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看法,作多,作空,還是要自己判斷。
根本沒有產能過剩的問題,去年還進口了近500億美元的面板
最近這幾年在智慧手機的需求都是爆炸性增長,以前主要是電腦顯示器、筆記型電腦、監控器、電視要用面板。現在手機雖然需要的面板比較小,但是數量級不一樣,全球電視一年是賣2億台,但是全球一年要賣20億台手機,智能手機差不多要有一半,也就是10億台。而且智慧手機的比例越來越高。全球80%手機電視電腦都是MIC。我們的品牌占的比例也不小。
那幾個面板廠,還有關稅保護,這都打不過,他們就不用幹了
那10座是AMOLED,主要是手機面板用的。
一般的電視用大尺寸面板的產能,現在不怎麼擴了。這一塊不管是賣電視的,還是賣電視面板的,都不怎麼賺錢。全給管道和電商打工了。
友達比群創現在看比較好的地方,主要是趕上了手機面板LTPS的潮流,群創是壓Oxide,不過我看很多調查機構都比較看好Oxide。到底怎麼樣,自己判斷。。。。。。
液晶面板應用發展至今,特別是在液晶電視市場已趨於飽和之際,各家面板廠商皆積極投入新興顯示技術發展,以期能讓顯示產品更多元化,並希望面板能具有輕薄、耐摔或是可撓等特性。因此,在面板廠商積極嘗試以塑膠基板取代玻璃基板開發軟性顯示器之際,也持續尋求可取代高溫製程a-Si或是LTPS的薄膜電晶體,因此可低溫成膜的氧化物半導體(Oxide TFT)或是有機半導體(OTFT)技術發展更受矚目。其中,因Oxide TFT的電子遷移率速度較OTFT快,有利驅動較大尺寸的面板,故已成為各家面板廠商的研發重點。本文將特別針對Oxide TFT技術發展現況與應用進行分析,並將推估其未來產品應用發展趨勢。
Oxide TFT主要是將原使用a-Si材料部分置換成a-IGZO(amorphous 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三星於2008年5月發表以Oxide TFT為基板所製成的12.1吋NB用的AMOLED面板,原先主要目的是作為大尺寸AMOLED用TFT基板,原因是若與LTPS(目前小尺寸AMOLED常用)相較,其優勢包括可對應至8代線玻璃基板、TFT基板表面平整度佳、投資成本較LTPS最多可減少70%等。
Oxide TFT應用範圍亦非常廣泛,包括可撓式顯示器、透明顯示器等應用。以可撓式顯示器為例,因Oxide TFT可採低溫製程製作,故搭配塑膠基板可形成可撓性顯示器。因此,三星在可撓式顯示器發展亦將導入Oxide TFT技術。
根據NPD DisplaySearch 預估,隨著薄型平面顯示器製造商將低溫多晶矽技術往更高世代的玻璃基板移動,預估到了2016年低溫多晶矽的產能將比2013年的900萬平方公尺增加一倍,達到1,800萬平方公尺。至於另外一項技術Oxide TFT,其產能也將呈現快速成長,預估將從2013年的350萬平方公尺增加到2016年的1,900萬平方公尺。所以到了2016年Oxide TFT產能將超越低溫多晶矽。
不過,儘管從2013年到2016年Oxide TFT可望出現快速成長,但是以Oxide TFT液晶面板發展歷程來說,仍較原本預期進度延遲約2年的時間,更何況目前在量產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戰。
基本上,Oxide TFT可以保證高流動性,低電流洩漏,成本比起低溫多晶矽低溫多晶矽還要更低,且具有可到任何尺寸玻璃的擴展性,這都說明了其未來發展的空間,如果套用在液晶面板與AMOLED上可望降低成本。可是,Oxide TFT必須克服目前在量產方面的挑戰,包含最優化的TFT設計、絕緣與鈍化的材質、氧化膜沉積的均勻度,退火條件的控制及其他等等。
夏普是提供Oxide液晶面板的唯一一家廠商,樂金顯示器公司則是提供Oxide型AMOLED電視面板的唯一一家廠商。雖然市場領導者有所增加,但是Oxide面板的順利量產仍比預期慢了許多。
對於TFT液晶面板來說,低溫多晶矽仍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製程。暫時不考慮高成本和複雜的製程,低溫多晶矽仍將繼續成為高解析度智慧型手機顯示器領先的背板半導體材料,並且會在平板電腦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未來的AMOLED也將採用低溫多晶矽製程。
即使對於AMOLED電視面板來說,低溫多晶矽仍然是一項可行的技術,可是從技術發展觀點來看,NPD DisplaySearch仍舊認為隨著Oxide TFT成為整個薄型平面顯示器產業開發的焦點,這對於液晶面板或者AMOLED廠商來說,都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因此它們認為Oxide TFT終將超越低溫多晶矽。
kiki5768 wrote:
群創市佔率世界占17%,友達市佔率世界占16%,兩家公司合起來超過三分之一,比三星,LG還大,
世界最大面板廠。...(恕刪)
小弟有不解的地方,
大立光市佔超過 40%,為什麼不會反托拉斯,
群創+友達市佔 33%,就會被反托拉斯?
微軟作業系統市佔超 90%,一直是反托拉斯的名單,
很不解是消費者自行選擇用 Windows,為什麼要被罰,
還差點被一分為二,最後是付錢了事,
要怎麼一分為二?就算變成 Windows 跟 Swodniw 二家好了,
大家還是用 Windows 市佔一樣還很高。
反托拉斯精神是避免傷害消費者權益,立意良善,
有些情況下不是違反自由競爭嗎?
傾銷與反傾銷也一直很納悶,或許是我知道的太粗淺。
三星電子和樂金電子已經仰賴這兩家業者供應系統晶片長達10年時間。他們採購的晶片有超過9成都來自晨星和聯發科。晨星早在韓國壟斷多年,韓國公平會 還率先有條件通過合併案. Sony和三星電視裡的IC,很多是晨星代為開發設計.
舊奇美當年獲利不佳,因長期採購自家奇美集團旗下的關係廠商的供應鏈,導致成本比同業高2成,群創合併後,第一件事就是逼退奇美採購長,拿回採購權,改採群創的供應鏈,控制成本. 面板廠合併後的其中一項利多,就是經濟規模放大後,聯合採購就能對供應鏈和設備商施壓議價,增加獲利. 合併後,對於市場客戶的殺價要求,也較能堅持住報價,避免為了搶單,互相流血殺價搶單,維持獲利.
所以郭董才極力想促成兩家合併. 合併雖然不見得有機會漲價,至少能讓跌價速度放慢.
友達和奇美早在2009年時就準備合併,但半路郭董殺出搶親,擺低姿態,給予奇美極優渥的條件,許文龍因此中了木馬屠城計,以小吃大,就算奇美持股較高,最後還是失去了主導權.
現在友達和sharp就是在怕郭董再度使出木馬屠城計,短期雙方合併難度有點高.
不過商場千變萬化,也很難說. 當年,聯發科和晨星競爭激烈, 互相殺價搶單,挖角,殺得你死我活,雙方高層誓不兩立,但最後氣勢較弱的那一方,打不過就把對方吃掉,願意給出好價錢,馬上就可化敵為友. 郭董若願給出$25 收購友達,合併案說不定馬上成交.

在家聽專業台,分析師說,面板股雙虎缺貨缺很多,
但是他看面板股零阻件,背光板,庫存增加很多,
他覺的面板缺貨是假的。所以,面板就這樣,開高走低。
我個人覺的,分析師都沒去做研究,面板股製程,現面板股有一些都轉生產AMOLED面板,
AMOLED面板,是不霸要背光板背光,所以,背光板庫存增加,是正常的,用背光板庫存增加,
來看面板股缺貨是假的,我覺的不太客觀,個人意見,多空自己判斷,以下是在百度解釋什麼是AMOLED.
AMOLED不管在画质、效能及成本上,先天表现都较TFT LCD优势很多。
在显示效能方面,AMOLED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也较广,这些是AMOLED天生就胜过TFT LCD的地方;另外AMOLED具自发光的特色,不需使用背光板,因此比TFT更能够做得更轻薄,而且不需使用背光板的AMOLED可以省下占TFT LCD 3~4成比重的背光模块成本。
AMOLED的确是很有魅力的产品,许多国际大厂都很喜欢,甚至是手机市场最热门的产品iPhone,都对AMOLED有兴趣,相信在良率提升之后,iPhone也会考虑采用AMOLED,尤其AMOLED在省电方面的特色,很适合手机,AMOLED面板耗电量大约仅有TFT LCD的6成(但是白光状态下AMOLED屏幕更费电),未来技术还有再下降的空间。
当然AMOLED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良率,以目前的良率,AMOLED面板的价格高出TFT LCD 很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