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錐阿土伯 wrote:
應該也有為明年5月放榜的純網銀執照作準備的意思...(恕刪)
潑個冷水,如果是2412成立的純網銀,對2412大概不是好的業外。除非是美式投資銀行,否則銀行的獲利就那幾種模式,純網銀只不過是節省營業廳和櫃檯人員的成本,但相反的業務推展也相對不易,特別是台灣目前狀況還是老一輩的相對錢較多的情況。
至於金融業獲利,民營行庫在近年一直都排名前面(都有併掉公營行庫,以民營為存續),特別是消費金融目前都是民營天下,公營的特色就是吃公家市場。你新網銀進來想分吃現有行庫的哪塊餅?要論關係論保守的政府市場,可能搶不到,要大開大闔的消費金融,不一定拚得過民營行庫,然後搞不好最容易分到的是官商勾結掏空的市場,看看最近2412有幾件弊案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