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gstand wrote:
可以省40%遺產稅。如果你認為是一點點錢的話,我跟你拿,謝謝。

你這一點小投資,在台灣所得稅課不到,遺產稅門檻也達不到,
課不到任何稅捐.


忙來忙去地轉到美國網路券商,是省了多少交易費?

台灣也可以買美國的ETF,就算貴一點,
既然都標榜是被動式投資ETF,一年才交易幾次?

省了交易費以後,再回頭來試東試西,忙來忙去地要規避遺產稅?
再費精神要確保自己掛了,家人可以無痛把錢搬回來?





lsd193anthon wrote:
你可能不知來龍去脈...(恕刪)


理想狀況是台灣自己有能力推追蹤全球指數的能力
就不用煩惱被老外抽稅的問題
目前像元大或富邦有推類似的 但追蹤能力費用等都尚不成熟
xpotter wrote:
理想狀況是台灣自己有能力推追蹤全球指數的能力
就不用煩惱被老外抽稅的問題
目前像元大或富邦有推類似的 但追蹤能力費用等都尚不成熟


的確,台灣金融業者現行推出來的商品競爭力比不上美國業者,但為了省內扣費用直接透過海外券商投資美國ETF商品,要顧慮的事情我看也不少.

既然樓主極力推廣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那他現行的海外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方式有疑慮的部分就交由他來回應,好讓其推廣對象清楚明瞭得到機會與風險所在.
lsd193anthon wrote:
但為了省內扣費用直接透過海外券商投資美國ETF商品,要顧慮的事情我看也不少.

要買VT,透過台灣富邦,或者是FirstTrade,買到的ETF是一樣的.

透過台灣券商與海外券商買的美國上市ETF都一樣.

使用海外券商為的就是省下每筆買賣的交易手續費而已.
xpotter wrote:
現在有個聲音是以後複委託也可能被美國抽遺產稅XD

這個我是不懂啦! 我也沒興趣,因為我沒想過把錢弄到美國去投資.

國內這麼多小額投資人這麼熱衷透過美國券商,多數就為了省點交易手續費而已.
當然或許美國券商提供比較多投資品項.

不過,投資額都不是很大,忙來忙去,要瞻前顧後,
一下子是遺產稅,要不就所得稅...還要考慮自己掛了,家人要無痛搬錢回來.
現在試試這個方法取錢,結果沒問題.
若干年以後自己掛了,時空環境變了,幾年前測試過的同樣方法100%依舊可行?



我舉個例:
2015/12/31以前,一張銀聯卡可以無上限在中國境外領錢.
2016以後,年年收緊.
現在呢? 一人每年只能領10萬人民幣.
我還有近120萬人民幣在中國,單靠領現,還要12年才能脫身.

只能拼命用銀聯卡消費,設法用掉,而且消費額還要避免超過RMB1000,
以免被銀行上報外匯管理局統計列管.

Mobile01有的人在問開戶表單如何填,英文也看不懂幾個字,
投資額也不大,承受風險能力弱,...也跟著透過美國券商在投資...
投資不大,能真的省很大?

我說白一點,投資規模大一些的人,
真的不會為了那點交易手續費,給自己這麼多麻煩.

投資規模小的人,為了省一點手續費,
將自己不怎麼多的寶貴資產至於種種不確定因素之下,真的值得嗎?
見仁見智.

Katong wrote:
要買VT,透過台灣富邦,或者是FirstTrade,買到的ETF是一樣的.

透過台灣券商與海外券商買的美國上市ETF都一樣.

使用海外券商為的就是省下每筆買賣的交易手續費而已.


我的想法比較單純,既然要賺的是穩健錢何必大費周章搞得擔心東擔心西,這是要求取一年獲利50%以上的人才該做的事.



xpotter wrote:



理想狀況是台灣...(恕刪)

國內發行或引進的基金或ETF,持續性的內扣費用都高於美國的同類產品,券商也沒有提供配息再投入免手續費的服務。國內金融業提供的投資環境對投資人來講,非常的不友善。
Katong wrote:
不過,投資額都不是很大,忙來忙去,要瞻前顧後,
一下子是遺產稅,要不就所得稅...還要考慮自己掛了,家人要無痛搬錢回來.
現在試試這個方法,結果沒問題.
若干年以後自己掛了,時空環境變了,幾年前測試過的同樣方法100%依舊可行?
有的人一輩子沒在美國生活過,英文也看不懂幾個字,
投資額也不大,承受風險能力弱,...也跟著透過美國券商在投資...
投資不大,能真的省很大?


其實應該分成兩個層面來看
1. 投資標的物, 如果不選股而是採用指數,那所投資的etf追蹤大盤能力要很強很完整(涵蓋全球股債),
比標的物後就發現也只能買海外的etf可選

2. 既然第一點都決定了,再來考慮投資管道:海外券商或國內複委託,
3. 投資管道確定後就要盤算税率等等小細節了
我想樓主的初衷是第一點


但有時我也在想有必要分散全球投資嗎?
若要達成「定期定額(值)指數被動投資」的精神 用0050其實也夠了? 畢竟資金規模也不是大到哪裡去?
不過話說回來 每個人的資產對他自己而言都是天大的數字吧?! 一個只有五百萬資產的退休 他就是要靠這五百萬過餘生
求最佳解也很合理

幫樓主補充一下 他的年收入約五百萬左右 資產成長遲早會遇到遺產稅的問題 無論國內國外
lsd193anthon wrote: 有疑慮的部分就交由他來回應,好讓其推廣對象清楚明瞭得到機會與風險所在....(恕刪)

的確,這正是我想要處理的部分。我之前也再三提醒過,有心踏上海外投資之路的人,不論是主動被動,都需要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