買的時候50->而後就60->70->80->90->100->110->120->110->106 Now,已經過了12年12張,maybe,會像中鋼一樣,不過應該也要再過10年以上再回到原點,因為減資所以算75吧,現在都是用股利買的,所以還OK.如果回到原點時,分散可以換換聯詠(以前44元),瑞昱(50有找),或者是TSMC(80換),或聯發科(70換)換個12道金牌.....沒錯這,就是幻想中的破百排行榜,不到80元進場,破120就是賣點,幻想中老阿公 wrote:看到不少版友們討論...(恕刪)
老阿公 wrote:看到不少版友們討論加...(恕刪) 我個人是覺得現在跟金融海嘯時的狀況完全不同。金融海嘯當時是總體經濟出了問題,不只股市慘各行各業都慘。這次貿易戰沒做股市的台灣人一點影響都沒有,可以說台灣總體經濟沒受到很大影響。我覺得比較像2015年那次。
我是看股息配發多少?才來決定它的價值,所以不是100也不是90才會買,而是要看它的價值來決定它的價格。(沒錯!我很淺見,只根據股利來決定價值,當然基本面也不能太差)例如:股息配5.x 100我就會種花,股息配3.x 80我也不會種花。
或許回顧一下金融海嘯吧.2008年5月20日 台股大盤指數到達高點 9068 點, 這段時間新聞不斷的放送 "上看2萬點".2008年7月7日到7月11日 房利美及房地美兩家公司, 股價突然暴跌, 五個交易日內,房利美股價跌掉47%,房地美跌掉45%.2008年7月16日 台股不但沒上2萬點. 反而一直洩到 6708 點.2008年9月15日 雷曼兄弟宣布倒閉2008年10月7日 冰島宣布破產2008年11月21日 台股大盤指數跌到低點 3955. 這段時間, 有人不斷地放送, 台股下看 "3000 點".2009年3月5日 花旗股價跌到 1 美元2009年5月20日 台股大盤指數不但沒有跌到 3000 點, 反而漲回 6703 點.股市中總是有許多人以為自己是神, 整天預測股價, 預測指數, 影響人心.現在回顧金融海嘯那一段時間, 當時有誰的預測是準的?剛查了一下過去的紀錄, 我曾經在 2009年2月12日中華電減資前, 以51.10 買入中華電.沒有買在最低點 45.6, 而且還買貴了很多. 哈哈!自誤入股海以來, 一直都是追低殺高.且在股市大跌時, 常常在做股市高手最忌諱的攤平.真有趣!
不要忌諱攤平,是Timing怎麼抓而己,2008年前力晶買21元(炒力晶來來來回回,最後近十萬元回不來),過了一陣子力晶下市前再請假去買3元去攤平,到現在,好像在玩Dr. Strange的時間手環,差別是我們的時間只能後退不能前進.是Timing怎麼抓而己,所以我都看外資的動向真正高手是掃地僧,靜靜都不講話,在那裏等出手,掌風一出,全部都倒,只有他還站著,很明顯我不是掃地僧,我是張無忌,乾坤大挪移老阿公 wrote:或許回顧一下金融海...(恕刪)
老阿公 wrote:或許回顧一下金融海...(恕刪) 補充一下.記憶中, 在金融海嘯期間, 也常有人說, 只要大盤跌破 3000 點, 就進場撿便宜.金融海嘯到現在已經 10 年了.很想知道, 這些人還在等 3000 點嗎?哈哈!希望這次貿易戰能夠讓他們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