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證明自己沒有決定錯誤的時間不多了有時間上的壓力25歲決策錯誤5年也才30歲40歲做錯選擇5年後也45歲了即使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但只要沒之前好就會有人落井下石、說三道四這社會就是這麼現實如果選擇自己的路就只看跟自己在乎的人做好溝通只在乎自己在乎的人的看法就好囉以上小小看法
doyourway wrote:姑且這樣說台灣 中年...(恕刪) 中年離職是有很多不能接受大部分都是需要養家有金錢壓力的撇除這種如果找到更有趣的生活方式或是累了想休息不想姑且過生活我是滿贊成離開一下不然人生很短想做的事很多時間不夠阿!!!
inner peace wrote:追求客觀的成就,容...(恕刪) 我了解的但有時候 真的並非是要追求『心目中的快樂』而是『身為人 我們該做些什麼』就以帶小孩來說我真的覺得『小孩要自己帶 而不是給安親 也不是給阿公阿嬤』至少在上幼稚園前自己多陪伴他吧這並非追求快樂或是彌補什麼而是身為人 我覺得該這樣作的既生之 得養之---有時候 並非為了什麼而是總得改變什麼
doyourway wrote:我了解的但有時候 ...(恕刪) 沒錯,我正是如此,去年考績還有"台灣"的主管評語說我晚上都比較少參加電話會議,希望可以積極一點...我就回他說我下班要陪兒子玩玩具......你們有甚麼事請寄email...........如果有急事要找我,請晚上11點以後我兒子睡覺再說.......回台灣,一堆人撐在公司不下班陪家人 賺這些錢是要幹嘛??買iphone?買好車??=========================================跟我憶起工作的老外客戶,男生喔~~~人家請3個月的"陪產假"...陪他老婆和女兒直到滿月才回來.....真羨慕....
隱性失業其實在歐美先進國家更嚴重,高端的職缺其實需求有限,低階的工作機會最多會也逐漸被自動化取代,然後往中間去爭取競爭.不管人生哪個階段,都有可能面臨旁人無法體會的艱難,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人知道答案,或告訴你你的人生該怎麼走下去.如果有經濟壓力,可能心裡負擔會沉重一些,但繼續往前走就是了.....
其實 說穿了就是『金錢因素』但有沒有想過人生不停的為了賺錢而活我想這是相當辛苦的---拍謝我的 哲學 跟 投資 跟 藝術觀都一樣能否少點什麼而不是增加什麼選定自己的價值觀那其他很容易就會隨之而上---投資不就是如此當你選定標的的同時也就表示了自己某種程度的價值觀人生要像浪 還是像草原這沒有標準答案但追求心中的寧願並非要追逐大浪才能曉得很多人要經過流浪 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要經過慘敗 才知道勝利的果實或許 有人正走著這條路也或許 歐美的價值觀就是如此先這樣繼續忙...
陪伴小孩是很值得的 特別是0-3歲的階段 有用心陪伴 孩子會知道的孩子3歲以後 有些就不太黏人了 到時候要再重新培養感情 最佳時間點就過了所以 工作忙碌之餘 還是多花點時間陪伴家人吧 特別是陪伴父母與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